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華潤齡:中醫不僅是技術,更是文化
華潤齡:中醫不僅是技術,更是文化

   人物簡介  華潤齡,蘇州市名中醫,高級中醫專家,江蘇省、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專家。參與編撰《吳中醫籍》《吳中十大名醫》《吳醫薈萃》,著有《吳門醫派》,編輯整理《奚鳳霖醫論集》等。
  □高琪

  70歲的華潤齡醫生,溫文爾雅,一口吳儂軟語。秋風漸緊,吳門中醫館更擁擠了些,華醫生坐診一天要看很多病人。他仍舊不緊不慢,望聞問切,一邊搭脈一邊閉目凝神片刻,輕聲慢語和病人交流,然后開方。華醫生每周分別在蘇州市中醫醫院和吳門中醫館坐診一天,其余時間則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近百年來,中醫可謂一路坎坷,一再遭到質疑和排斥。華潤齡對傳統中醫的熱愛卻是矢志不渝。從年輕時自學,到跟隨老中醫學習,直到進中醫院工作。他還用業余時間和同道一起整理吳門醫學典籍,用十年時間點校出版了一套四冊的《吳中醫籍》,薈萃吳門醫藥典籍40多部。
  當醫學界發現中醫能夠治療SARS,老百姓發現許多疑難雜癥仍需求助中醫之時,中醫再度引起關注,有了復興之勢。前不久,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醫藥又揚眉吐氣了一次。華潤齡醫生卻表示,這是對中醫的鼓勵,但是仍要警惕“廢醫存藥”。
  中醫的坎坷沉浮,似乎與蘇州的老百姓無關,他們信奉著自己的養生之道,和中醫親密無間。每到秋冬,蘇州人都習慣于找中醫開方配膏滋藥。中醫,早已成為吳文化的一部分。華潤齡說,中醫不僅是技術,它更是文化。

