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25)
有論者說,對《紅樓夢》小說原文的研究應該而且必須包括在紅學研究的范圍之中,嚴肅的紅學研究必須包括五大方向——“作者學、版本學、小說本體學、脂學、探軼學”。松樵對此論點甚為贊同,尤其是小說本體學。拋開小說原文的所謂紅學研究,肯定是偽學。但小說原文的研究又離不開版本學,比如,第八回林黛玉來了,她到底是怎么進來的呢?程甲本上是這樣寫的:“一語未了,忽聽外面人說:‘林姑娘來了’,話猶未完,林黛玉已搖搖擺擺的進來。”庚辰本等早期脂本上這段話則是:“一語未了,忽聽外面人說:‘林姑娘來了’,話猶未完,林黛玉已搖搖的進來?!币粋€是“搖搖擺擺”,一個是“搖搖”,兩字之差,其意境天壤之別。試想,一個女孩子走路“搖搖”多美呀,這時你會聯想到洛神“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皳u搖”兩字形容林黛玉走路真是太合適了。《紅樓夢》第三回贊林黛玉是這么說的:“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边@正是林黛玉的“搖搖的走了進來”的生動寫照?!皳u搖擺擺”這個詞怎么也與美麗姑娘的走路聯系不到一起。民國初年有一個叫狄葆賢的人看了程甲本“搖搖擺擺”的描寫很生氣,曾在這個地方眉批云:“以此字樣描寫薛蟠、賈環等人則可,今本以之唐突瀟湘耶!”意思是說,“搖搖擺擺”這個詞形容薛蟠、賈環是可以的,形容林黛玉就是“唐突”了。
再比如,脂評本第一回,賈雨村窮居葫蘆廟時所高吟之聯語“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根據小說文本,肯定不只一層含義,加之有多條批語,其多重含義顯而易見。有紅學大家避開批語議論此聯語,僅按字面解釋,未免失之粗疏。拙文試圖依據小說文本,結合批語,對此聯語予以淺析。
《紅樓夢》里的賈雨村雖然是作者筆下的奸雄,但他最初出場時還是一個滿懷抱負的有志青年。有一年中秋,他以詩言志,先是口占五言一律云: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此五律意思說他有二層心事:一是自己懷“才”不遇,一心盼想“發跡”;二是見了嬌杏,夢想“玉人”看上了他,“是個風塵中知己”。
雨村吟罷,因又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乃又搔首對天長嘆,復高吟一聯曰:玉在匱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此聯之后又有一首七絕,道是: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此聯語前接五律,后啟七絕,表述的都是此時此地的窮儒賈雨村的心事,都是賈雨村困窘中自鳴自慰,自卜自期。
從文字層面上看,聯語上句是自喻,暗用《論語》,若有美玉,是藏在匣中不讓它面世呢?還是求善賈而“沽”了呢?孔子答曰:“沽之哉!沽之哉!”是說有材即應“用世”(從政,治國……),不應隱逸無所作為。聯語下句則是自信,乃用郭憲《洞冥記》之典:漢武帝元鼎元年,起招靈閣。有神女留一玉釵與帝,帝以賜趙婕妤。至昭帝元鳳中,宮人猶見此釵,共謀欲碎之。明旦視之匣,唯見白燕直升天。故宮人作玉釵,因改名玉燕釵,言其吉祥。
如是,則此聯語意為賈雨村自比美玉、玉釵,盼望有人賞識,等待時機飛黃騰達,很切合當時當地賈雨村的心境。
