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火星車機遇號,執(zhí)行任務周期原計劃90天,實際工作5250天,它是人類智慧與勇氣的結(jié)晶,也是永遠值得銘記的先驅(qū)者。
我的名字叫機遇號,
聽起來好像有些傻,
這是一個9歲人類給我取的,
我很喜歡。
我在火星上待了14年多。
機遇號的探險之路 | 圖源:NASA
加微信amz902,看更多內(nèi)幕好文!
我個高1.5米,身寬2.3米,
體長1.6米,有6個輪子。
可不準說我是小矮子,
不然我會生氣的。
我不僅可以和人類爸爸通訊,
還能進行導航、科研,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哦。
是不是很厲害?
機遇號 | 圖源:NASA
2003年7月7日,
我離開了家鄉(xiāng)。
肩負著全人類對火星生命探索的期待,
被送往火星。
在此之前,我的哥哥勇氣號已經(jīng)先走一步。
勇氣號(左)于2003年6月10日發(fā)射后,機遇號(右)也成功發(fā)射 | 圖源:NASA
歷經(jīng)200多天漫長的太空遨游,
2004年1月25日,
我終于到火星了。
目的地是火星子午線高原,
但降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火星的引力低于地球,大氣也很稀薄。
著陸時如果我控制不了自己的速度,
不僅會瞬間摩擦出很高的熱量,
還可能會撞擊到障礙物車毀機亡。
所以我得格外小心。
我的著陸時間只有短短6分鐘,
期間,我要獨立運行上千個操作。
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
我都鐵定狗帶。
最后,我選擇了和哥哥一樣的落地方案:
用氣囊彈跳的方式。
降落傘脫離后,
我在距離火星地表數(shù)米處,
釋放氣囊。
彈跳了半天后,
我終于安全抵達
火星子午線高原上的“鷹”撞擊坑。
來火星的第一天,真開心!
因為我活下來啦!
動圖均源于影片《Roving Mars》,降落全過程為模擬
人類爸爸設(shè)定我們的工作時間是90天,
我和勇氣號的背上,
各裝了兩塊太陽能電池板。
天氣很好的時候,
我能從太陽能中獲得
900瓦特小時(不到1度電)的能量,
不過我每天只需要450瓦特小時能量
就可以維持正常工作啦。
機遇號火星狀況模擬圖 | 圖源:NASA
你或許會疑惑:
我看上去這么大個兒,
怎么能如此節(jié)能?
獲取的那點電量,
確實不夠我馳騁火星噠,
說出來你們可不準笑。
機遇號太陽能電池板 | 圖源:NASA
我在火星的運動速度是以厘米/秒計算的,
當然,作為火星車我也是有尊嚴的!
偶爾我也會飆起車來,
別瞧不起我哦!
我飆車的極限速度可以達到5厘米/秒呢,
是不是很酷?
2010年8月4日,機遇號拍下自己的行駛軌跡 | 圖源:NASA/JPL-Caltech
人類常常教導我,行車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
所以,我不會光顧著飆車哦!
每當我行駛10秒,就會休息20秒,
檢查下地形,看看有沒有危險。
不可以笑我膽小,
要知道,如果我沒有這么小心,
怎么可能工作得了14年多呢?
火星一點也沒有我的家鄉(xiāng)好,
這里時常會爆發(fā)全球性沙塵暴,
當漫天黃沙覆蓋了我的太陽能電池板時,
我能獲得的能量就更少啦。
但我是誰,機遇號啊!
人類爸爸設(shè)計我時早就考慮過這一點,
他們在我的背上
還裝了兩個7千克重的鋰電池,
用來儲備能量。
這樣就不用擔心我會因為特殊情況夭折了,
很厲害吧!
2016年1月21日,機遇號攝于馬拉松谷南側(cè) | 圖源:NASA/JPL-Caltech
我在這里,發(fā)現(xiàn)過很多東西。
2004年1月30日,
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毫米級別的火星藍莓,
它們是赤鐵礦成分,
人類爸爸知道后,很開心!