  中醫產生在中國文化體系中,
  是對人體生命的理解和認識

  蘇周刊:中醫和西醫相比,有些什么特點?
  華潤齡:中醫西醫各有千秋,各有所長。對人體生命的認識,很難去作標準化的界定。臨床上的變化,西醫以某種病來命名它,這是感冒,這是胃病,這是腎病,實際上這些過程中即使病相同,不同的人癥狀也可能不同,可能中醫的處理方法就不一樣,這表現為中醫的靈活性,對每個病人辨證論治的要求不一樣。西醫,是針對病的,中醫,是對人治療的。西醫治的是“病”,中醫治的是有病的“人”。西醫的治療是對抗性的,什么病用什么方法來治,中醫更重視病源。西醫當然對病源也有解釋,比如說過敏,對病的處理是抗過敏;中醫會看過敏本質上有什么變化,每個人不一樣,也許會采取比較靈活的方法,每個病人的方子都不一樣。中醫的難度就在這兒,很難標準化。但是管理需要標準化,用西醫的管理套中醫,就是中醫進入管理之后出現的問題。我們現在還在反思,尤其要強調中醫的特性,兩個體系不能用一種方法。
  蘇周刊:中醫的現狀如何?
  華潤齡:提倡中西醫結合之后,反而削弱了中醫的傳統。最大的問題是傳統文化的缺失。首先是文化的認同觀發生了差異。中醫是中國文化背景、中國文化體系當中的,能體現道學、儒學、佛學的認識。以自然為法則,以因果為勸導,講究以“和”為貴。中醫是產生在中國文化體系中,是對人體生命的理解和認識。現在的年輕人對西方文化的認識遠遠超過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在現代社會東西方的大交流之后,文化認同感已經西化了,所以出現了現在的中醫學生不會去讀原著,沒有句讀,繁體字,他看不懂。
  蘇周刊:近年來關于中醫常有爭論,有人質疑中醫的科學性,認為中醫是偽科學,您怎么看待這些爭論?
  華潤齡:以前我們把科學分成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我們讀書的時候醫學還是屬于文科的,改革開放之后歸入了理科,醫學被歸為自然科學。現代西醫的研究方法將人的生命結構、病理變化都用物理的化學的方式去解釋,將人的身體拆成零件去研究,胃、心臟、血管神經,都被拆零,缺乏整體的系統的觀念,這就是將醫學視為自然科學的后果。錢學森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提出生命科學的概念,認為可以將人體生命科學看做一門獨立的學科,區別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我認為這比較符合中醫的認識。中醫是唯象醫學,人身體有各種表現,病有各種形態的表現。《黃帝內經》里有句話,“有諸于內,必形諸于外”。包括我們看人的精氣神,舌苔,脈搏,皮色,我們的四診八綱就是這樣,望聞問切,人走近后,都有氣味,濕熱重的人是什么氣味,尿毒癥的人身上是什么氣味,都可以聞出來,還有問,交流,當然還有切脈。現在很多中醫不相信搭脈了,尤其是年輕的中醫。為什么?現在有檢驗化驗設備,他們認為更準確,但是中醫就死在這里,中醫的依據不應該是檢驗化驗的結果,那只能作為和病人交流中的參考,中醫的診斷應該取決于望聞問切,四診八綱,這些設備我們可以用,可以加強微觀的認識。中醫是宏觀的,但是在望聞問切四診八綱中也有微觀的東西,這是中醫的依據,是不能丟的。但是由于今天的教學中這一塊比較弱,只好將人的很多指標標準化之后來主導處方,再用中藥。所以現在中醫有廢醫存藥的現象。
  蘇周刊:您在《吳門醫派》這本書中把章太炎作為蘇州儒醫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據說他的老師俞樾卻是中國歷史上最先提出廢除中醫的?
  華潤齡:俞樾是經學大師,自己會處方治病,但是他反對中醫,因為他的妻子兒子相繼病逝,他寫過《廢醫論》。但他身體有點不適意的時候,還是自己開張方子。后來他又寫了一篇《醫藥說》,對《廢醫論》中說得過分的地方作了糾正,提出“醫可廢,藥不可盡廢”,出現了“廢醫存藥”的觀點。章太炎是俞樾的學生,但他并不主張廢除中醫,只是承認中醫有缺陷,認為中西醫應該取長補短。章太炎的中醫造詣高深,他遍覽醫籍,對中醫典籍有研究,也給人治病,曾經治好了孫中山的失眠癥。曾經有人問章太炎,先生的學問是經學第一,還是史學第一?他說,我是醫學第一。
  蘇周刊:從清末開始,對中醫為什么會出現激烈的反對的聲音?
  華潤齡:甲午戰爭之后中國人認識到堅船利炮的重要,認為西方的科學比我們發達,反思中國落后的現狀,于是從文化開刀,要借助西方的科學來救中國。當時激進的知識分子迫切想改變中國的現狀,因此反對舊文化。五四時期出現對傳統文化的激烈抨擊,當時的一些文化名人,包括梁啟超、胡適等人,都排斥中醫。這里面有中醫的問題,但很大程度上是代中國文化受過。但是后來,也有人反對的激烈態度有所緩和,胡適的糖尿病就是中醫治好的。郭沫若曾經表示,至死不用中藥。魯迅也反對中醫,因為中醫沒有治好他父親的結核病。結核病直到解放后用西藥才能解決,當時是治不好的。把這歸咎于中醫是不合理的。中醫是在一路坎坷中過來的。同西醫比較起來,它某些方面是落后的,但是也有其先進的地方。