問題在于,《紅樓夢》第一回乃作者展示其小說總體構思的,單是甄士隱、賈雨村兩個人物的隱義,就已超出了形象本身,更何況甲戌夾批已然指出這一聯語系“二寶合傳”,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能僅按字面解釋了。
在此聯語之后,有三條批語,第一條甲戌側批云:“表過黛玉則緊接上寶釵。”第二條甲戌夾批云:“前用二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自是書中正眼?!钡谌龡l蒙府本側批云:“偏有些脂氣。”
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批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條批語是說,賈雨村出場之前,就表過女一號林黛玉了,甄士隱午夢中聽僧道講的絳珠草、絳珠仙子就是林黛玉,賈雨村此聯語緊接著就表女二號薛寶釵,可見“釵于奩內待時飛”之“釵”,寓指薛寶釵。第二條批語用了“前用”“今用”字眼,意思顯然不是說這兩句聯語的上一句和下一句,而是前文和后文,后文自然就是指賈雨村的這兩句聯語。根據批語,前文應該就是寶玉和黛玉前世的緣分,一個是神瑛侍者,一個是絳珠草,而且絳珠仙子還要隨神瑛侍者下世還淚,此之謂“二玉合傳”。前面說到寶黛“木石前盟”時,曾有批語說:“余不及一人者,蓋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第二條批語的意思應該是說,這兩句聯語分別是寶玉和寶釵,根據第一句里的“玉”,第二句里的“釵”可知,第一句是寶玉,第二句是寶釵。第一條、第二條批語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說,前面已經說過黛玉,這里要說寶釵了,前面是黛玉和寶玉合傳,這里是寶玉和寶釵合傳了。
“自是書中正眼”這句批語尤為重要,已經點題了,《紅樓夢》“大旨談情”層面的主線,正是寶黛釵的糾葛,或曰“木石姻緣”和“金玉良緣”的對立統一。設若沒有寶黛釵的糾葛,沒有“木石姻緣”和“金玉良緣”的對立統一,還有《紅樓夢》么?
第三條批語“偏有些脂氣” ,“脂氣”者,“粉脂氣”也,女人味之謂也。批者難道是在說賈雨村太女人味,缺乏陽剛之氣嗎?演繹寶黛釵糾葛,描寫“木石姻緣”和“金玉良緣”之對立統一,理所當然“有些脂氣”!
有論者拿此聯語的上下聯對仗做文章,說“求善價”是動賓結構,“待時飛”亦是如此——這是對的,但說“善價”即好價、高價乃名詞,“時飛”亦為名詞,就不對了。“善價”不是名詞,而是偏正詞組,前正后偏,“求善價”就是待價而沽;“時飛”亦不是名詞,也是偏正詞組,同樣是前正后偏,“待時飛”就是待時而飛。由此可見,聯語的“求善價”和“待時飛”都是雪芹的巧筆。如果將“善價”和“時飛”視為名詞,那便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本來,“待時飛”之“時” 有時機、機緣、時運之意,“待時”即等候機緣,但作者的筆太巧了,偏偏“時飛”又是賈雨村的表字,這就很容易讓讀者掉進泥坑。
有研究者將此聯語解釋為:賈寶玉內秀不露,尋求真正知己;薛寶釵隨時守拙,靜待青云直上。這個解釋切合倒也符合“二寶合傳”,但仍有不解作者隱藏于聯語中深意之嫌。怎么講?因為聯語是從賈雨村口中高吟出來的,“二寶合傳”,寶黛釵的結局,都應與賈雨村相關聯。
循著這一思路,我們就要考察賈雨村為官作宦的軌跡。
此君初進官場,雖才干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語。龍顏大怒,即批革職。
