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說了課前預習。預習做好了,聽課更容易。
這一篇我們進入游戲的第二關,課堂聽講。如何提高課堂效率,讓自己一聽就會?
1
Why為什么
學霸為什么不用補課?因為課堂上就可以見分曉。
有一個比喻:在課堂上,老師以5G的速度講,學霸以4G的速度記,普通生以3G的速度看,有的學生聽著聽著就掉線了,少數學生壓根就沒開數據連接,甚至還有一上課就自動關機了……
學霸專注聽講35分鐘,普通生專注25分鐘,學渣聽15分鐘。一節課,學霸比普通生多出10分鐘,比學渣多了20分鐘。一天學霸就比普通生多出1小時,比學渣多出2小時。
你認為課堂效率低,是因為專注力差嗎?也許不是。如果你可以專注玩游戲1小時,那就不是專注的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你不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聽不懂;而是因為聽不懂,所以注意力不集中。
怎么聽得懂、跟得上?如果你做了課前預習,把不會的知識縮小到15%,課堂的知識就進入你的學習區,你就很容易一聽就會。
如果你已經做了預習,這門課還是有些難。那么,下面會有一些秘籍,幫助你順利通關。
2
What做什么
課上最重要的是兩件事:一是記筆記,二是提問題。
難道上課聽講,主要不是聽嗎?如果你只是聽,就會左耳進右耳出。上課聽講是被動輸入,聽多少遍都沒有用。如果你想真正學會,還需要兩個重要的環節——加工和輸出。
上課聽講就像你開車聽導航,導航每一步指示很明確,向左走向右走你都能聽懂,照著做就能到達終點。你以為你都聽懂了,其實并沒有學會。到了考試的時候,你沒有導航了,需要自己畫出從起點到終點的完整路線圖,你可能連自己起點在哪里都不知道了。
上課聽講的關鍵,不是老師說了什么,而是你自己真正學會了什么。你需要把老師講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理解。
從聽會到學會,是一步巨大的跨越。做一個比喻:這就像擠牙膏,老師把牙膏一股腦地擠出來,然后再擠到你的牙膏管里。這個過程很難,難點在于,老師無論擠出來多少,只要你不消化吸收,你是一點也學不會。
聽課只是被動輸入,牙膏進不了你的頭腦中。如何實現轉化?只有一直主動思考,積極和老師互動。
3
How怎么做?
宋代著名學者陸九淵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問是目標,帶著問題聽課,上課自然更專注,效果更好。
如果你打游戲能夠專注40分鐘,那么,我們就把課堂當作是一場游戲。這個游戲有目標、有任務,有線索,有成果。你跟著一直玩下來,也就高度專注了一堂課。
具體做什么?提高聽課效率靠提問題,提升聽課效果靠記筆記。
一、問題清單
預習的環節就說過,要把自己的疑問都記下來,形成問題清單。
這張問題清單,其實就是一張游戲升級的地圖指南。你帶著這個問題地圖上課,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你就打開了一個又一個密室。你每闖過一個問題關卡,你就升了一級,就獲得一個金鑰匙,你就能夠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成就感。一堂有挑戰的課程,就變成了一場神奇的探索發現之旅。
你的問題拆解得越細,你對它理解得就越深。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之后,更容易逐個擊破。
比如九年級數學《三角函數》,剛開始就有5個問號。你要是能夠挨個回答這幾個問題,你的思路就會層層遞進,你就能深入理解銳角三角函數的很多特征。
你要是自己回答不了,沒有關系,聽聽老師的回答;你能夠自己回答的,也要聽一聽和老師的解答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那更是聽課重點,是你自己的知識盲點。
上課的時候,你問一個問題,老師給一個答案,你解開一個疑惑。你又產生一個問題,老師又回答了,你的想法又進了一步。這個過程就是你和老師對話。你們之間有交流,有互動。這時的你,已經不是被動聽課了,而是主動參與討論。
只要你主動參與,你的學習效率至少提高一倍,你就能夠瞬間完成知識的轉化。
因為你在主動學習,所以印象更深。而且,你的提問和答案環環相扣,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邏輯鏈,因為有順序、有層次、有結構,所以你理解得更深,記得更牢。
做一個比喻:就像你連續走過了十節車廂。從第一節車廂開始,你穿過一節車廂,就學會一個知識點。到了下課的時候,你已經走到終點;相反,有的同學只是看熱鬧,看著這十節車廂從眼前路過,自己看得似乎很清楚,但是每個車廂里面什么樣子都不知道。
書本上的知識、老師講的知識,都不是你的知識。怎么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就是讓知識穿過身體。你穿過十節車廂,就完整地走了十遍“輸入、加工、輸出”的過程,知識就全部穿過身體。
理解了十層意思,當然就會成為學霸;而只是聽個熱鬧,當然是一聽就會,一考就廢。
為什么坐在同樣的教室,聽同樣的老師講課,聽課效果有這么大的差別?不是智商,就是習慣。你是否有經常提問題的習慣?
