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為人子女的時候,我們就會特別的厭煩父母的嘮叨,不理解,甚至是打罵。心里總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他們就不能好好說話呢?可當我成為以為媽媽的時候,我會因為自己的煩惱,和孩子無休止的打擾,惱羞成怒,在我眼中,他的無理取鬧簡直就是忍無可忍。
我記得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每天早上起床,我準備好早餐,打掃完家務,我便要開始我的上班之旅——在電腦前開始我的工作,由于需要照顧孩子,我跟公司申請在家里辦公。
那段時間,我是又忙碌,又心酸。我要上班,孩子只好一個人玩,于是他總會把家里的東西翻得亂七八糟,當我忙完工作,看到我剛才整理好的家,變得一片狼藉。我心中的怒火頓時涌了上來,于是我開始大聲的呵斥他。
甚至我會要求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去做一些他們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如系鞋帶。當他不能在我規定的時間完成的時候,我就很生氣。再比如,我希望他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可小孩子總是會慢吞吞的,我又是急性子,我根本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以至于,我非常生氣的時候,會把他心愛的玩具丟掉。孩子就會在一旁哭泣,我不會哄他,或者安慰他。而是覺得他越來越煩人,還不如小的時候,吃完就睡,睡醒了再吃,起碼會安安靜靜地呆著,不會擾亂我的生活秩序。
直到有一次,我發現孩子的性格也變得非常的急躁,在一個玩具打不開的時候,就會著急的大哭大叫,甚至還會丟掉玩具。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舉止對他的影響,我開始反省自己,或許真的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于是,我開始看一些相關年齡階段的育兒知識,去了解和學習孩子每個階段的發育和行為習慣,有哪些是不用擔心,只是因為年齡發育階段才會有的問題。
后來我買了一本書《媽媽如何說,男孩才肯聽,媽媽如何教男孩最優秀》。
現在已經過了打罵式教育時代,溝通才是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如何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綜合素質好,孩子也不會也太差。
在《媽媽如何說,男孩才肯聽,媽媽如何教男孩最優秀》一書中,有一張說享受男孩依賴的媽媽,是最無知的母親。男孩自幼就應該學會自立自強,成為一個可以依賴和信任的男子漢。
我在家里上班兼職一年后,我毅然的辭職了。為了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長,我放棄了短暫的工作機會。因為我時常發現孩子會站在窗子前,看其他小朋友玩耍,我雖然在家里辦公,可也得按時上下班,尤其是在冬天,等我下班后帶他出門,其他同齡小朋友早已經回家,由于缺乏跟同齡人溝通交流和接觸,孩子的性格有點內向。
在那一刻起,我辭職不干,每天陪孩子出去玩,為學前做準備,孩子在我的鼓勵和陪伴下,很快變得活潑開朗。
在入學前,我培養了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他是他們班唯一一個在上學初期就會自己上廁所,吃飯,睡覺的小朋友。也是一個樂觀開朗,愛幫助小朋友的人。
孩子的樂觀性格,對同學們友好,很快在幼兒園交了很多好朋友,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在上學期間沒有感冒生病的小朋友,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一切都歸于對自己行為習慣的規范,與孩子一成長,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做的事情,在孩子面前我們都只應該是父母,無論你平時工作的身份多么顯貴,在陪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繼續學習,不斷地修行,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