仗王子騰、賈政、林如海的舉薦,金陵城起復賈雨村,上任即接“馮淵案”,亂判葫蘆案,兇手薛蟠逍遙法外,馮淵逢冤,第四回文本寫道:“雨村斷了此案,急忙作書信二封,與賈政并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不過說‘令甥之事已完,不必過慮’等語?!?/span>
第十六回說且喜賈璉與黛玉回來,先遣人來報信,明日就可到家,寶玉聽了,方略有些喜意。細問原由,方知賈雨村也進京陛見,皆由王子騰累上保本,此來后補京缺,與賈璉是同宗弟兄,又與黛玉有師從之誼,故同路作伴而來。
再往后,賈雨村就是偶爾露崢嶸了。每次拜見賈政,定要見賈寶玉。第三十二回寫有人來回說:“興隆街的大爺來了,老爺叫二爺出去會。”寶玉聽了,便知是賈雨村來了,心中好不自在。襲人忙去拿衣服。寶玉一面蹬著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爺和他坐著就罷了,回回定要見我。”史湘云一邊搖著扇子,笑道:“自然你能會賓接客,老爺才叫你出去呢?!睂氂竦溃骸澳抢锸抢蠣?,都是他自己要請我去見的?!?/span>
第四十八回從平兒口中說出了石呆子“古扇案”的全部故事。賈赦看上了石呆子家里的扇子,但是石呆子不肯賣,結果賈雨村就胡亂按了個拖欠官銀的罪名,把他家的扇子全部抄來送給賈赦,而且把石呆子懲治的不知死活。
第七十二回文本寫道:
這里賈璉出來,剛至外書房,忽見林之孝走來。賈璉因問何事。林之孝說道:“方才聽得雨村降了,卻不知因何事,只怕未必真?!辟Z璉道:“真不真,他那官兒也未必保得長。將來有事,只怕未必不連累咱們,寧可疏遠著他好。”林之孝道:“何嘗不是,只是一時難以疏遠。如今東府大爺和他更好,老爺又喜歡他,時常來往,那個不知?!辟Z璉道:“橫豎不和他謀事,也不相干。你去再打聽真了,是為什么。”
第七十九回下半回回目題曰“賈迎春誤嫁中山狼”,第五回迎春的判詞及配畫和曲子,都提到中山狼,這只中山狼就是孫紹祖。其實《紅樓夢》中最兇惡的中山狼不是孫紹祖,而是賈雨村。他在“降了” 以后,一直在靜待時機,再起飛黃,終于等到元妃“虎兕相逢大夢歸” (元妃所點第二出戲《乞巧》所伏), 精心策劃的驚天大案——“通靈寶玉案”付諸實施了。由是觀之,“馮淵案”、 “古扇案”和“通靈寶玉案”是貫串《紅樓夢》始終的另一條主線。
此說有證據嗎?沒有證據,但有隱伏。
第十八回元妃省親時曾點過四部戲劇,其中第一出戲是《豪宴》,出自戲劇作家李魚的傳奇作品《一捧雪》。故事講的是:明朝嘉靖年間,嚴世藩向莫懷古索取祖傳玉杯“一捧雪”。莫懷古連番設計保衛祖傳玉杯,卻盡被識破?!逗姥纭窇蛑醒輵颉吨猩嚼恰罚[寓被莫懷古救助的裱糊匠湯勤乃中山狼?!兑慌跹穭≈羞€有一位長相酷似莫懷古的忠義之仆莫成。
元妃點《豪宴》,庚辰雙行夾批曰“《一捧雪》中伏賈家之敗。”“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書之大過節、大關鍵。”莫家敗于中山狼湯勤,賈家敗于湯勤式的中山狼——賈雨村;《紅樓夢》作者構思巧妙,小說中也有一位“莫成”,即長相與個性同賈寶玉酷似的甄寶玉。賈雨村“因嫌紗帽小”,精心策劃“通靈寶玉案”,攛掇當朝權貴、賈家政敵索取“通靈寶玉”,以此獲得高額回報,所謂“玉在櫝中求善價”,林黛玉因本案而遭遇不如意指婚自縊身亡,“玉帶林中掛”(元妃所點第四出戲《離魂》所伏),待字閨中的薛寶釵終于等來了機緣,得以與賈寶玉成大禮。賈家兩次造假保衛“通靈寶玉”,都被賈雨村識破。最后甄寶玉送玉,點化賈寶玉出家(元妃所點第三出戲《仙緣》所伏),自己則如莫成一樣充當賈寶玉的替罪羊,薛寶釵因此而“得是非(待時飛)”,于風雪交加之夜自殺以證清白,“金簪雪里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