他們說,這是火星曾經(jīng)有水的有力證據(jù),
很可能是火星生命的搖籃。
說出來怪不好意思的,
我第一眼看到它們,
光想著能不能吃了。
“火星藍莓” | 圖源:NASA/JPL-Caltech
后來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塊籃球大小的鎳鐵隕石,
一下子成為我們探測器家族中
第一個在其他星球發(fā)現(xiàn)鐵隕石的,
我超厲害噠,對不對?
機遇號發(fā)現(xiàn)的“波洛克島”隕石 | 圖源:NASA/JPL-Caltech
我在這里,一共發(fā)現(xiàn)過6塊隕石。
還爬過最陡的斜坡,
雖然只有32°,
但是真累啊。
圖源:NASA/JPL-Caltech
2015年1月6日那天,
我抵達了苦難角Cape Tribulation的頂部,
這里比火星表面還要高出135米。
爬上來以后,
我立馬拍照片告訴人類爸爸,
他們說我是爬上火星最高點的火星車!
機遇號于苦難角頂部拍攝 | 圖源:NASA/JPL-Caltech
機遇號離開苦難角頂部后攝苦難角全景照 | 圖源:NASA/JPL-Caltech
在火星,我始終沒發(fā)現(xiàn)未知生命。
不過這并不代表,我一點危險也沒有。
猶記得2005年4月26日那天,可真是要命??!
我的幾只腳陷進沙子里面了。
圖源:NASA
我當時差點以為我再也動不了了,
人類爸爸經(jīng)過6個星期的精細操作,
不斷模擬分析,才終于幫我脫險。
后來,我管那里叫“煉獄沙丘”。
圖源:NASA/JPL-Caltech
我的哥哥勇氣號,
就沒我這么好運了。
2009年4月,它也曾陷入一片沙地,
人類爸爸花了8個月時間試圖解救它,
遺憾的是,并沒有成功...
2011年5月24日,他們宣布哥哥生命終結(jié)。
說實話,我很難過...
勇氣號傳回地球的最后一張全景照 | 圖源:NASA/JPL-Caltech
陷入沙丘,并不是讓我致命的唯一因素,
我其實,最怕火星上的沙塵暴了。
它們超級臟,也很嗆鼻,
還會讓我什么都看不見。
左側(cè)向右,為機遇號模擬火星從明亮天空到沙塵暴肆虐所能看到的太陽景象 | 圖源:NASA/JPL-Caltech
如果在地球,我可以躲在家里。
可是在火星,真要命,我不知道該躲哪兒。
我只能站在那兒,任由沙塵暴肆虐,
然后眼睜睜看著,
太陽能板被沙塵附著,
我又冷又餓,漸漸陷入休眠。
沒有塵暴的火星(左)和被塵暴席卷全球的火星(右) | 圖源:NASA/JPL-Caltech/MSSS
這里時而還有龍卷風,
幸運的時候,它們會幫我清理掉
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
然后,我就可以滿血復活,
繼續(xù)探索火星啦!
