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字/自由行走
圖片/網絡/圖文無關
段引句來自/雨山
《孝敬爹和媽》歌詞
孝敬爹和媽
文字:自由行走
由于耳朵的原因,近一年幾乎不看電視,過年了,為了渲染氣氛,打開電視,那一刻,我淚奔。一曲《孝敬爹和媽》,臺上歌者,臺下觀者,還有電視機前的我無不被打動,潸然淚下。閆學晶動情的演唱,娓娓的述說,感人的詞、曲無不觸動我柔軟的內心,想起我遠行的老爸老媽。匆匆從網上下載歌曲,設置循環播放,一遍又一遍的聽著,我已控制不住淚水……
讓記憶中的爹媽重又活過來。匆匆的,連夜起筆……
——前言
你是否常在想 誰把你撫養大
你是否還記得 誰為你把淚擦
你是否能明白 誰給你一個家
你是否已懂得 最愛的是爹媽
你是否總在講 很多事放不下
你是否沒時間 給爹媽打電話
你是否已看見 那滿頭白發
你是否在心里 把爹媽來牽掛
——《孝敬爹和媽》雨山
你是否還記得 是誰把你撫養大
母親在貧瘠的土地,用干枯的雙手,以瘦弱的身軀給了我們一條生命,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當我們有一天遠走他鄉可曾想過母親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累,默默地為了多少難,流過多少汗水,掉過多少眼淚。父母用微薄的能力哺育一群兒女成人,付出了一生的幸福,甚至生命,無怨無悔。
那年我生病,幾頓沒吃飯,媽媽帶著我去衛生所打過針,回家來想給我做碗吃的,劈柴時木頭崩到母親的臉上,劃出一道血印,母親照照鏡子,一句話沒說,繼續給我做飯。
父母為兒女們的付出從來不求回報,當他們老了的時候那些做兒女的是否已準備好了、心甘情愿的回報爹媽。
你是否還記得 是誰幫你把淚擦
父母在孩兒面前的形象總是那么高大、威武,好像他們從來不知道什么是困難,從來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你可想過,父母也有無能為力、力不從心的時候,他們不愿在兒女面前示弱,他們知道他們是兒女的靠山,是孩子的天和避風港。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回家跟父母訴訴苦,嘮叨嘮叨,期盼得到安慰和幫助。可是爹媽何嘗不是,可他們從不輕言苦累,一生默默地為我們操勞、奉獻、擔驚受怕。
母親是一位特別簡樸、善良的農村老太太,比父親大三歲,一生生養了一子、八女共九個孩子,生活的壓力和貧困,孩子的眾多,母親的身體終因積勞成疾而落下許多頑疾。在我有記憶開始,母親患有肺心病,夏天還好說,天氣一轉涼,終日咳嗽不止,冬天不能下地走動,由于浮腫,不能躺下,身邊摞起好幾個枕頭,乏了的時候也只能把頭倒在摞起的枕頭上休息一下,直到最后……
你是否能明白 誰給你一個家
什么是家?父母就是家,有媽在家就在。有的人七老八十歲了還有父母在遠方的家里等你回家,也有的人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家,成了遙遠的記憶,記憶中的家雖然很貧窮,但溫馨,溫暖、和睦,是抹不掉的家的痕跡,不管我們走出多遠,在外受了多少委屈,想起有父母的家,再多的困難也不算啥。
一盞煤油燈,昏暗的燈光下母親瘦弱的身影被拉的細長,一針一線給我們納鞋、縫衣,夜深人靜當我們一覺醒來,她還在默默地、疲憊不堪的、辛勤勞作。這就是我們的母親。
你是否已看見 那滿頭的白發
父母為了操持那樣龐大的一個家,皺紋過早的爬上他們的額頭,青絲變白發,看著孩子們漸漸的、平安的長大成人,也許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心愿。兒女們陸續成家立業,爹媽也累的駝了背,彎了腰,花白的頭發,長滿老繭的雙手見證了她們不求回報的付出、無私的奉獻!
