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感悟 我把昨天,我跟一位同學談話中,深入溝通的一些問題,就我的一些想法,跟大家交流下。我覺得很有必要,因為相比于平時學習的“術”,理論和方法論上的“道”,是我們時刻要關注的。深入討論這些問題,有助于大家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
一、昨天交流的第一個問題是:單純的企業研究和市場的資金選擇之間,如何平衡?
1、我理解,就是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之間,如何平衡 。我是從趨勢投資起步,然后走上價值投資的 。我相信國內的價值投資者,絕大多數都是走的這條路。比如但斌,他早期就是國泰君安研究所的技術分析師。沒看錯,當年券商是有這個崗位的,而且還是重要崗位。我想,只有少量的金融科班生,是一上來就接觸的價值投資。畢竟對于普通人而言,看圖可比研究企業簡單太多了?;臼?,學個一兩天看圖,就可以獨立做決定,甚至給別人指導了。
2、這兩種投資方式,是否可以融合,在過去一度有一種說法,叫做價值選股、趨勢擇時。這個提法,是最符合投資者心理期望的,也就是說,看起來是結合了兩種投資方法的優點。當時提出這個說法的人,是深圳的一位知名私募基金經理,就不提名字了,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實際上,他的業績慘不忍睹,連銀行存款都沒跑贏。甚至,目前在微博等平臺,多位講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結合的超級大V,私募產品業績也都是慘不忍睹。虧損30%、每年跑輸指數,成了他們的常態。
我就算不講里面的原因,大家也能感受到,這二者很難深度的融合。比如國內這么多大私募和公募,沒有任何一家說自己是主打趨勢投資的。說自己帶有趨勢投資風格的,通常要么規模太小,要么收益太爛。所以,從實踐角度來說,二者的融合,很難。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因素是,大資金的運作本身會影響股價,以及大資金做趨勢交易,滑點比較嚴重,但這些,都是次要原因吧。
3、為什么難?很重要的一點,源于趨勢投資的適用范圍。趨勢投資,常見的使用范圍有三種:周期股、牛市中后期、外匯等。為什么主要用在牛市中后期呢,因為只有到了牛市中后期,大量的平臺突破、杯型突破,才變得容易成功,估值的天花板,也比較容易被短期打破。而如果不是牛市,其實突破失敗是常事兒,不管杯柄、旗形還是什么。這也就意味著,在震蕩市和熊市,除非遇到大牛股,不然套用這種趨勢投資的辦法,基本是穩定賠錢。關于這一點,歐奈爾也講到,他的方法更多適用于牛市。
大家如果聽趨勢投資的課程,發現老師很容易舉100個突破成功等趨勢投資的案例。但這個沒什么意義,只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而已。理論上,任何一種圖形或者量價關系,有套利空間,都會被量化基金碾平。所以,也注定不存在什么圖形、什么趨勢,就一定或多大概率會咋樣的結論。否則,寫一個策略,就可以躺著賺錢了。這就涉及到,趨勢投資最害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偶爾是有效的”。所以大家發現,很多趨勢投資者最終雖然沒賺到錢,但中間往往賺過一兩次翻番的大錢。
4、我們初步得到的結論是: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是很難融合的,而且在國內,也沒看到融合后,還做得很好的;而趨勢投資本身,適用范圍也非常有限。當然,我也曾講過,兩種理論對買點要求迥異,一個是越漲越買、一個是越跌越買。也是實踐中,它們很難融合的另一個原因。
5、從我的理解來說,對于小資金而言,趨勢投資的部分思想,可以起到輔助決策的意義。比如最最基本的,如果板塊穩定、個股大跌,你就要分析下,是不是個股有什么你不知道的突發信息。畢竟在A股,板塊效應對個股走勢影響極大。那么股價走勢,確實有一定的信號意義。
此外,在你本身要買一家公司時,這家公司在階段性萎靡中,你在開盤半小時,發現它成交量放大,這時往往是一個買點。而且對于小資金來說,瞬間成交,也沒什么沖擊成本。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中長期的邏輯,都會被演繹的,但時點往往不好判斷,所以觀察一下諸如成交額之類的,會有一點兒作用。但需要提醒的是,千萬別等什么突破之后,再去按照趨勢投資的方法去追,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因為這不光違背了趨勢投資的適用范圍,也違背了價值投資的里面,勝率可想而知,簡直是賺小錢賠大錢的標配。
當然,在你管理資金越來越大,你投入研究的時間越來越多之后??赡茏髠冗€是右側買,對你就沒那么重要了;漲了買還是跌了買,其實也沒那么重要。因為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關鍵是,買入時是否具有安全邊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