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統的做法開店,一家門店的誕生很難做到快速實現盡人皆知,因而在一般的路段的店鋪,進店客源少是許多店家傷腦筋的問題,而在更偏路段的店鋪,更是望眼欲穿盼不來幾個進店客人。現實中很多店家面對這一問題時顯得束手無策,甚至不乏只懂求神拜佛而不管“店外功夫”的生意人。那么,什么是“店外功夫”?它能為店家帶來什么好處呢?筆者在指導招商發展了數十家福州“衣時代網”的服裝折扣店后,對每家店鋪的籌備給予了嘗試性的指導,體會到了“店外功夫”的重要性。為便于讀者理解,筆者分成四個部分進行說明。
一是宣傳的功夫。除個別行業的特殊性外,對于一般的店鋪來說,開業做宣傳是很少被店家所考慮的問題,如服裝行業。從福州“衣時代網”連鎖店的宣傳情況看,店鋪開業和節日促銷宣傳都對銷售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開業宣傳能使店鋪快速步入正常經營的軌道,而節日促銷的宣傳則能明顯增加產品銷量。這些宣傳可根據店鋪所在的不同區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如“衣時代網”在福州市區有30家連鎖店,總部早期就在節日期間利用當地報紙進行廣告宣傳,消費者已熟知并相信這個品牌,后來在該區域新加盟的店鋪開業就可以不投放報指廣告,只要掛出店招就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開業廣告只要做宣傳單或宣傳卡片發放就可以達到目的。
在福州以外的地區新加盟的“衣時代網”連鎖店,靠發送宣傳單或宣傳卡片就不能解決問題,其原因在于企業的宣傳單和卡片的公信力,是無法和媒體的公信力相提并論的。“衣時代網”在浙江南部的慶元縣開出加盟店之初,當地消費者對這個外來品牌感到陌生,加盟店雖然發放了不少宣傳單和卡片,但消費者就是不愛進店來看,一些進店的客人看完貨品后也不敢放心購買,導致該店鋪的經營者向總部表示想放棄經營。在福建深受消費者認同的企業和產品,為何在浙江就行不通呢?服裝產品在任何地方都有市場需求啊!當招商人員把這問題向我反映后,我當即決定在浙江慶元的報紙投放小廣告和發新聞稿,以“福建服裝折扣大王進駐慶元”、“花小錢、穿名牌”、“品牌女裝9元起”等內容組成的小廣告,通過當地的報紙《菇鄉慶元》連續看發兩個月,首期廣告刊出的當天,消費者就開始有目的地走進店內,一周后該店業績就超出店家的預想,消費者同樣的事例還在多過地方成功發生過,也是同樣的做法使加盟店快速步入正軌。對于新開發的區域市場來說,不僅店鋪的開業宣傳要借助媒體的公信力,開業后的節日促銷也一樣不能離開媒體,只有通過大量的消費者購買產品后,對產品和店鋪有了足購的信任感,方可減少媒體廣告的投放。盡管許多店鋪從未做廣告也一樣存活下來,但可以肯定的是為做好生意所花的時間是絕對不同的。
三是店外促銷海報的功夫。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不同的海報就能使店鋪人氣瞬間巨變。營銷界最愛做的事就是細分市場,把產品和消費者都分成高、中、低幾個檔次。筆者不是說市場不該細分,而是細分要有依據,通常的做法是產品按價格高低劃分,消費者按貧富劃分,簡單地認為消費者會對號入座。其實不然,既是促銷,離開了給消費者的優惠就不是促銷,哪怕“高端”消費者最終根本不在乎你的優惠,你沒有一個說法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說,消費者是外行的,你不給優惠可以,不給個說法就是不行,這就給促銷海報的策劃帶來難題。如“衣時代網”的促銷活動,總得拿出一款特別低價的服裝,這款服裝企業是絕對虧本的,但它成為促銷口號的真實依據,如“品牌服裝9元起”,企業就得把上百元的服裝以贈送的方式促銷只賣9元。這樣,海報就有了吸引人眼球的精華。
四是店外路演的功夫。愛熱鬧幾乎是中國人的通病,在城市管理允許的前提下,路演無疑是店鋪促銷的又一個店外功夫。路演的作用能在于吸引人注意,制造銷售氛圍激發消費者購買。“衣時代網”的路演很簡單,每逢節日就找各社區的業余腰鼓隊,在店鋪門前敲敲打打,路人紛紛駐足進店人數就快速遞增。次外,一些用錄音廣播的做法,也是吸引路人的不錯選擇,當然,廣播的內容是以客觀真實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