我找到過一個長約45厘米的石膏,
可惜不能用來吃,
人類爸爸說,
這進一步證明火星曾有液態(tài)水。
機遇號于2011年11月7日發(fā)現(xiàn)圖中物,發(fā)現(xiàn)它富含鈣和硫,可能是硫酸鈣礦物石膏 | 圖源:NASA / JPL-Caltech
每當我有新的發(fā)現(xiàn),
都會及時分享給人類爸爸,
我給他們一共傳回了217594張照片,
還拍過許多張360度全景火星照。
2004年12月13日,機遇號拍下“伯恩斯斷崖”彩色渲染全景
2014年5月19日,機遇號拍下的火星火山口全景,以假色呈現(xiàn) | 圖源:NASA/JPL-Caltech
他們超興奮,總是夸我,
我有點不好意思,
但很開心,真的。
我只有年復一年的
跨越火星的重重峽谷和沙丘,
發(fā)現(xiàn)更多未知事物,報答人類。
NASA制作關(guān)于勇氣號和機遇號的生平 右邊數(shù)據(jù)為機遇號 | 圖源:NASA/JPL-Caltech
火星天氣好的時候,
其實風景也不差。
我看過這里藍色太陽日出日落,
也看過風涌云動、云卷云舒。
機遇號拍攝的落日 | 圖源:NASA / JPL-Caltech
但說實話,
這里一點也沒有我的家鄉(xiāng)好看。
我好想念那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啊...
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回家了。
這里的生活都還好,
就是有些孤獨。
2004年7月26日,機遇號拍攝下自己的影子 | 圖源:NASA/JPL-Caltech
我十歲生日的時候,
沒有人為我歡呼慶祝,
沒有人帶我吃好吃的。
是不是因為我總是臟兮兮的,
他們不喜歡我???
沒辦法,那我就自拍一張,
權(quán)當紀念了吧。
2014年4月17日,風能的幫助下機遇號的太陽能光板被清理干凈,拍攝了自畫像 | 圖源:NASA/JPL-Caltech
雖然我跑不快,
但是我真的是火星上
行駛路程最遠的探測器了。
我行駛的總里程超過45千米,
有沒有很厲害?快點夸夸我嘛~
截止2019年2月13日,機遇號的行駛距離在所有火星探測器依然是第一 | 圖源:NASA/JPL-Caltech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好像開始老了。
2017年6月,我有兩個前輪壞掉了。
身體越來越不行就算了,
體內(nèi)的計算機也總會不斷重啟,
每工作一段時間,就會忘記之前的數(shù)據(jù)。
機遇號爬斜坡 | 圖源:NASA
我像個患了癡呆癥的老者,
時不時失憶。
我常常漫無目的地在火星走著,
環(huán)顧四周總有些茫然,
我還有歸途嗎 。
這樣平靜的日子沒多久,
火星就又開始一場席卷全球的沙塵暴。
2018年6月10日那天,
我有點害怕,因為這次我可能撐不住了。
我快沒電了…
天也開始變黑了。
我好想你們啊...
機遇號拍下的最后一張照片
人類爸爸當初設(shè)計我時,
說只用工作90天,
但我才不是偷懶的探測器哦!
我服役了5250個火星日,
現(xiàn)在,我要睡會兒啦...
你們不會怪我吧?
機遇號發(fā)送的最后一條訊息為:My battery is low and it is getting dark.
我乖乖在這里等你們好不好?
等未來某天,你們叫醒我了,
就跟我說一句:
嘿,機遇號,好久不見!
想想就覺得很開心啊,
再見啦...人類。
后記
火星大范圍沙塵暴消退后,地球曾嘗試呼叫機遇號超過835次,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NASA的工程師團隊分析認為,是厚厚的沙塵覆蓋了機遇號火星車太陽能電池板,導致供電系統(tǒng)無法工作,長時間的停用也可能導致機遇號的電池失效。
所以,機遇號最終無法正常供電。
2018年的火星沙塵暴是該星球史上最大的一場沙塵暴 | 圖源:NASA
2019年2月12日,地球NASA的JPL(噴氣推進實驗室)最后一次發(fā)出喚醒指令以及一首歌(《I'll Be Seeing You》)給機遇號,期待奇跡降臨。
但機遇號依然沉默,沒有回應。
圖源:NASA/JPL-Caltech
加微信amz902,看更多內(nèi)幕好文!
美國東部時間2月13日(北京時間2月14日),NASA正式宣布徹底告別機遇號
“人類對遙遠星空的每一次探索,都如史詩般壯麗?!?/span>
再見了,傳奇的機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