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上說,董卓弄權,袁紹氣不忿,給王允寫了一封信,慫恿王允逮住空兒弄死董卓。需要幫忙的話只管開口,他在渤海時刻準備著。
王允看了信之后意緒難平,假托自己生日,把在朝廷混事的一幫哥兒們邀到自己家中。喝了幾杯酒就談到董卓,談到董卓就開始哭的不能行,其他的人也跟著哭,淚飛頓作傾盆雨,一群大老爺們兒登時哭得稀里嘩啦。
獨有曹操撫掌大笑;看到這幫肉食者遇事除了哭,沒有一點辦法,他感到好玩。
奇異人必有奇異處。王允急切向他問記,曹操獻上一策:愿意借王允的七寶刀鋌而走險,去刺殺董卓。
董卓對曹操不錯,把曹操看成了自己人,次日見面一聽曹操說坐騎不行,就讓呂布去選西涼好馬要送給曹操。
呂布去選馬的時候,曹操想動手,不料董卓有所察覺,曹操順勢說給董卓獻刀。然后,借口試馬,絕塵而去。
呂布覺得曹操今天表現詭異,董卓也覺得不大對勁兒。這時,大謀士李儒來了,說:這好辦,讓人去叫他,他大大方方一叫就來,就是獻刀;推脫不敢來,就是刺殺。
注意李儒在說這話之前,說了這么一句:“操無妻小在京,只獨居寓所。”
實際上沒有這句話一點也不妨礙文句的通順和文意的連貫,李儒這么一說,等于是強調:
曹操在京,是個“裸官”啊!
不錯,裸官是無牽無掛的。曹操就是這樣,直接出城,跑了。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張繡降而復叛,曹操與之戰,兵敗。曹操被流失所中,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陣亡。
事后曹操總結失敗原因說:“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于此。”
張繡歸順時候,沒有馬上取其妻小做人質,以至于他能毫無羈絆地隨意反水。
無妻小為質而帶兵在外,勢同裸官,說拍屁股走人就會拍屁股走人。
在《三國志·張繡傳》里,說曹操兵敗,“二子沒”,是兩個兒子戰死。這與《武帝紀》不同。不管怎么說,失敗巨大損失慘痛是肯定的。
曹操還說:我知道失敗的原因了。你們看著吧,自今已后不會再在這方面失誤了。(“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后不復敗矣。”)
曹操知錯善改,再也沒有在“裸官”問題上犯錯。
因為曹操是“裸官”,他才能及時從董卓身邊忽焉而去;因為張繡是“裸官”,才能讓足智多謀的曹操吃了一個大虧。
“裸官”,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