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訊 (記者 李方芳 通訊元 鐘婷婷)60歲的陳阿伯最近睡覺時,經常會出現小腿抽筋,夜間睡眠受到影響,老是會痛醒,需要用手去按摩一下肌肉才能恢復,醒來小腿也有些脹痛。
這個問題對他造成了不小的困擾,為此他來到廈門市中醫院疼痛門診就診,朱旭主任醫師經過系統的查體、問診、超聲檢查,診斷他患上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幫他轉到血管外科進行治療。
總會有患者問:抽筋是不是因為缺鈣?對此,朱旭主任表示,抽筋就是肌肉痙攣,肌肉收縮無法放松導致的劇痛。痙攣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原因常常見于沒有熱身就參加運動,脫水、寒冷刺激也可以引起。老年人、青少年、孕期婦女比較容易發生,常表現為夜間小腿抽搐。
而導致抽筋的病理性原因則有水、電解質異常(低鈣、低鎂、低鈉),可能是腹瀉、嘔吐、多汗或應用利尿劑導致;代謝性疾病例,如酒精中毒、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有可能引發抽筋;中風、癲癇、破傷風等中樞系統的疾病;下肢動脈閉塞;一些興奮性的藥物,比如麻黃堿、咖啡因等藥物,也可能誘發肌肉痙攣。
抽筋的原因這么多,如果是發作頻繁、或者范圍較廣的肌肉痙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如何預防抽筋呢?醫生建議運動前熱身、運動后拉伸,可以幫助避免運動相關的抽筋,運動后可以補充電解質飲品;平時可以多吃香蕉,多喝牛奶,多曬太陽,補充鉀、鈣;晚上可以溫水泡腳,適當按摩小腿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