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百度了一下,原來“快團團”是拼多多在去年3月推出的一款線下團購工具,協助各地商家收集社區居民物資需求、完成在線下單。簡單來說,就是一款幫助“買菜群”更高效地對接本地商戶與消費者的工具,類似當年的群接龍。
快團團剛上線時,商家通過快團團上線商品,分享到社群,由社區消費者在小程序進行跟團,當達到一定人數后,根據當地的防疫要求無接觸配送至社區門口,還是一款主要服務于社區的團購小程序。
可是現在進入快團團主頁你會發現,它并不僅僅是賣生鮮了,而是以寶媽群體分享的母嬰護膚類產品為主,品類很豐富,形式逐漸演變成不受地域限制的社群拼團模式。在快團團消費者可以直接查看商品詳情、庫存、以及他人購買情況,商家可以根據大數據輔助精準邀請目標客戶,完成收款、訂單管理、金額統計等。
據內部消息稱,目前快團團的體量已經超過2020年交易額達58億的微信社群交易類小程序群接龍了。可見,拼多多攻占它的老巢微信,還是一如既往地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啊。
一、快團團的分享模式
快團團的模式主要有3種:
1.自己開團。有高品質貨源的供應商供應鏈自己開團。團長打開主頁可以創建普通團購,也可以直播開團。一般是創建普通團購,類似電商平臺設置好標題分類,上傳產品圖片視頻,其中有一個幫賣設置可設置幫賣團隊的傭金,最后點擊發布團購即可。
2. 復制團或幫賣團。對于沒有貨源的團長來說,必須成為某個大團長的幫賣成員,才能復制該團長的產品圖片及視頻,復制團可以自定義幫賣傭金,也可以按照團長設置的傭金,直接分享幫賣。
3.普通消費者跟團購買產品。
鑒于目前快團團還處于飛速發展階段,售后方面做得還不是很完善,大多數用戶還是跟熟人的團下單,因此,快團團基本采取的就是基于信任關系轉化的熟人推薦+社群營銷路子,與社群拼團大差不差。
二、快團團與群接龍的較量
群接龍于2017年5月上線,是全國最早一批小程序。最開始也是為了滿足微信社群做活動、團購的需求而研發的一款小工具,2019年下半年,逐漸縱深到社群團購業務的發展。如今,群接龍是微信社群最具影響力交易類小程序之一,廣泛用于微信群內各類團購、拼團、報名等交易活動。2020年總交易額到58億。
此前,在快團團跑馬圈地階段,背靠拼多多這顆大樹資金實力雄厚,快團團開啟大力補貼團長模式,就如互聯網大廠入局社區團購砸錢搶團長大戰一樣,第一批頭部團長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去年上半年坊間也出現了快團團大力挖群接龍團長與客戶的傳聞。
現在的快團團與群接龍相比,看起來并沒有太大區別。
但在2020年方雨第四屆個人年會上群接龍合伙人梁小橋發言中,我們可以窺探一二,群接龍的出發點與快團團的經營理念可能完全相反。群接龍認為,這個時代,在微信生態,社群的交易效率幾乎完全來源于信任,沒有人比團長更了解自身客戶的需求,群接龍以人和團長為中心,采取團長自主選品上品,輔助接入部分供應鏈,并且不斷搭建新的渠道,向C端用戶推薦團長社群,為團長獲取流量,主要還是為團長服務,為用戶挖掘更多的新奇特商品。
而快團團背靠拼多多,擁有強大的供應鏈資源,快團團看起來更像是拼多多的一個賣貨渠道,前期或許看中團長自身的流量價值跑馬圈地,后期可能就會接入供應鏈,還是以貨為中心的電商平臺經營理念。
目前,群接龍小程序為團長提供免費工具有一定扣點,大抵千分之六,對于品牌商供應商而言需要付費購買對應的功能,可以綁定團長打造分銷結構。而快團團所有功能都可以免費使用,終身免年費,無賣貨抽傭扣點資源費用,并且官方補貼手續費。
可能由于在多個平臺輾轉,團長的遷移成本較高,面對快團團的狙擊,群接龍雖未受太大影響,但也抵不過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廠,快團團的發展速度最后還是超過了群接龍。
三、結語
這幾年我們發現,隨著公域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互聯平臺從事的所有交易活動幾乎都在社群化,電商社群化,實體店在社群化,網紅也開始經營私域社群化,社群化消費趨勢越來越明顯。它們將公域平臺或線下流量不斷導入進自己的私域“魚塘”,進行社群化管理,既可以無條件觸達消費者,也可以做做社群拼團,或社群種草再直播轉化。
如今,微信社群這份生意幾乎被所有互聯網大廠盯上,入局者眾多,微信接入的小程序也越來越多,競爭逐漸趨于白熱化,但最終我們相信,還是只有那些不斷創新,真正站在消費者角度,嚴選優質性價比好物的小程序或團購平臺,才能真正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