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是一個由1000億至4000億顆恒星組成的壯觀的棒旋星系。科學家最近發現,銀河系最長的一條恒星流竟然存在一個巨大缺口,似乎被看不見的“子彈”擊穿過!
恒星流是小型星系被巨星系的強大引力撕扯形成的纖細星流,它們像一條條璀璨的項鏈在銀河系中流轉,GD-1就是很久以前被銀河系吞噬的球狀星團殘余所形成的恒星流。
通常情況下,恒星流在銀心黑洞引力作用下整齊地排成一隊,隊列中只有一個缺口,也就是星流和原始星團分道揚鑣的地方。但GD-1的奇怪之處在于它竟然有第二個缺口,而且缺口邊緣極不規則,如同一條娟娟溪流被攔腰截斷!
在上個月提交給美國物理學會的一項研究中,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研究員Ana Bonaca指出,截斷恒星流的物質質量相當于100萬顆太陽,其中沒有任何恒星存在,如果這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那么它的大小將和銀河系中心的巨型黑洞人馬座A*不相上下。
借助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收集的銀河系數十億顆恒星數據,研究人員將GD-1恒星流從浩如煙海的背景恒星中分離出來。亞利桑那州多鏡面望遠鏡(MMT)的觀測數據顯示,GD-1恒星流缺口寬約30至65光年,邊緣并未發現黑洞吸積盤氣體產生的耀斑或輻射。既然和黑洞無關,那么唯一的解釋就是那里存在一團異常致密的暗物質!
科學家對于這種不可見的神秘物質還知之甚少。據推測在銀河系形成過程中,暗物質粒子在引力作用下聚集成團,而恒星和星云正是依附在這些看不見的“腳手架”上,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大尺度結構。
研究人員表示,暗物質理論目前還無法完美解釋恒星流缺口的存在,未來將追蹤其它恒星流以驗證這一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