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
小雪時節,天地陽氣稟立冬沉降之性,繼續向下收斂。此時地面以上越來越冷,地面以下卻越來越熱。人感其氣,漸覺陽根有力。此時養生,需注意減少過度消耗,儲藏陽氣,以為來年生命活動之根。
此時正值冬季,陽氣收藏,若突然遭遇大霧,此時陽氣早已應該收斂至地面以下,以為來年春天溫升之本。奈何天氣異常,陽氣不收而反浮于地面之上,遇地面以上的冷氣發為大霧。此為冬不藏精,對人的健康最為不利,恐怕來春易發傳染病。因此,我們當靜心少欲,勿過做運動,以助人體陽氣內斂。需知此時陽氣在斂在藏,陽氣愈浮則腎精愈傷,最為緊要。
從小雪到大寒為六之氣,此時天地六氣變化,由陽明燥金變為太陽寒水,燥金之氣偏于降斂,性涼,而寒水之氣性寒主收藏。陽氣進一步潛藏,藏至地面以下的水中,萬物閉藏。此時天地之間陽氣都收藏于地下,地面以上陽氣最少,天氣亦冷甚。但地面以下卻為一年之中陽氣最多之時,地下陽旺,故稱為太陽。此時燥金變為寒水,養生需注意:勿擾乎陽,勿動乎情,使志意收藏,順乎天地變化。
大雪
大雪節氣,將近冬至,正寒冷冬月,天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天地之間一片純陰氣象,人身陽氣亦斂藏到腎水之中。善養生者,將養其陰,所謂養陰,即養陽氣之斂藏。故保暖加衣,勿使陽氣被陰寒傷損。不可妄動陽氣,劇烈運動、大汗淋漓、過食辛辣、發怒上火等,都會讓陽氣上浮;更需養陰固本,若房事過度而妄泄陰精,或久思過慮而心脾陰耗,都會耗伐根本。
大雪時節,天氣寒冷,此時養生在于助陽之藏,養陰之盛。但若身處溫熱環境,則人體陽氣不斂反升,最不利于健康。北方冬天暖氣開放,屋內溫暖如春,甚至溫熱如夏,穿短袖亦不覺冷,如此反逆四時之寒溫。建議屋內適當關小暖氣閥門,既節省能源,又助養生。
大雪節氣,按十二消息卦來看,正逢坤卦,其卦六爻皆陰,純陰無陽。天地之間陰氣甚極,陽氣已經全部斂藏于地下,地面之上充斥著的純是寒氣。人亦應之。此時人體陽氣深藏于內,外現面寒皮冷,本是正常。需多穿衣服,以養內藏之陽氣。有庸人不知持養,反而冬泳,暴露身體于陰寒之中,是妄擾陽氣。
若逢大雪節氣,而天降大雪,最為天地之正氣。此時近于冬至,陽藏之極。陽氣內斂,虛火不浮,頭腦最是清醒,不易煩躁。因此,最適合于讀書,且記誦亦不易忘。古人雪夜讀書,其樂融融。今吾輩亦可效法古人,且收斂心性,潛心于書,或默記經典,或誦讀詩書,或博觀瀏覽,或字句斟酌。惜時讀書,亦吾輩進學之必需也。
冬至
冬至,冬者,水也,陰也,寒也。至者,極也,盡也。陰之極而陽必生,寒之盡而熱自始。故古人有“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此時陰極而陽欲生未生,一年之中,以此時最是微妙。陰陽處于轉換之中,天地間空幻虛靈,微曠浩渺,可禪坐靜心,用自己身體去體會天地陰陽變化。
冬至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日子,《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冬至陽氣初動,是為一年之生機,因此古人知道要放假休息,邊塞閉關,商旅停業,人人都重視靜養休息。親朋好友互贈美食,既愉悅舒心,又有助陽氣升發。冬至前后瞎折騰要不的。
