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家風傳習館正式對外開放
整個展館分家族世系、家族家風、翁氏家教等六個功能區
蘇報訊(駐常熟首席記者 商中堯)常熟翁氏家族是中國近代史上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文化世家之一,翁氏家族堅持的治家理念和文化定位對于后世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在第十二個中國文化遺產日,由常熟市翁同龢紀念館精心設計的“翁氏家風傳習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這是常熟廉政教育宣傳和展示的又一個重要實踐陣地。
“翁氏家風傳習館”位于翁氏故居中軸線最后一進院落,占地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80平方米。整個展館分家族世系、家族家風、翁氏家教、翁氏家學與藏書、處世修身文化廊道、翁氏家學家風和國家傳習六個功能區。
翁氏家族注重讀史,注重家教,注重藏書,學有根底,勤于著述,留下了豐富的家學家風文獻。展館除了文字、圖片版面的展示外,還設置了互動、體驗的設施與環境,以翁氏家族的家訓、家規、家教、家學、藏書故事、修身語錄、詩詞聯語等有形的展示、有效的互動體驗,實現“翁氏家風”代代不息的傳承。
為了此次“翁氏家風傳習館”的布展,翁氏后人提供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和集料。翁心存六世孫翁以華看著父親翁鑫慶留下的“國立中央大學”的畢業證書以及父母的結婚公證書,回憶起了父輩們在抗戰時期及新中國成立后為國家做出的貢獻。他說:”過去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聚焦點主要放在我們的祖先,高祖當年的一些業績實際上知道的人已經很多了。但是作為一個家庭或者一個家族,他的家風怎么傳承?實際上這是現代人們最關心的。今天,看到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到紀念館來,他們也希望從中吸取對孩子有益的營養。我覺得,這個家風館展現的是我們一個家族的群體或者說一個家風的群體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個是最有價值的。”同是六世孫的翁以鈞告訴記者,我們家族的家風、家教,透過這里的一些文獻、檔案和書法作品等,也反映出我們家族“讀書為善”的治家理念、“端人正士”的品格操守和“以史為鑒”的精神堅守。
翁同龢紀念館作為“家風家教”傳承教育基地,一直積極傳承和弘揚翁氏家訓家教中值得推崇的修身、齊家之道,努力發揮其在當代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建設中的正能量,著力打造“家風家教”社教品牌。翁同龢紀念館館長王忠良表示,翁氏家風傳習館開放后既要體現優秀的傳統文化,更要發揮現代教育館的社教、互動功能。
相關鏈接
常熟市第六屆狀元文化節啟幕
蘇報訊(駐常熟首席記者 商中堯)昨天是我國第12個文化遺產日,常熟市在翁同龢紀念館舉行第十二個中國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暨第六屆狀元文化節啟動儀式。
今年,常熟市政府與22個文物屬地鎮政府及相關部門簽訂了新一輪文物保護責任書,責任書明確了相關鄉鎮和部門在文物宣傳、文物安全巡查、文物保護等方面的職責。啟動儀式上,相關單位代表向市政府遞交了文物保護責任書。
此外,為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讓少年兒童了解常熟教育的發展歷程和城市文化底蘊,常熟文廟策劃了文廟儒學文化圖片巡展,從6月到10月將在該市實驗小學、報本社區、石梅小學、顏港小學、南門社區等輪流展出。啟動儀式上,常熟市紀委領導為江蘇省文物巡回展——常熟博物館“揚子清波---歷代廉政文化展”連云港首站授牌。常熟市“儒學文化展進校園活動”當天同時
啟動。
文化節期間,翁同龢紀念館將舉辦“孝行當下,道以傳家”誦讀經典文獻活動;聯合各地專家開展《翁氏文化研究叢刊》課題研究;同和講堂舉辦家風家教系列講座;組織翁氏后人尋親;成立松禪書院讀書會,賞讀《翁同龢日記》等;舉行“行走的歷史:尋訪翁氏文物遺址”游學活動以及翁氏文藝走進社區等,整個活動將持續兩個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