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熱壅肺型——清熱利痰方 癥狀特點 反復咳嗽、咯痰為主,痰常呈黃色,亦見黃綠色,偶然或持續痰中有血跡,嚴重者可滿口鮮血咯出,發生低燒或高燒,時見胸痛,口苦口干欲飲,時有口臭,脈弦數或弦滑,舌質暗紅,舌下脈絡紫暗,苔多黃厚或黃膩。 方劑 清熱利痰方 組成 桔梗15~20克,生甘草10~20克,葦莖45~60克,薏苡仁12~15克,桃仁12~15克,冬瓜仁12~15克,陳皮15克,半夏10~12克,膽南星10~12克,竹茹10~12克,枳實12~15克,黃芩10~12克,板藍根20~30克,魚腥草20~30克,大薊10克,小薊10克。 功效 清熱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 支氣管擴張痰熱壅肺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2熱傷肺絡型——清肝瀉火清肺祛痰方 癥狀特點 發熱、反復咯血,口苦,五心煩熱,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脈沉弦數,兩尺(脈)無力,舌暗紅少津,苔黃膩。屬肝火刑金(肺),灼傷肺絡而咯血。 方劑 清肝瀉火清肺祛痰方 組成 葦莖30~45克,薏苡仁12~15克,桃仁12~15克,丹參15~20克,冬瓜仁12~15克,青黛6~10克,海蛤殼12~20克,黃芩10~12克,生地15~20克,麥冬15~20克,地榆炭12~20克,大薊10克,小薊10克,夏枯草15~20克,板藍根20~30克。 同時服云南白藥,1次2粒,1日3次。咯血時要臥床休息。 功效 清肝瀉火,清肺祛痰。 主治 支氣管擴張熱傷肺絡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3治法:益氣養陰,潤肺止咳。 方藥:太子參15克、沙參15克、百合30克、玉竹15克、杏仁10克、百部10克、旱蓮草10克、側柏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知母10克、川貝粉6克(沖服)。 中成藥:養陰清肺膏。
4治法:解表清熱,宜肺止咳。 方藥:桑葉10克、杏仁10克、豆豉10克、生山梔10克、沙參15克、大貝母10克、連翹15克、黃芩10克、桔梗10克、白茅根30克、仙鶴草15克、炙杷葉10克。
忌食辛辣食品。 不可隨意食用補品。 痰量較多者,每天要作體位引流排痰。 若合并有血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要同時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