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湖石的賞玩歷史
誰憐孤峭質,移在太湖心。出得風波外,任他池館深。不同花逞艷,多愧竹垂陰。一片至堅操,那憂歲月侵。
——【唐】 王貞白 《太湖石》
據《清異錄》載:五代后晉時代開始有人玩賞太湖石。自唐代開始,太湖石特別盛行。唐相牛僧孺酷愛收藏太湖石,詩人白居易稱他“游息之時,與石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賓友,親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石,愛之如兒孫”的地步。白居易也是賞石名家,曾撰寫過著名詩文《太湖石記》,贊道“石有族聚,太湖為甲。”
到了宋代,不愛江山愛藝術的宋徽宗在蘇州設置了一個叫應奉局的機構,并成立了“花石綱”(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皇帝喜好的特殊運輸交通名稱,10艘船稱一“綱”),專差人在東南江浙一帶搜羅奇花異木、嶙峋美石,然后千里迢迢運往京城,建造艮岳。
艮(gèn)岳是宋徽宗在開封城北建造的一座浩大的皇家園林。在八卦當中“艮”代表山岳,隱含男子的意思。山為陽,水為陰,為了多子多嗣,宋徽宗擬以艮岳調理風水。
當然,園林里的山只是象征山岳的石頭,但這石頭絕不是普通的石頭,它要具有“瘦、漏、皺、透”的特點。因此,最好的園林用石莫過于來自江南的太湖石。然而,運送太湖石的過程卻是異常悲壯,有的太湖石高達四丈,將其搬上船的背纖者竟達數千人之眾,途中凡遇水閘、橋梁擋道者一律拆除。
最終,“太湖之山”憑借著運河之水到達了遙遠的帝都開封。但宋徽宗營造艮岳并沒有趕上好日子,尚未竣工就遇到靖康之年。金兵攻陷開封,將宋徽宗及后妃宮女、皇親國戚、官員藝匠等連同皇宮的無數珍寶一起掠向北方,北宋從此滅亡。自然,宋徽宗正在營造的艮岳也就毀于一旦……
不過,由于宋徽宗的倡導,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賞玩,一度成為宋代國人的時尚。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亦是愛石如命,曾對自己收集來的奇石行跪拜禮,稱之為“石兄”,并提出了 “瘦、漏、透、皺” 四字的賞石審美標準。區區四個字,不僅描述了太湖石的外形特征,更反映了中國賞石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