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麻黃加術湯(濕在皮膚紅癢粘,缺氧急救),麻杏薏甘湯(濕在肌肉紅不癢疣頭皮屑),防己黃芪湯(濕在血脈周圍,身重發福出汗),桂枝芍藥知母湯(濕在血脈血管粗),桂枝湯加炮附子(發汗過固表陽),桂枝加桂湯(奔豚動悸),桂枝附子湯(濕肌肉而痛,肌纖維痛),白術附子湯(濕在中焦大便不利),術附湯(膿在骨頭),當歸赤豆散(腹膜炎),大承氣湯(熱實),大黃附子細辛湯(寒實)。”
皇普謐
01
—
條辨二十: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防己黃芪湯方
防己一兩,甘草半兩(炒),白術七錢,黃芪一兩一分(去蘆)。
右銼馬都打,每抄五錢匕,生姜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半兩;胃中不和加芍藥三分;氣上沖者加桂枝三分;下有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后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似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差。
四個去濕處方的區分
(1)麻黃加術湯:濕在皮膚,紅、癢、粘,缺氧急救。
(2)麻杏薏甘湯:濕在肌肉,紅,不癢,疣,頭皮屑。
(3)防己黃芪湯:濕在血脈周圍(外圍),身重,發福,減肥。
(4)桂枝芍藥知母湯:濕在血脈里,血管粗大。
婦女中年不運動,打麻將,吃下午茶,身體發福,很胖,肚子大,用防己黃芪湯。
風濕,脈浮身重:
(1)濕累積在身體,身重是濕的一個標準癥狀。
(2)需要趕快運動,把濕排掉。
身重的原因:濕在血脈周圍,相當于血脈托著濕走,負擔加重一倍,故感覺重。
無故出汗:肌肉為陽(在外),血脈為陰(在內),陰陽被濕阻隔,陽不能入陰,只能往外走,沒事就流汗,惡風。
中年婦女,發福身重,無故流汗,走路幾步就喘,晚上出汗換七八次衣服,走路腳步聲重。標準的防己黃芪湯癥。
防己黃芪湯
(1)防己:形如車輪,像血脈神經周圍。
防己
(2)黃芪:固表行氣,固表用于流汗不止,行氣把水液帶動。與炮附子有區別: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若發汗太過流汗不止,用桂枝湯加炮附子固表收陽。此非發表的藥引起的汗流不止。
(3)防己把目標設定為血脈神經旁邊,把藥物帶過來,白術去濕。
(4)炙甘草:強心。炙甘草湯用于脈結代,心動悸。生甘草用于解毒,腸胃宿食壞掉之毒。
防己黃芪湯加減:
(1)防己、炙甘草、白術、黃芪四味藥。
(2)喘者,加麻黃。
(3)胃中不和(即腸)加芍藥:少腹問題芍藥專治。
(4)氣上沖加桂枝:桂枝降逆氣。如大腸濁氣手驚嚇上沖入心,奔豚動悸,用桂枝加桂湯。
(5)下焦有陳寒,久寒在腹部,加細辛。
服防己黃芪湯后,感覺如蟲在皮下。
寒濕在下面,腰以下是冰的,服藥后,從小便慢慢排出來,微微出點汗。
實際用量:防己1兩,炙甘草5錢,黃芪1兩,白術7錢(5-8錢),生姜可根據胃口加,胃口好少加,胃口不好多加。
防己黃芪湯,治病又減肥。
02
—
條辨二一: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生姜三兩(切),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術附子湯方
白術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一兩半切,大棗六枚。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術、附并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有傷寒,又有風濕,身體痛,不能動一下,動就痛;不嘔,病不在少陽;不渴,不在陽明;在太陽,脈浮虛澀,大便堅,小便自利。用桂枝附子湯(桂枝湯中白芍換成炮附子)。
桂枝附子湯
(1)用的非常多。可用于西醫病名:肌纖維痛癥,肌肉痛,痛到不能動,晚上睡覺轉身就痛醒,影響睡眠。
(1)桂枝、炮附子、炙甘草、生姜、紅棗。
(2)身體煩疼,在太陽,桂枝去風,炮附子去寒。因為濕幾乎都是寒濕(少濕熱),不渴代表里寒。
(3)脈虛而澀:澀為寒證。
(4)桂枝湯中白芍去掉,白芍味酸,收斂。
(5)桂枝:解肌,病在肌肉,去風。(芍藥甘草湯,用于腿無力,靜脈血管堵,專治下焦,白芍、炙甘草兩味藥)
(6)若留白芍加炮附子,變為另一處方桂枝湯加炮附子,用于傷寒等太陽表癥發汗劑量太重,收斂毛孔,桂枝湯生津,炮附子收表,毛孔縮、汗止。
(7)桂枝去風:風即痛游走不定。針灸用于痛無固定點的穴位:開四關——合谷、太沖。
(8)炮附子去寒,桂枝去風,即風寒都有,風寒并在。一般起因為:體力工作者,汗出很多,當時又在下雨或比較冷,汗未透發,或現代汗出進入空調房間(超市、便利店),即大汗出而受表寒,未透發,全身痛。
(9)桂枝與炮附子并用,病邪一定是在肌肉。
四物湯:當歸、芍藥、川穹、熟地,2:3:3:2。溫病派的方子。
(1)白芍酸收,攻血,讓腳部血回流到心臟,止腹痛。攻堅而非滋補。
(2)當歸補血,有油脂,增加腸胃蠕動,增腸胃津液,色黃,辛香。
(3)熟地:黑色,入血,補血。
(4)川穹:如血管狀,讓血液流動速度加快。活血化瘀,排淤血。
大便堅:并非真的便秘,而是大便稍微不利,還是會有大便,只是困難一點。原因是中焦濕太盛,壓迫大小腸。
濕在肌肉,產生的痛,用桂枝附子湯。
濕在中焦,引起大便不利,用白術附子湯。
白術附子湯
(1)白術的劑量大于炮附子,白術5錢,炮附子3錢。
(2)白術把濕收斂起來,去中焦之濕。
(3)炮附子熱性,陽藥全身游走,會微微出汗。
(4)去濕時很容易傷到津液,加炙甘草、生姜、紅棗,讓腸胃津液回來,不至便秘。
(5)炙甘草2錢,生姜2-3片,紅棗10個。
(6)可3碗水煮成1碗藥,一次喝完。也可大劑量,9碗煮3碗,一天3次服完。
(7)服后其人冒狀,即有點頭昏,為中病。
排膿湯
(1)術附湯:白術、炮附子兩味藥。
1)膿瘍在骨頭,例如糖尿病腳破洞不能收口,炎癥蔓延到骨頭,要用術附湯把膿提升上來。
2)膿瘍在皮膚下、肌肉里很深的地方,用術附湯發出來。
3)南派醫生用千金內托散。
(2)當歸赤豆散,用于腹膜炎,后面介紹。
濕家的大便不出不能攻下,否則由寒濕增加為虛寒濕。
真便秘的判斷:
(1)熱實:小便黃,肚子硬、痛拒按,7-8天不大便。大承氣湯。
(2)寒實:小便清白,肚子不疼喜按。大黃附子細辛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