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方法之前,一定要給膝蓋痛的艾友們提個醒:
最近很多艾友咨詢膝關節疼痛點問題!
關節疼痛,老寒腿,中醫都歸為“痹癥”的范疇。皆因“風寒濕”侵襲人體,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主要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僵硬、積液、腫大伴活動受限;喜暖怕寒、天氣越冷越痛。
老話說得好:皮薄肉少多生邪!
我們的頸椎,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最容易受到外界寒濕的侵擾。過去主要是冬天的寒,現在反而是夏天的寒濕,夏天的寒來自于空調的冷氣!和冰鎮食物傷脾胃!脾胃虛寒了,一定引起胃經循經不暢,也一定會有寒瘀積于胃經,胃經循經而過的部位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寒,而直接從膝蓋循行而過的經絡就是胃經!
既然,膝關節的問題因寒濕而起,那么利用艾灸的熱力藥力驅寒除濕治療關節疼痛,效果立竿見影。
保健灸:鶴頂穴、內外膝眼、足三里、陽陵泉一起施灸40分鐘。艾灸一天休一天。
平時我們多搓膝蓋,用搟面杖敲打足三里、血海穴各3-5分鐘,一是可以促進膝關節部位的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強膝蓋接周圍的肌肉力量,保護膝關節,延長膝關節壽命很好。
如果我們的膝關節已經有了明顯的疼痛點、積液、腫大,千萬不要冰敷!直接艾灸疼痛點1個小時,嚴重的灸2個小時,在灸疼痛點的過程中,你順便灸一灸上面的保健穴位,基本上一次就可以大為改觀!
第二天再灸疼痛點40分鐘,足三里、陽陵泉各20分鐘。艾灸3天休一天。
如果你這樣灸了,效果不好,那么就是你的腰部:腰陽關,八髎穴這里有瘀堵,引起你膀胱經氣血循環不暢,有寒濕在膝關節瘀堵。
那么你就應該艾灸:腰陽關、八髎穴(一起60分鐘)、疼痛點、委中穴各20分鐘。
老寒腿艾灸方法:灸鶴頂穴、內外膝眼、足三里、承山穴、太溪穴,各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