冬至為陰盛之極,天最短而夜最長。此時天地之間陽氣斂藏,地面以上全是寒氣。人生天地之間,感而應之,陽氣亦深藏于腎水之中,而體表陽氣大減。因此,若有感冒風寒,則腎中所藏之陽不得不外浮祛邪,如此即是擾動了陽氣之藏。故需增衣保暖,減少觸冒風寒的機會。古人早有明言:冬傷于寒,則精不斂藏,至春易生溫病。
按天干與臟腑對應規律,甲屬膽,甲為天干之首;按地支規律則子為地支之首,屬膽,為臟腑之始。因此膽主天地之間萬物生發之始。適逢冬至時節,一年之中,十一月屬子,冬至在子月,此時一陽始生,故膽有管理人體陽氣輸送、主持升發的功能。且膽為中正之府,所以古人說“凡十一臟取決于膽。”
冬至一陽生。按十二消息卦,從大雪時節的坤卦變為復卦,純陰之中孕育出了一點真陽。冬至陽氣初動,從此開始一年的陽氣生長化收藏的循環,恰如新生命的開始。從這個角度來說,冬至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日子。我們當心懷喜悅以迎接新生命的誕生。這種喜悅產生于內心深處,不管所遇何事,自己只管開心微笑。
冬至之后,天氣寒冷,大人小兒若不注意保暖則易受寒而感冒發燒。我強烈建議不用西藥,特別是抗生素,千萬不可濫用。就選擇中醫,用中藥或者針灸,往往都可速效。若實在不方便找醫生,不得已時,也可從《選擇中醫》中選擇一個癥狀基本符合的方子試服一付,或有良效。但我絕不建議不懂中醫的人濫服中藥。
冬至之后,陽藏之極而一陽欲生,當多食根性食物。根得土氣最多,最又益于養生。按《內經》理論,人屬倮蟲,性屬土,因此人是土氣所化,亦必與土為伴而生長壯老已。食物中如蘿卜、紅薯、土豆、山藥、木薯之類,皆得土氣而成。且根性多升,得地氣之極而自然有升發之氣。人食之能溫養土氣,兼助升發。
小寒
冬至之后,陽氣越來越沉降。地面以上越來越冷,冷之漸為小寒,冷之極則為大寒。小寒時節開始進入三九天。中國的農歷用九九來計算時令。三九天是指從冬至算起的第三個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9-27天。
小寒時節,陽氣沉藏,當少擾其陽。因此,不應該過于鍛煉出汗。冬天鍛煉身體,并不是最佳的時候。寒主收引,人體陽氣因天寒而內伏。此時當靜以養陽之藏,而不是濫動以耗陽散陽。至于有人說“冬練三九”,我認為那只對培養意志有好處,對于健康好處反不如壞處多。再者,有風的天氣更不可從事戶外鍛煉。風為百病之長,風邪最傷人正氣。頂著寒風跑步,不如回家睡覺。
冬季天地之間陽氣斂藏,天氣越來越冷,光照時間縮短,萬木蕭條,人居天地之間,機體陽氣內藏,心神陽氣不足,易出現君火不明諸癥。常見不少人入冬后會像動物冬眠一樣出現沒精打采、容易疲倦,甚至沉默寡言、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心慌等不適,這是抑郁癥征兆,西方稱其為季節性情緒紊亂癥。抑郁多見于以下人群:一則,老年人或者肺氣虛的人易于抑郁;二則,高緯度地區因為冬季陽光減少,陽氣不升而易于抑郁。北歐國家如瑞典、芬蘭、挪威冬天的日照時間很短,陽氣斂而不升,冬季抑郁癥發病率最高。越是近赤道,抑郁越是少見;三則,社會活動少的人易于抑郁;四則,性格內向、敏感、感情脆弱的人,以及長期室內工作、極少戶外運動的人都易陽氣不升。因此多出門參加活動、曬曬太陽、旅游、每天多戶外鍛煉、多開心、多社交等都是不錯的調節方式。或服桂枝湯,或灸百會,都可升陽。
