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電子元器件
元器件是指處理電流或電壓的器件。
元件腳與元件焊接端
元件腳是指從元件上引出的金屬線。形狀有直、有彎,有圓、有扁。
表面貼裝元件,沒有引腳但有扁平的金屬焊接端,以便用錫將元件與基板連接。
分立元件與集成元件
只包含一個或二個功能單元的元件封裝稱為分立元件。如電阻、電容。
集成元件是指包含許多內部相互聯接的單元元件封裝。
元件的極性與方向性
很多元件有兩個元件腳,如電解電容、二極管。其中一個元件腳稱為正極(或陽極),一定要接電路的高電位;另一個元件腳稱為負極(或陰極),與電路的低電位聯接。
方向性是指元件安裝時的特定位置關系。極性元件在安裝時都有方向性,而有的非極性元件安裝時也有方向性,如集成電路,一般用凹槽或圓點標示其第一腳,以便安裝時與 PCB 板的要求位置相對應。
電阻的識別
電阻在電路中用R表示,單位為歐姆Ω。主要作用為分流、限流、分壓、偏置等。
電阻的參數標注方法有3種,即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
數標法主要用于貼片等小體積的電阻:
abc代表ab×10cΩ
例如:472 表示47×102=4.7kΩ
104 表示10×104=100kΩ
電阻的色環標注
電容的識別
電容在電路中用C表示,單位為法拉F。其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電容是由緊靠的兩片金屬膜,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組成的元件。電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
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它與交流信號的頻率和電容量有關。
電容的標識
無極性電容一般有:陶瓷電容、獨石電容、滌淪電容(聚脂薄膜電容)
在元件上標注三位數字,前兩位為有效數字,第三位為數量級,單位pF。如:104為10×104pF=0.1μF
在元件上標注以點開頭的數字,有效數字的單位為μF。如:.27J表示0.27μF(誤差為J=±5%)
在元件上標注兩位數,有效數字的單位為pF。如:30 表示30pF
極性電容一般有:電解電容、鉭電容。一般在電容上直接標明其容量,單位多為μF。
貼片電容,因其體積較小,一般不進行標注。
電容誤差符號F、G、J、K、L、M分別代表的允許誤差為±1%、±2%、±5%、±10%、±15%、±20%
數量級換算:1F=103mF=106μF=109nF=1012pF
電感的識別與換算
電感的單位:
1、電感符號:L
2、電感單位:亨(H)、毫亨(mH)、微亨(uH)、納亨(nH)
3、換算單位為:1H=103mH=106uF=109nH
4、換算:數值乘以10的N次方。如:103=10乘以10的3次方=10000NH=10uH
5、電感沒有極性,但是有方向。
二極管
二極管在電路中用D表示,其主要特性是單向導電性。
二極管屬于半導體,它由N型半導體與P型半導體構成,在相交的界面上形成PN結。
從二極管的制作材料上分類有硅二極管和鍺二極管,二者的正向導通電壓有所不同,硅管的正向導通電壓在0.6V~0.7V,鍺管在0.2V~0.3V。
從二極管的作用上分類可分為:整流二極管、穩壓二極管、檢波二極管、開關二極管、變容二極管、發光二極管等。
大多情況下,采用某種色圈標示出二極管的負極
有些二極管采用符號標志為“P”(正極)或“N”(負極)
直插式發光二極管的正負極可從引腳長短來識別:長腳為正,短腳為負
芯片極性與識別
IC集成電路是把能夠實現一定功能的若干電路合并封裝起來,形成一個元器件。實物如圖:
對于一般IC在PCB上實裝時,都是元器件框線條較粗的一側與IC有標記的一側相對應
對于QFP、 PLCC及BGA芯片,在PCB上實裝時都是元器件框一角有一個三角箭頭或缺口與IC元器件上的標記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