文/
一說到考古挖掘,立馬就會想到埋藏于古墓之中的數不勝數的金銀珠寶等古文物,這些可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明歷史的古國,先祖們在這片古老的東方大地上,留下了無數寶貴的文化瑰寶,以墓葬的形式埋在地下。在我國的考古界,每一年都有所謂的“十大考古發現”的評比,主要是根據出土文物的價值而定。而某些重大的考古成果并非是出土諸多金銀珠寶,而是發現一些看似平常而又無比奇特的物品。
上世紀70年代中期,考古隊在遼寧省錦州北郊一帶的山坡上,發現了一處巨大的古墓群。他們經過初步的判斷,得出這是千年以前的契丹人的遼國皇族墓地,大大小小分布有20多座。
大家都知道,關外的游牧民族在歷史上給人的印象就是彪悍和落后,在軍事上具有一流的實力,但在經濟和文化上卻毫無建樹。因此,發現北方游牧地帶的古墓也十分之少,此番一下子在錦州找到了20多座遼國墓地,而且又都是皇族大墓,所以立馬震驚了中外的考古界。
在接下來考古隊的挖掘過程中,他們發現7號墓地保存得最為完好,整個喪葬的規格也最高,墓室內到處雕有充滿著草原和游牧特色的彩色壁畫。大量的瓷器、金器和玉器整齊地擺放在陵墓的各個墓室中,顯得無比的珠光寶氣。
考古隊發現主墓室內擺放有一座很大的精美石棺,打開一看,發現里邊躺著一具高度腐化的尸骸,經過DNA測定,這是一具年齡大約在62歲左右的老婦人。令人瞠目的是,墓主尸骸上穿著10件華服,頭戴4層冠幘,腳穿齊膝緙絲軟靴,身上還蓋有“緙金龍紋尸衾”,其長約200厘米,寬有150厘米。如此之大的金線緙織極為罕見,后來有文物專家給其估出了5億的天價。
雖然契丹人建立的遼國,是歷史上游牧地區漢化程度最高的族群,但墓室內并無像中原漢人墓地那樣有墓志銘,因此考古專家們沒能得出此墓墓主人的確切身份。不過,通過古墓出土文物中的印章,能夠推測出此處是遼承天時期的蕭氏陵墓。因此,有專家推測7號墓是遼國的一座公主大墓。
隨后,考古人員還在墓棺旁發現了一大堆瓷壺,靠近時居然能聞到壺中的香味。其中,一位考古專家拿著一只瓷壺搖了搖,發現里邊有液體。在契丹草原文化中,每當遠征時身邊都會帶著一些水、酒之類的,他們稱之為“圣水”。
在游牧大墓中發現“圣水”尚屬首次,沒想到的是,這位專家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居然打開壺蓋倒了一小杯,喝了一口。然后他連連說道“有點兒塵土腥味,但酒勁很足!”原來,這是一些千年以前的草原美酒,至今仍未腐掉。這一發現,在中外的考古史上都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