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和寶玉之間偷試之事純屬于意外。
賈寶玉跟著賈母去寧國府里賞梅花,午睡時被秦可卿安排在溫柔鄉中,夢中到了太虛幻境,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與兼美有了云雨之會。夢醒后襲人幫助寶玉穿衣時發現了秘密。
晚上回家之后,襲人忍不住追問,寶玉說出了實情,因喜襲人嫵媚,寶玉遂強與她偷試云雨。襲人對此并沒有拒絕,兩人偷試時幸好沒有人撞見。
襲人認為此事做的很隱秘,但素來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事后知道的人不少。寶玉的奶媽李嬤嬤曾經譏諷過她;晴雯更是當眾罵兩人做了鬼鬼祟祟做了丑事;林黛玉還私下里喊襲人是“好嫂子”;趙姨娘私下里還跟賈政說起過這件事情。
李嬤嬤代表了婆子們,晴雯代表了丫環們,林黛玉代表了小姐們,趙姨娘代表了姨娘們,也就是說襲人和寶玉之事,賈府是眾所周知。
在這種情況下,王熙鳳和王夫人對此事也自然是心知肚明。為此兩人合伙采取了措施。
紅樓夢第三十六回,王夫人的丫環金釧兒死后,很多人給王熙鳳送禮尋求關照,想將自己家的女兒送到王夫人的身邊。在這種情況下,王熙鳳向王夫人提起了此事。
王夫人詳細問過榮國府各處使用丫環的情況后,明確提出將襲人的月銀從賈母處剝離出來,每月從自己的銀子里拿出2兩給襲人,并給予她姨娘的待遇。原文如下:
“明兒挑一個好丫頭送去老太太使,補襲人,把襲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兩銀子里,拿出二兩銀子一吊錢來給襲人。以后凡事有趙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襲人的,只是襲人的這一分都從我的分例上勻出來,不必動官中的就是了。”
王熙鳳極為聰明,馬上想到了一個主意,先是和薛姨媽表揚襲人,在得到王夫人的認可后,直接說道:“既這么樣,就開了臉,明放他在屋里豈不好?”
王熙鳳所說的開臉,是傳統婚俗之一。指婚禮前為新娘修飾梳妝臉面。女子一生只開臉一次,表示已婚。王熙鳳的意思是直接把襲人的身份挑明,這樣既能讓襲人有面子,又能把她和寶玉偷試之丑給掩蓋了。
但是王夫人卻不同意,而是說:“那就不好了,一則都年輕,二則老爺也不許,三則那寶玉見襲人是個丫頭,縱有放縱的事,倒能聽他的勸,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襲人該勸的也不敢十分勸了。如今且渾著,等再過二三年再說。”
王夫人之所以否定了王熙鳳的提議,自然有她的道理。
從她的話中可以分析出,第一,寶玉太年輕;第二,過早娶妾賈政不允許;第三,襲人過早的做了寶玉的跟前人,怕她失職;第四,稀里糊涂渾著最好。
王夫人為何這樣做?因為她既有底線也有策略。
底線是什么?
紅樓夢第六十五回,賈璉的小廝興兒曾經向尤二姐、尤三姐說過賈府里有一個奇葩規矩:
“我們家的規矩,凡爺們大了,未娶親之先都先放兩個人伏侍的。”
賈寶玉自然也會按這一規矩來做。襲人和與寶玉偷試時也曾經想到過,賈母把自己給了寶玉,所以偷試不算為過;查抄大觀園后,王夫人把晴雯攆走,向賈母匯報情況后,賈母也說過自己把晴雯給寶玉就是將來做妾的。原文是這樣說的:
“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怎么就這樣起來。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她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
這說明賈母把襲人和晴雯安排在寶玉房里,其實都是按規矩配備的。這就是王夫人的底線。換句話來說,襲人和寶玉偷試是合規的。
王熙鳳的提議其實也是從這一個角度出發的,既然襲人和寶玉有了偷試之實,那就干脆公開,反正這樣做也符合規矩。
但是王夫人卻沒有采納而是按照自己的策略進行,因為畢竟襲人和寶玉偷試的時機不好,寶玉的年紀太小。在外人看來有些不太合適。襲人和寶玉偷試后,賈母打平安醮時就說過寶玉年齡太小的問題;趙姨娘求賈政給賈環納妾,賈政也提到過兩個兒子年齡太小之事。
王熙鳳的做法只考慮到襲人一方面,沒有想到寶玉的年齡問題。
所以,為了掩人耳目,王夫人采取了這種給實惠不給名份的做法。這一招既可以讓襲人安心,又把兩人之間偷試的丑事合法化;更重要的是她這樣來做,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既不驚動賈政,也不驚動賈母,還最大限度的是對襲人時行了“保護”。
王夫人此舉確實讓襲人對自己更忠心,對寶玉更上心。但人算不如天算,賈府敗落后,襲人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最終不得不離開賈府,離開賈寶玉。
一家之言,僅供閑看【文/小涵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