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雞血路上的好伙伴
問:“整個一年級,最難的是啥?”
大頭獅答:“語文默寫!”
又問:“二年級上學期,最難的是啥?”
大頭獅答:“作文!看圖作文!難道你家不是么?”
花費數(shù)日,2019年的第一篇“實操”干貨終于完成了!主題便是小學低年級語文。
眾所周知,語文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今中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一門課,沒有之一!
官方發(fā)布
右側滑塊下拉可以看到本學期開始前,官方發(fā)布的課程計劃。
對一年級而言,一周九節(jié)語文課,課時數(shù)量比數(shù)學(三節(jié)課)和英語(兩節(jié)課)的總和還多四節(jié)課!對二年級而言,也只是增加了一節(jié)數(shù)學課而已,語文在三門主課里依然“一枝獨秀”!
作為一個純理工科男,從小學到高中,最活躍的科目從來就是數(shù)、理、化,以及勞技、地理、生物等等等等。而說到語文,似乎自從四、五年級開始便再也沒了其他科目上的霸氣。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某日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高考語文成績居然還比(發(fā)揮失常的)隊友高了幾分……
于是,在鐵(ran)一(bing)般(luan)的事實面前,隊友心(xin)有(hua)不(nu)甘(fang)地把“語文”這個重量級的輔導任務托(shuai)付(guo)給了我……
為了雞語文,我只能假裝自己是超人......
一年級回顧
一年級一轉眼就過了,從成績上看,我負責的語文輔導還算稱職,雖然從來沒拿過滿分,但好歹都是優(yōu)秀(其實或許只是因為簡單……嗯,可以把“或許”兩個字去掉)。
一年級的課內易錯點:
容易錯的拼音
比如整體認讀音節(jié),比如前后鼻音,比如復韻母,比如標調的位置。
個別奇葩的筆順
比如火,里,出等等。
容易寫錯的個別筆畫
比如馬匹的匹,漏掉一個勾;美麗的美,把捺寫成點;小鳥的鳥漏掉一個勾等等。
連詞成句
考的就是基本的句子結構,切莫把口語化的非規(guī)范語序搬到書面上。
順便提下,識字/閱讀基礎和寫字基礎最好還是在入學前適當準備。準備的程度視目標學校的要求而定。
我個人對于一年級語文學習的一些心得:
1
課內
上課認真聽講,記好筆記(看到筆記,大家思考下,寫字到底要不要提前練)。
2
課后
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高質量完成,不單是不能漏做,而且要盡力做好。在校自修時間(惡劣天氣等原因導致)也要抓緊,這樣才能預留足夠時間回家拓展。
積累:
在家長引導下自行拓展,積累字詞。拓展內容包括多音字,同部首組字再組詞,同部件組字再組詞,音近字辨析組詞,形近字辨析組詞等等。
爭取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孩子能自行拓展一部分,這樣家長下班回到家只要驗收并適當添加即可,進一步提高效率。
填坑:
鞏固那些抄錯的,默錯的,練習出錯的字詞。其實就是要讓孩子通過反復練習記住錯題,所以我認為這塊真心不能讓孩子省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罰抄累了才能記得住,踩過的坑必須及時填上!
補充:
課內吸收不夠好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配套的教輔和練習題(比如《小學教材全解》、《小學教材全練》、《53天天練》等)。
當然,這里不是鼓吹大家刷題,說實話我孩子整個一年級都沒有買任何的語文教輔和練習冊(只是在老師指點下買了兩本字典),也沒有去線下機構上什么培優(yōu)班。
所謂的原生態(tài)嘛,大不了就是每次單元練習錯個兩三題“踩踩坑”,有些是粗心有些則是不熟悉題型。這部分就看家長對各科學習的規(guī)劃以及對成績的苛求程度了。
Ps,購買教輔必須看清版本,現(xiàn)在二年級及以下的魔都孩子要認準“人教版部編教材”(人教縮寫RJ)。
3
拓展
通過大量閱讀來培養(yǎng)興趣,積累各種歷史、文學方面的知識。這些內容雖然沒法在短期影響課內成績,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才是決定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高低的關鍵。
一位文科學霸和我說過,高考語文拿高分除了要扎實的基礎還需要能寫出觀點鮮明的大作文,而寫作靠的就是平時的積累和辯證的思維方式。刷題和套路只能助你過關,但卻是雞不出高分的。
為此我也特地咨詢了幾位語文老師,她們的看法驚人地相似:小學語文的關鍵還是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回家作業(yè)認真完成,及時補缺,學有余力的進一步拓展。
沒錯,就是傳統(tǒng)的套路,經(jīng)典的套路,二十多年前你用的套路!
二年級來了
攜一年級的余威進入二年級,卻沒想到“風云突變”!
兩次單元練習之后便發(fā)現(xiàn)大事不妙,于是待KET和鋼琴考級一結束,我趕緊把課后重心重新移回語文......好險!