只要你主動提問,或者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都是在與老師對話,每一個答案都像是為你量身定制的。在一個坐滿了同學的課堂上,你就像是在聽私教課。效果怎么會不好?
所以請記住這條心法——你的問題越多,學習速度越快。你的問題清單地圖,既是你打怪升級的地圖,又是你總結復盤的寶典。
二、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不只是一種筆記方法,而是一種學習思路。
康奈爾筆記法來自于美國常春藤名校康奈爾大學,很多名校、名企都在普遍使用。它是一套符合心理學和記憶規律的方法。
常見的筆記有什么問題?要么是漏記少記,要么是密密麻麻,事無巨細,沒有重點,沒有邏輯。這樣的筆記,內容雖多,但作用不大。
康納爾筆記法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筆記分成三欄:1記錄欄、2線索欄、3總結欄。記錄欄是常規的筆記;線索欄是提煉關鍵詞和重點;總結欄是歸納自己的理解。
康奈爾筆記的靈魂,不是上課的時候記得多么全,而是在課后復習環節,如何使用線索欄和總結欄。
要想提升聽課效果,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剛下課的黃金兩分鐘,這是一個學霸和普通生的重要分水嶺。
課上聽懂只是短時記憶,你很快就會忘記。你必須把短時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才能記得準記得牢。
剛下課的時候,是你的記憶高峰。你應該趁熱打鐵,快速提煉幾個關鍵詞,記在線索欄。這幾個關鍵詞是整堂課的索引目錄,相當于你獲得了游戲升級的金鑰匙;同時,你要用一段話把這堂課的核心要點,記在總結欄。這相當于你用一根線把這些鑰匙串了起來。
下課兩分鐘的提煉總結,抵得上之后復習一小時。
還記得那個牙膏的比喻嗎?老師把知識一股腦的擠出來,你要想全記住、都學會,就必須用這種結構性記憶的方法——把知識先壓縮為一些關鍵詞,然后再用一段話把這些關鍵詞串起來,這樣就可以順利進入你的牙膏管中。
以后你考試的時候,需要調用這些知識,只需要通過一條線,就可以把這些鑰匙都牽出來,然后一一對應打開難題的鎖。
如果你提煉不出關鍵詞,怎么辦?第一,說明你沒有完全聽懂;第二,你的總結歸納能力不行。不管什么情況,請記住:發現問題就算成功。你知道自己的薄弱項,抓緊補上短板就行了。
4
上課的核心,是把老師講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只有轉化之后的知識才是自己的。
要想提高聽課效率,就要靠問題引導,邊聽邊問邊思考,一路通關升級;要想提升聽課效果,就要及時提煉總結,抓住課后黃金二分鐘,把知識真正留下來。
你如果能夠做到高質量的預習和聽課,就已經可以收獲70%的學習成果。這時候你已經基本成為游戲高手了。下一篇我們將進入第三關,作業環節。
課上高效聽講,復習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