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安的世界里,堅守內心的渴望與熱愛
不管我們的年齡多大,也許已經20歲、30歲、40歲了吧?如何排解內心的迷茫與困惑,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呢?在這個散亂而匆忙的世界,人心越發躁動不安。但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能在不安的世界里,不忘初心,踏實而篤定地前行著,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樣子。
盡管現在有點難,但最好最真實的時光莫過于當下。無論好與壞,都讓過去的過去,而未來的沒有來,無懼也無憂。
昨晚在微信千聊直播間聆聽青年作家晚秋,她分享了三個內容:25~30歲,如何做好第一個五年規劃。如何走上寫作之路,并順利出書的心路歷程。堅定內心熱愛,專注做好一件事情,接近自己想要的樣子。
晚秋:專欄作者,喜歡閱讀,行走,寫暖心、有力量的文字。愿追隨光陰的腳步,收集無用而美好之事。新書《即使生命如塵,仍愿歲月如歌》全網熱銷中,個人公眾號:晚秋的時光屋。
我們越長大就會慢慢意識到:我們需要的不是足夠長的時間,甚至不是足夠多的金錢,我們需要的僅僅是那時那刻對這庸常生活一次越獄的勇氣。
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
中年的焦慮,二十幾歲的兵荒馬亂,不流于安逸和瑣碎,是為了在30歲到來時不慌張,不抱怨,更為有勇氣去迎接后面更加繁瑣又狀況不斷的人生。
剖析自我,盡管我們的人生充滿了太多變數和不確定,但我們仍可掌握自我的心念,減少生命中的遺憾。減少肉身對自我的控制,放下一些諸如個人恩怨,利益得失的計較,滿腹的牢騷等。
體察自然,人生從來就不會有真正的圓滿總會經歷一些殘缺和不完美,無論是生命的本身還是歲月給的厚重,更不會有人陪著你分享,走完全程。
生活減壓,生活是一門有趣的藝術,我們可勻出一些閑適的時光,行走山川,感悟生活,而這些也會滲透到一個人的生命形成她特有的氣味,久而久之,它可以讓我們變得氣定神閑,從而擁有真正的從容與大自在。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這一生,盡管現在有難,但最好最真實的時光莫過于當下。無論好與壞,都會讓過去的過去,而未來的沒有來,無懼也無憂,就讓那些成長中的決絕與激蕩,那些愛與疼痛,都消融在歲月的風中吧。
晚秋說:寫作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扮演著記錄與救贖的角色。它像是一個駐足人間的留聲機,寫下來的文字里,會有我的喜怒哀樂,孤獨困惑,也會有我遠去的歲月,還有我的詩和遠方。當然,也會記錄出現在我生命中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因為“記錄”,生命有“痕”。
另外,人生的本質是一場孤獨的遠行。而在這場行旅中,寫作便像是救贖、豐富我生命的那位擺渡人,即便路上磕磕絆絆,云霧繚繞,也能讓我保持清醒和思考,有勇氣有力量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