母親特別節儉,很會過日子,精打細算每一天、每一餐、每一個人的生活開支,不該浪費的堅決不浪費。那時國家還是計劃經濟,吃的糧食由集體供給,雖然家里人口眾多,糧票、布票總有剩余。
不記得是誰說過: 母親本不老,那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的滄桑。
你是否已懂得 最愛的是爹媽
經歷過風雨才知道彩虹的絢爛,養過兒女才懂得父母的恩情重如山!世上的愛有千萬種,唯母愛博愛、厚重、包容!
母親的病很重很重,父親早已開始為母親準備后事。那年是母親過的最后一個年,家里人吃過早飯都出去拜年了,我留在家里陪她。那時家里沒有多余的零食,只有過年時才有糖果、瓜子、花生。母親見我無聊的坐著,對我說: 拿點花生吃吧。這句話在今天不算什么,在那個年代,那個場景,可能表達的是母親用盡全力,給予孩兒最大的關愛!
沒過幾天,家里來了很多人幫忙給母親準備壽材。那也是母親留給我的最心疼,最難過的記憶,外面的人來來往往的忙活著,也有人走進屋來看看母親;她抬起頭向外頭看看,流下眼淚。(那時我還小真的不知道怎樣安慰媽媽)也許她在想以后再也保護不了她的孩子們了。
你是否在心里 把爹媽來牽掛
那時五姐正懷孕,衣服后背上總打個折,之前我和五姐發生過口角,為了緩和姐妹情誼,我向她示好,便從后面幫忙扯了一下衣襟,五姐不明白我的心思,回手重重的給了我一巴掌,就是這一巴掌激怒了我,和她動了手。母親見了,狠狠地責備了我,我一氣之下回母親: 愛咋咋地。這句話成了我和母親的最后訣別。
親愛的,請原諒,我還是個剛剛16歲的孩子,真的不知道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后果。母親本來是不躺著的,就在那一刻,一氣之下,她說要躺下,姐姐們幫忙母親躺下,她剛躺好便急促的說: 不行,不行,慌忙中四姐把母親的身體翻到右側,也就是西側,沒有兩分鐘我眼睜睜的看著,母親去了。
你是否總在講 有很多事放不下
母親去世后,父親成了這個世界上的一位孤獨的行者,暮年患有小腦萎縮。 2014年父親摔壞了腿,住進醫院,經過3個多月的治療和兄弟姐妹們精心的護理,在母親去世33年后,走完了他86年的風雨人生,尋著母親的足跡去了。
當時女兒待產,需要我去照顧,因此,我把病重的父親托付給姐妹們,趕到北京。我到北京第8天,2014年7月28日早晨,姐姐來電話說父親走了,慌忙中兩個孩子幫我買了車票,晚上,天空下著瓢潑大雨,我們趟著雨水走進檢票口,被告知我的車票是明天的,不能進站,天吶,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女婿帶著我去售票處把臥鋪票改簽成站票……
我沒能見上父親的最后一面。如果,如果,如果,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如果,也許,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留有這樣、那樣的遺憾。對于父親的晚年生活,我們兄弟姐妹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不攀比,盡心盡力。然而,就是那8天我與父親的生命失之交臂,沒能見上父親的最后一面,是我一生中最大最大的憾事: 子欲養而親不待。從此我徹底的成為孤兒。
你是否沒時間給爹媽打電話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
我們很久不回家了,也沒有機會給父母打電話了,從前總是因為忙不能回家過節、過年,現在想回家,家,卻只能留在記憶里。事情是永遠也忙不完的,爹媽老了,她們等不起了。如果還有老媽老爹在,一定常回家看看,哪怕給二老倒一杯水,燙一次腳,陪一餐飯,遛一次彎兒。
特羨慕那些六七十歲的人經常回家看看爹媽,辛苦是避免不了的,如果有一天老人走了,你會覺得好像丟掉了什么,但你可以自豪的對自己的心說: 我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