  治療疑難雜癥,中醫有優勢

  蘇周刊:您認為中醫和西醫相比,有哪些先進的地方?
  華潤齡:中西醫是兩個醫學范疇,對生命的認識是兩種不同的概念。西醫是將生命機體拆零研究的,中醫是整體性系統化的。西醫學是在生物醫學模式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中醫學是以中華傳統文化“天-地-人”三才思想為根基構建而成的整體醫學模式。西醫分科很細,這是從屬于它的技術手段的。中醫學是個平衡醫學,認為健康就是陰陽氣血的平衡,一旦平衡打破就出現偏差,發生錯亂,人就會生病。當我們理解了生命的本源,發現一些慢性病。實際上真正健康的人10%都不到,20%是病人,70%是亞健康的人。人類的慢性病很多,真正感染性疾病只占一小部分,非感染性疾病、慢性病、亞健康,這些情況的治療,中醫都是占優勢的。所以中醫的市場很大。很多疑難雜癥,中醫是有優勢的,因為它是要綜合考慮系統考慮的,它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是對抗性地治療。
  蘇周刊:中醫和西醫是否可以取長補短,
  共同發展?
  華潤齡:目前我認為,首先應該爭取中西醫并重。現在國家已經這么提了,可以開展中西醫配合、互補,但是離結合還有段距離。目前中醫界的主流是中西醫結合。現在學醫,中西醫屬于兩個文化體系,文化背景不同,原理不同,很難結合。而我認為中西醫結合是不成熟的。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發了指示,讓西醫學習中醫,來推動中醫的發展。但是現在的結果是中醫西醫化了,中醫搞中西醫結合,弱點是中醫守不住。現在通行的中西醫結合是,西醫的檢查,開一點中成藥,有的連方子都不開,其實是把中醫簡化了。西醫的檢查我不反對,這是老百姓的需要,中醫也需要這些檢查來幫助提高微觀的認識,但是我不提倡標準化,這個指標高一點,那個指標低一點,對中醫來說可能不重要,我們需要知道它的傾向。中西醫結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想這首先是文化背景的問題,現在中國的文化西化了;第二,學生的來源、教學的方式變了,以前是師帶徒,一帶一,現在是大課堂教學;第三,分科變了,文科變成理科了,中醫學院的教學,西醫和中醫的內容大約是三七開、四六開。現在有不少中醫不相信搭脈。這方面教學不夠,要求也不夠。由于西醫接觸多了,中醫的基礎反而弱化了。搭脈、辨證論治、處方,這些中醫的基礎內容,反而被弱化了。
  蘇周刊:中醫近年來有復興的勢頭,今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是否讓大家重拾了對中醫的信心?
  華潤齡:中醫近年來的復興,是在SARS以后,非典對人類的刺激很大,原來,非典是靠中醫藥治療好的,在中國引起很大震動。西藥治療非典,需要用大量激素,死亡率高,感染率高,后遺癥嚴重。當時靠中醫藥扭轉了非典治療的局面,用的就是溫病學派的方子。非典的治療觸動了人們,知道了中醫藥對一些病的有效控制,中醫藥參與治療非典,零死亡,零感染,零合并癥。這是對中醫的一次肯定。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確實是對中醫藥的又一次肯定。屠呦呦說,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青蒿是中藥,但是現在廣泛使用的青蒿素是化學合成的西藥。瘧疾是溫病,是一種傳染性強的疫病,古書里關于它的記載很多,在青蒿素發明之前,用奎寧,它的前身是金雞納霜,這是西方人在南美發現的,它曾經由法國傳教士獻給康熙皇帝,治好了康熙的瘧疾。直到1820年,法國化學家才從金雞納樹皮中提煉出奎寧,成為抗瘧疾的特效藥,但是到上世紀50年代以后有抗藥性了。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從青蒿中提煉出青蒿素。很多古方中對青蒿都有記載,屠呦呦經過多次實驗,從青蒿葉子中提煉出青蒿素,臨床試驗效果不穩定,屠呦呦在晉代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發現一句話:“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十幾個字啟發了她,這里提到“絞取汁”,她意識到可能高溫會破壞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因此改用低沸點溶劑,果然藥效明顯提高。這是提取青蒿素過程中的關鍵一步。中醫的好方子多的很。
  蘇周刊:發掘中醫典籍中的資源,將中醫藥與現代科技結合,這是否可以作為中醫發展的方向?
  華潤齡:中醫藥中有好多優良的資源,人們還沒發掘出來,這是個偉大的寶庫,但這可能是中國藥業的發展方向,它提高了中醫的地位,但并不是中醫的發展方向。屠呦呦從中藥里提煉出青蒿素,對中國人的意義很大,中醫藥提供了這一寶貴資源,但這并不完全是中醫藥的成果。不要在這個方面迷惑了方向,如果把這就看做中醫發展的道路,那么就又走向了“廢醫存藥”。
  蘇周刊:那么您認為中醫應該如何發展?
  華潤齡:首先要回歸,挖掘,開發,中醫好東西很多,古籍里寶貝很多,絕大部分沒有繼承下來。比如說,現在還有個新發現,中藥的漢防己堿是抗擊埃博拉病毒的最佳候選藥物,目前正在研究中。這又是一個中藥的資源。什么叫中醫?首先,有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有中國文化的基礎,有中國人觀察世界的認識方法,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和西方是不一樣的,西方看待世界是物質化的,而我們是宏觀的;其次,要有中醫的思維方法,看哪個指標高哪個指標低,那是西醫的方法,中醫的方法是望聞問切、陰陽氣血;第三,應用中藥。如果放棄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放棄了中醫的思維方法,而只是用一些中藥,那不是中醫。現在綜合性醫院,西醫也開中成藥,但是他是沒有辨證論治的,他使用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只是把中藥西化了。

