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無論是否在意,輸贏始終伴隨著我們一生。有人定義了起跑線,于是他贏得了市場,孩子輸掉了童年的游戲;有人不斷推出快速消費品,于是他贏得了利潤,我們贏得一時滿足,輸掉了金錢;有人開創了事業,一味忙忙碌碌,最終卻輸掉了健康……定義的不同,取向的有別,個人的輸贏只是一種暫時的游戲,時間終會抹平一切,只有對多數人有價值的生命凸顯。對于有限的生命而言,自己的內心,有無盡的財富值得去贏取。
盲從于他人標準的人,時時感到贏得艱辛,因為人外有人,無窮止盡,一生奔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不過是一個宏遠的夢想,至于成為萬萬人之上的孤家寡人,那更是少之又少,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比人氣死人”。
如果說,之前的市場競爭是生產的競爭,現在的市場競爭是標準的競爭。誰創建了標準,誰就贏得了主動與話語權。那么,對于人生的贏家而言,確立自己獨立的價值觀,制定自己輸贏的標準也是一樣地重要。只有自己能夠決定自己的輸贏。
自己的價值標準首先要建立在對于自己的清醒認識與人們所認同的普遍道德基礎上,積極的人生態度決定了標準的質量。
最直觀的贏家在于競技體育,人們對于競技體育的熱愛,實在是因為簡單的規則與實力的直接對抗。這種除了戰爭,最原始的輸贏比賽直接激發著人類原始基因中對于自身力量掌控和擊敗對手的欲望,與戰勝自我贏得勝利的快感。
最暢快的贏家在于年輕,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不過言語之間,已定生死終身。輸贏不過一擲之中,年輕意味著輸的資本與贏的機會。我們在許多的少年傳奇中,更能領略到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意與青春勃發的激揚。
最深遠的贏家在于文化,其厚積薄發其潛移默化其聚沙成塔都在一點點改變著輸贏的規則和我們對于世界的認知與精神面貌。文化競爭力在有些時候并不囿于文化本身,雖然強力能夠打破一些規則,但植根于民眾之中的價值認同依舊在時間的積淀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最從容的贏家是游刃有余,這來自于自身對于資源和環境的掌控與運用的能力和壓倒性優勢的實力。也表現為人生各個層面的優雅淡定與積極的精神,人格的完善并趨于完美。
最溫暖的贏家是慈善。以我之能,解人之困。不僅是對需要幫助人群的成就,也是對于自身價值的最大肯定。
最瀟灑的贏家沒有輸贏。對于他們來說,一念已是滄桑,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意如流水,神如閑云,時時快樂而無羈絆。
如果給贏做一個基本的定義,那么所謂贏,不過是在積極進取中,豐裕有余罷了。這里面有一個相對的概念,也就是說,贏只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要有利的多余不利的,即可算贏。這里的有利與不利并非單純的物化環境,更是一種綜合的變量。
贏是一種春天的力量,它清新向上,它嫩綠鵝黃充滿著力量與生命的噴薄。
生長在繼續,就贏過了死亡;笑容在繼續,就贏過了悲傷;希望在繼續,春天就會勃發生機,每個人都可以是人生的贏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