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特別是上學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被教一些名言、俗語,將其封為圭臬、真理??墒牵沂菍W歷史的,當我不經意間翻閱一些著作,才發現,唉呀媽呀,我們妥妥的“被騙了”。我們被教給的名言警句,很多都是“閹割版”,把下半截去了。就這樣,這些半截名言,騙了我們很多人半輩子,知道發現真相。更尬尷的是,那些名言警句的本來含義,與教給我們的,往往是相反的。今天,羊羊就給大家列舉幾例。
1、父母在,不遠游,
這話常常被用來勸解一些年輕人,父母還在,不要跑到那么遠的地方去讀書、工作,你要孝順父母??墒抢戏蜃舆€說了下半句:
游必有方
如果要出游(行),那么一定要有具體確定的地方,讓父母放心。古人雖然交通條件落后,可是心胸卻比現代人開闊多了,嘿嘿!
2、言必信,行必果,
今天,我們常常拿這句話來贊美別人,說某某人講誠信,說到做到,可是你知道他的下一句嗎?
硁硁然小人哉
硁硁然,形容淺薄固執。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出去的話就兌現,做事有結果,淺薄固執的小人就是這個樣子。和我們所推崇的言必信,行必果相反,儒家不講這個。孟子說:大人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尼瑪,義是個什么東東?如此,給了儒棍們充分的解釋空間,為自己滿嘴謊言和齷齪行徑留下了寬闊的后路。不過,以后我們罵人是不是可以這么用了?”你‘言必信,行必果’啊“”你才‘言必信,行必果’,你全家都‘言必信,行必果’“這個場景是不是很有愛呢?
3、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這句話是莊子說,常見于各個中小學校,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言外之意,孩子,你要抓緊時間學習啊,不可荒廢??墒乔f子爺爺后面的話卻是這樣的:
以有涯隨無涯,怠已。
孩子,你把有限的生命耗費在無限的知識里,這太危險了!納尼?莊子爺爺這是在鼓勵孩子們吃喝玩樂,早戀嗎?因此,這后半句絕對不能出現在校園里。
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你要三思而后行啊,大家都用這句話勸別人遇事多想想??墒?,孔子聽到季文子遇事想三遍才去做事的情況,是怎么說的呢?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說,想兩回就夠了。想三回,你想多了!借用大潘潘斌龍那句經典語句:好尷尬?。?/span>
5、閉門造車,
今天大家都愛用閉門造成,去批評一個人固步自封、心胸狹隘、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只在自己那片小天地里做事情,缺乏應有的寬闊視野和格局。冤枉啊,人家的后半句是
出門合轍。
我閉門造車,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太陽曬不著,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關鍵是還能減少噪音污染,不打擾鄰居。我把各種零件都造了,拿到院子里安裝好了,進行調試。這一套程序,完美!你們唧唧歪唧唧歪批評我,有意思嗎?
6.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這是南宋著名的道濟禪師,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濟公說的。很多人拿這句話為自己說一套做一套的行為去辯護。人傻,就要多讀書,人家濟公大和尚的原話后邊還有兩句: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濟公那樣,仍然是大德高僧,你王小狗,紋身、染發、酗酒、抽煙,你就是個臭流氓??!
大家莫要以為只有我國古代名言是這樣,連外國的名言,也慘遭閹割,我們來看兩句。
7.人生來就是自由的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這句話可是滿滿的雞血,讓人全身熱血沸騰啊,我們是自由的,不能有校規約束;我們是自由的,警察叔叔,你憑什么攔我汽車,紅燈不能限制我的自由。警察叔叔一臉蒙,這孩子是傻了嗎?盧梭的原文是這樣的: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隸。
自由,是一種理想。真正的自由,都是在各種規則、法律之下的自由,如果任由你天馬行空的自由,那就一定會傷害別人的自由。自由,就是以不傷害別人的自由為自由。噢,好像繞口令。
8.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
這是發明大王愛迪生的名言,老師們常常用此句來鼓勵那些智商并不是很高的孩子,只要努力你也會成功的。老師,你就欺負孩子們讀書少吧,愛迪生后面那半句太致命了:
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求孩子們的心理陰影面積!相比之下羊羊這個老師比較客觀,我給孩子們說的是,天才真的不是純靠努力出來的,他真的需要一定的天賦;但是努力一定會讓你成為一個人才,不論大才還是小才,但是你不努力,就是個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