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一下,五十歲左右的只能算做中年人,六十五歲以上的才算老年人。不過補鈣這件事,在五十歲才想起來要補,有點晚。因為人的骨量在三十歲左右就會達到高峰,之后就是緩慢的“下坡路”。所以補鈣這事,應當從更年輕的時候就開始。
雖然有專家說中國人都需要補鈣,但不是如某些保健品廣告中所聲稱的,每個人都要去吃鈣片。事實上,對于大多數普通人,從每天的食物中就會得到充足的鈣。只要每天飲食均衡,可以得到充分的陽光照射,就不用額外的去補鈣。
健康的正常人,每天攝入800毫克鈣就可以,五十歲以上的人因為鈣質流失較快,建議攝入1000毫克的鈣質。食物中的鈣來源主要為奶制品、新鮮綠葉蔬菜、各種豆制品以及各種堅果。所以每天攝入半斤奶(鮮奶、酸奶均可),吃上一斤的蔬菜,幾塊豆腐再加一小把堅果,人就不會缺鈣。
但只有鈣也不行,還需要維生素D來幫助鈣的吸收。很多人只知道補鈣卻不懂補維生素D,結果鈣量夠了,身體卻吸收不了。比如說佝僂病,看起來是因為缺鈣,但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
補充維生素D有一個又簡單又省錢的方法,那就是曬太陽!陽光可以使得人體皮膚合成維生素D,每天在陽光下曬上1小時,就可以滿足人體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但是要注意,隔著玻璃曬不行,一定要直接曬到太陽才可以。曬太陽的時候要注意避免曬傷,請自行掌握尺度。
平時吃些動物的肝臟、蛋黃、海魚、蘑菇等食物,也可以補充維生素D。但日曬不足以及純素食的人,還有代謝功能低下的老年人,以及怕曬黑皮膚的愛美人士,就要考慮口服補充維生素D了,推薦的劑量為每天400IU。
很多人一提補鈣就會想到骨頭湯,華子告訴大家,其實骨頭湯并不補鈣。骨頭雖然是鈣元素構成的,但鈣只有溶解后人體才能吸收。骨頭中的鈣溶解度太小了,即使長時間熬燉,湯中的鈣大約僅能達到100毫升中含4毫克。而人每天需要800毫克的鈣,換算成湯就要喝20000毫升(相當于40瓶礦泉水的量)的骨頭湯,這是不現實的。
那些熬得發白的骨頭湯,實際上是骨髓中含有的脂肪在高溫下乳化顯露出的顏色。因為含有脂肪,所以骨頭湯喝起來才那么的香,而且里面還含有膽固醇、嘌呤(代謝產物為尿酸,可致痛風)等物質。所以說骨頭湯實際上補的是“肥肉”,并不是鈣。
只有病理性缺鈣的人才需要服用鈣片,比如說,吸收差的高齡老人,孕期的女性、哺乳期的媽媽、絕經期的婦女等。這類人群對鈣需求巨大,依靠日常飲食難以滿足需求,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鈣片。同時還要配以維生素D、雙磷酸鹽、降鈣素或雌激素等藥物,促進鈣質吸收。提示一下,某些咀嚼鈣片口味不錯,但鈣片不是零食,千萬別吃多。
總結一下,五十歲的人群,每天推薦補充1000毫克左右的鈣。但沒達到病理性缺鈣的人,別擅服鈣片,正常均衡飲食,每天多曬太陽就可以得到充足的鈣。在服用鈣片之前,請咨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