我在奧地利見每到深秋開始,抑郁病人即開始增加。越是寒冷陰雪天氣,越易見抑郁發作。一到春天,即霍然緩解矣。蓋相火藏于下,而君火浮于上,此為正常。若君相二火皆在下,則病矣。春天陽氣升發,髓海陽氣充足,則神志清爽,君火得明,自然不病抑郁。冬季清陽過斂而不升,君火不明,則病抑郁。
諺語“九九有雪,伏伏有雨。”隆冬時節天地之間陽氣斂藏而歸于地下,因此地上冷而地下暖。若下雪,則更助陽氣斂降。冬季陽氣愈降則來年春時愈能升發,至夏時愈能長旺。陽浮至極而降,降則為雨。從此諺語中可以悟出養生之理。冬時收得緊,夏時放得開,機體在一年之間陽氣圓運動越大越圓,則人越健康。
經常有人問,我適合于運動嗎?我的觀點是,夏天我們不妨適當多做些運動,要達到汗出的程度,這樣可以透散陽氣,使體內陽氣升浮。秋冬時節陽氣斂藏,運動可減少,特別是冬天,進入小寒之后,最好不要劇烈運動。國內不少單位搞冬季長跑比賽,其實是妄動陽氣,有背于自然界的陽藏,十分并不利于養生。
大雪節氣,將近冬至,正寒冷冬月,天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天地之間一片純陰氣象,人身陽氣亦斂藏到腎水之中。此時養生在于助陽之藏,養陰之盛。不可妄動陽氣,劇烈運動、大汗淋漓、過食辛辣、發怒上火等,都會讓陽氣上浮;更需養陰固本,若房事過度而妄泄陰精,或久思過慮而心脾陰耗,都會耗伐根本。
大寒節氣養生,需注意幾點。一則素食,以清淡飲食為好,既助中焦運化,又防厚膩礙胃,以養中氣。二則天寒地凍,溫食為宜,戒涼食、生冷、瓜果、油膩。三則休息少勞,將養節氣,最需戒耗,節氣里讀讀書,散散步最好,不可妄事消耗性工作或運動。四則寬心怡情,戒除怨恨惱怒煩五情干擾。五則早睡早休息。
大寒不但是天氣繼續變冷的標志,在運氣學上更有意義。從大寒時節開始,去年的太陽寒水之氣轉變為今年的厥陰風木之氣,從大寒到春分為初之氣。此時氣候以風為主,陽氣從地面下上升,陰氣隨著“陽生陰長”開始化育萬物。此時陽升陰生,地面以風氣流行,故名為厥陰。風木主動,陽氣升發,為一年生命循環之始。此時需陰陽平衡,五行協調。若有太過不及,則易出現反常。
以2012年為例,壬辰年歲木太過,木氣太旺而升發加強,2011年屬于水運不足之年,如此則今年木氣偏旺而春天提前來到。木氣偏于開泄,需從今日開始注意涵水以養木。且2012年木運偏旺,逢于風木之時,木過旺而易于化火上浮,導致諸多上火之癥;亦易于克伐中土,導致脾虛諸癥。凡此種種,皆當涵水以平木,平時保健可以喝點烏梅固本湯,此方酸甘養陰,配以三豆,有養木涵木平木之功。再以2013年為例分析,1月20日大寒,天地之間風木開始主時,壬辰年寒濕偏甚,至今則轉為風木,癸巳年火運不及,生長之氣不旺,更兼上年寒濕中郁,陰凝慘淡,萬物生而不長,易出現化生不足之象。在人則易病陽郁不升,需扶陽抑陰,升發陽氣。逢火運不化之年,養生治病以艾灸最好,中藥多用味咸性溫之品,飲食亦易偏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