  在我們蘇南地區,中醫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東西

  蘇周刊:您曾經致力于對吳門醫派的研究,吳門醫派有些什么特點?
  華潤齡:吳門醫派興盛于明清以來的蘇州,有幾個特點:首先,醫家多,有文字記載的名醫多,目前能找到的記載有一千多人。其次,古籍多,這些名醫文化水平高,著作多,留下來的醫學古籍多,這很了不起,其他地方沒有像蘇州這樣有這么集中的大量的醫學古籍留下來。蘇州留存最早的是宋版醫學古籍,明清的更多。這些古籍有一小部分在蘇州圖書館的古籍部,當時的蘇州醫學院也有一小部分,蘇州中醫醫院圖書館有2萬多冊醫學古籍。第三個特點這里是溫病學派的發祥地。溫病就是發熱病,再擴大點,急性的烈性的傳染病,就是瘟疫。明清兩代這一帶溫病發病率高,因為這里是水網地區,經濟發達,人口集中,有發病的基礎,所以有很多醫家從事溫病的治療和研究,溫病學派就誕生在蘇南地區,這是歷史上很有特色的學派。
  蘇周刊:蘇州人對中醫似乎歷來比較信任?
  華潤齡:在我們蘇南地區,中醫是老百姓生活中間的東西。這是因為文化的留存。這里經濟發達,文化發達,有很多講究生活的人,尊重生命的人。他們都有一些保護生命的意識,比如說蘇州人的生活習慣“兩粥一飯”,早晚吃粥,中午吃飯,這是生活安逸的人的習慣,不是上班族的習慣,上班族早飯中飯馬虎,所以晚餐要豐盛點,還要吃夜宵,這是不健康的。譬如“不時不食”,不吃反季的東西。譬如對小孩的要求,“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餓一點冷一點沒問題,過度地飽食和保暖反而會出問題。這都是中醫的東西,也都是中國文化中的東西。譬如睡覺“腳對風,請郎中,頭對風,熱烘烘”。中醫是蘇州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很通俗的,蘇州老百姓對中醫比較信任,過去西醫沒有那么大覆蓋率,大部分疾病是靠中醫解決的。這個地區的文化決定了對中醫的信任度,也懂得養生,懂得調養。尤其改革開放以后,外地人到蘇州,也在尋覓蘇州文化的根。找我來看病的人,過去是年齡大的多,現在是年紀輕的遠遠超過年紀大的,從外地到蘇州來的也很多,很多人對中醫有濃厚的興趣,知道中醫對身體的保護作用,受到了蘇州文化的影響。醫學不僅僅是技術,它更是文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西醫“明明白白死”與“糊里糊涂活”之辨
【特別推薦】陳竺:兩小兒辯日,就是中西醫認知方式的差異
吳侃陽:中醫若不守正,何來創新?
從屠呦呦獲諾獎對中醫學再認識
中醫,中西醫,西醫各是什么特點?為什么現在大部分中醫成了中西醫?復制粘貼勿回,謝?
施今墨醫案解讀 施今墨獻出700個驗方 施今墨醫案解讀pdf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蓝山县| 香河县| 三亚市| 渝中区| 津市市| 云林县| 桦南县| 遵化市| 汉川市| 前郭尔| 诸城市| 永昌县| 个旧市| 苍南县| 梅州市| 贡山| 合肥市| 东安县| 新田县| 嘉兴市| 延寿县| 宜黄县| 白玉县| 迭部县| 沙田区| 游戏| 多伦县| 永吉县| 泰来县| 高清| 呼和浩特市| 图木舒克市| 海晏县| 安康市| 靖远县| 华阴市| 堆龙德庆县| 山阳县| 平南县|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