二年級語文的變化:
課文長了,生字多了
課后默寫和復習的難度大了很多,學前積累的老本被迅速地吃完了。
字、詞、句的綜合應用要求高了
比如,仿寫句子:“酷暑季節(jié),屋子里熱得像蒸籠”。需要詞匯的積累,掌握句子結構和特定的句型。
閱讀理解難度加大
要求分析文章主旨以及對關鍵句子的理解,比如,根據(jù)文章判斷句子對錯。
有需要的可以去搜一下“田榮俊”編寫的小學閱讀教輔系列。當然,掌握思路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刷題本身適度即可。
四幅畫的看圖寫話正式登場,兩三百字的看圖作文才是考察孩子語文綜合能力的大招。
其實,個別雞血學校從一年級上就開始有“寫話”的要求(字數(shù)要求150字),而二年級上要求200字以上的看圖作文已經(jīng)算是“很佛系”了。
而前面提到的讓我大吃一驚的單元練習,其中最大的失分就是看圖寫話。
對此,我只能用一句話形容——“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看圖作文—準備篇
這里就展開說一下個人對于語文寫作的看法和體會:
1
耐心學,多練筆
首先是要練習表達。
多說,說有意義的內容,有條理地說。這點可以從學齡前就開始鍛煉,也就是“看圖說話”,甚至也不一定需要“看圖”,任意主題展開即可。
有人問,孩子不愛說怎么辦?那就挑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比如喜歡的動畫片、動物園/迪斯尼游覽、搭樂高、踢足球等等。無論聊什么話題都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表達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然后就是多練筆。
日記,周記,貴在堅持。孩子寫完,家長批閱。其實最主要的是和孩子的交流,彼此交換對日記里這件事情的看法,引導孩子有邏輯地思考,拓寬他的眼界,加深認知的深度。
這塊靠的是堅持,但堅持寫才可能有提高,“光說不練假把式”!
最后切記好高騖遠。
經(jīng)過一學期課內作文的磨練,素材從最簡單的一幅圖到學期末的四幅圖,字數(shù)要求從100-150字到200-300字,孩子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夯實了最基本的寫作技巧。
課內是基礎,而只有鞏固了基礎,課外的提高才能發(fā)揮威力,這也是我這半年來的切身體會。如果課內是0,那么課外輔導哪怕能讓孩子的水平翻倍,結果依然還是0,因為0x200%=0。
2
要泛讀,更要精讀
隊友給兒子買書可謂是“不遺余力”,而兒子也挺配合,特別愛看歷史類、偵探類和科普類的書。往往一下午就能看完一本幾百頁的《大偵探福爾摩斯兒童版》或者《口袋里的爸爸》,晚上接著看《上下五千年(漫畫版)》、《十萬個為什么》或者DK的《兒童恐龍百科全書》。
但是,除了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和感興趣的科學知識,他到底吸收了些啥?一心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的我們有沒有想過“愛看書”和“會寫作”之間也許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誠然,不同題材的書籍有著不同的益處,但是在提高文學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方面,我們也許需要對孩子的選書和看書過程稍加點撥。
選書方面,類似“米小圈”這類簡單敘事缺乏“營養(yǎng)”的書就不再適合二年級的學生了。而看書方面,家長可以精選一些短文或者段落,讓孩子留心文章的結構,積累一些好詞好句。還可以讓孩子嘗試著復述一下重要情節(jié)并聊一聊文章的中心思想。
相比一看而過,一目十行的泛讀,提高寫作更需要如課文般細細品味的精讀。
看圖作文—實戰(zhàn)篇
說完準備篇,接著就給出資深老師針對看圖作文的幾點實戰(zhàn)建議:
首先要在短時間內抓住圖片上的主要的人和物——觀察能力
比如圖中的人物有哪些,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啥;
圖中人物的神態(tài)是怎樣的,他們的動作又是怎樣的;
圖中的景物有啥特點,人物和景物之間有哪些關聯(lián)......
根據(jù)圖片里的人和物展開合理的想象——想象能力,分析能力
這點對初學者來說是難點,孩子要不就是完全“沒想法”,要不就是“七想八想”。
因此,在課堂教學之余,回家可以增加一些練筆,家長在一邊適當啟發(fā)和引導,讓孩子學會排除一些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防止偏題)。
想象合理了,然后才能分析出一個“合理的”主題,接著一步步把故事順著這個主題講完整。
列提綱——思考的條理性,邏輯性
隨著文章字數(shù)的增加,情節(jié)的豐富,提綱是必須要做好的。提綱是方向也是一個框架,它能避免孩子遺漏重要情節(jié)或者“一發(fā)不可收拾”直到偏題……
組織字詞,完成短文。
這里要注意語法、規(guī)范書面語、字詞書寫準確、正確使用標點等等,所以作文才是綜合考察語文水平的“大招”!
檢查和修改。
通讀文章,把字詞、句子成分、標點等等的錯誤及時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