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學為老師在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一直擔任中文系八四級一二班的班主任。現任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任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在我們畢業三十年聚會上,繆老師的致辭立意高遠務實,感情真摯厚重,諄諄教誨語重心長,我們感謝之余唯有銘記于心,但愿我們每個人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不負師恩,不負光陰!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會場的主題很好:“芳華三十年,青春再出發”!回首三十年,我們要感恩的東西很多,但我認為最要感恩的是時間。
為什么偏偏感恩時間?
置身歷史長河,三十年彈指,白駒過隙,正如子在川上所嘆!但人生幾何,有幾個三十年?把酒當歌,我們今天相聚,不是來感時傷懷的,而是來感時抒懷的,更是來感時壯懷的!值此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們曾經作為當年歌中所唱——八十年代新一輩,無不深深鐫刻著這個時代理想主義、家國情懷的集體人格烙印。同學們畢業的三十年,無論是從政、從教、從商,努力與奮斗,得失與順挫,無不與這個時代相偕,或為這個大變革時代的洪流裹挾而行,直接參與見證了這個偉大時代。也許時間并不能,也不可能給我們所有人同樣的機會、同樣的事業或所謂的財富功名,甚至連平常生活的如意也不能同樣的給予,但時間最大的饋贈,就是給了我們在座諸位同樣的安康,讓我們都有幸,與這個時代互動對話,彼此改變,與家人、親友、同學共同體嘗生命的況味,生活的酸甜與多彩!
在剛剛敘談時得知,我們中有兩位同學,竟溘然英年離去,內心受到的震撼,痛惜是無以言表的。所以,我們今天在座的,因事沒來的所有同學,最要感恩的應是時間,是時間給了我們一路的努力前行,給了我們今天的擁有、今天的相聚。
我想,要感恩時間的再一個理由,就是惟有時間是公平的,給了我們同樣的變與不變。變的是什么呢?我們一路走來,都已從青澀步入中老年,變的有些多年不見的同學一時都不敢相認了;變的是三十年母校的發展,令人振奮矚目,值得驕傲;變的是我們曾經在這里揮灑青春的這座古老而又充滿勃勃生機的城市。當年的江南小城,城區面積僅14.2平方公里,如今已是城區面積4652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讓世界驚嘆的同時,依然保持并提升著傳統,呈現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雙面繡人間天堂獨韻。那不變的是什么呢?是同學情,三十年來,互相關愛,相扶前行;是師生情,還有什么樣的人際關系,能如師生間每當聽到彼此的好消息或有困苦之遇,感同身受,為之欣喜或深切不安?不變的是,對這座千古名城的牽掛,我們早已視為精神的第二故鄉,這樣的不變,甚至歷久彌深。
感謝所遇,我想所有的經歷都是財富。生活的閱歷一定意義上是我們最有價值的人生積淀。三十年,也許有的同學順達多一些,有的同學多一點困難曲折,生活便是如此,不如意事常八九,陰晴圓缺古難全。但無論如何,我們一起品嘗體會三十年人生滋味百況,經歷了生活的粹煉,這都是我們不懈努力與前行中積下的豐厚財富,這是校園與課堂無法給予我們的。我想五十而知天命,意在這里吧。于今,我們依然承擔一份責任,敬業于一份崗位,更成為肩負家庭承上啟下的樑柱,上贍長輩父老,下持子女工作生活。如今大家雖也面呈風霜,但我看到浸潤其間更多的是一份沉靜,從容,淡定與自信。
所謂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已經過去的三十年如同舟行人生之河,可能多些起伏波瀾,而后三十年是人生的另一階段,如今,就工作職業生涯而言,還有六七年,幾近定型,也可以說是最后一棒,行到平穩期,也即將迎來另一種生命境界,真正的收獲期:坐看云起,庭前花開,一杯茶,一本書,一桌友的日子,正悄然走來,值得期待珍惜。所以,感恩時間所賜,感謝過往所遇,祝賀過去三十年親情,友情,同學情溫馨滿滿。祝福未來三十年身體健康,家人平安幸福!
各位同學,愿同大家共努力,再假天時三十年,我們待得民族偉大復興時,中華實現百年夢,還能再相聚,共慶賀!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