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Φ、ΔΦ、的意義理解不清
對Φ、ΔΦ、的理解和應用易出現以下錯誤:
(1)不能通過公式正確計算Φ、ΔΦ和的大小,錯誤地認為它們都與線圈的匝數n成正比;
(2)認為公式中的面積S就是線圈的面積,而忽視了無效的部分;不能通過Φ–t(或B–t)圖象正確求解;
(3)認為Φ=0(或B=0)時,一定等于零;
(4)不能正確地分析初、末狀態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的方向關系,從而不能正確利用公式ΔΦ=Φ2–Φ1求解ΔΦ。
二、“三定則”的比較及其聯系
三、在分析電磁感應的動態問題時盲目套用公式
公式E=BLv、F=、
(1)當導體棒不是垂直切割磁感線時忘記分解速度或磁感應強度;
(2)公式中R是回路的總電阻,應用時誤認為是導體棒的電阻;
(3)當其中一個量發生變化時誤認為其他量都不變(如當L變化時,R隨之變化)。
四、忽視對電磁感應中的電路結構進行分析
對于電磁感應現象中的電路結構分析有兩個方面容易出現錯誤:
(1)電源分析錯誤,不能正確地應用右手定則或楞次定律判斷電源的正負極,不能選擇恰當的公式計算感應電動勢的大小;
(2)外電路分析錯誤,不能正確判斷電路結構的串并聯關系。
五、不能準確地判斷圖象的變化
電磁感應中圖象類選擇題的常見錯誤:
(1)由于疏忽把物理量的正負判斷錯誤;
(2)把物理量的關系分析錯誤;
(3)忽視了圖象的橫軸表示的物理量而錯選,如有些題目橫軸表示位移x,仍當作時間t導致出錯。
六、不能準確地求解雙桿切割時的電動勢
對于雙桿切割類問題,常存在兩個誤區:
(1)忽視分析兩桿產生感應電動勢的方向;
(2)求解安培力時忽視了兩桿所處位置的磁感應強度大小和方向的差異。
七、電磁感應中的功能關系分析不透
在電磁感應現象中求解焦耳熱時容易出現以下兩類錯誤:
(1)不加分析就把某時刻的電流I代入公式Q=I2Rt求解焦耳熱,大多數情況下感應電流I是變化的,求解焦耳熱要用電流的有效值,因此不能用某時刻的電流代入公式Q=I2Rt求解焦耳熱;
(2)電路中產生焦耳熱的元件不是一個,不加分析誤認為某個原件上的焦耳熱就是整個電路產生的焦耳熱。
八、通電自感和斷電自感的比較
九、電磁感應現象中電荷量的求解
在電磁感應現象的考題中,常要求計算某段過程中流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題目情景往往變化多端,較為復雜。感應電流方向還可能發生變化,大小也可能發生變化。
由電流的定義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