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是一首律詩,也就是格律詩,所謂格律詩就是按照嚴格的固定格式創作的,格律詩的成熟也是在中唐杜甫時期,杜甫是律詩集大成者,這首《登高》也被譽為七律之冠,還是實至名歸的!
杜甫與李白是唐詩上的兩座巔峰,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渾厚縹緲的氣勢是學不來的;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抑揚頓挫沉郁憂愁而又重視煉字。
格律詩的創作具有嚴格限制,不僅制定了固定的格律,就是字數、押韻、粘對等等上也與古體詩大相徑庭。格律經過初唐和盛唐的沉淀完善到了中唐時期已經完備,標志就是杜甫律詩的大成。律詩分五律和七律,以每句字數為準,四聯八句。
律詩四聯分別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首聯:第一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第二句必須壓平韻,此聯不做對仗要求。
頷聯:第一句不押韻,第二句必須壓平韻,頷聯大多數律詩追求對仗,也有不押韻的,不作嚴格要求。
頸聯:第一句不押韻,第二句必須壓平韻,頸聯必須嚴格對仗,也就是說頸聯從整首詩中摘出來完全是一副合格的工對。
尾聯:第一句不押韻,第二句必須壓平韻,尾聯不要求對仗。
首先從格式上來說,《登高》四聯八句每聯都是工對,這在絕大多數律詩中都是很少見的,多數律詩只有頷聯和頸聯對仗,首聯尾聯并不對仗。比如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從律詩的格律上來說《登高》便已經勝出了不少, 全詩在聲律句式上,極精密、考究。當然一首合格的律詩也不是只要格律完備對仗工整就可以的。
《登高》雖然每句皆對,卻沒有格律束縛的痕跡,感情流暢自然,嚴整的對仗被形象的流動感掩蓋起來了,嚴密變得疏暢。
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五:作詩大法,唯在格律精嚴,詞調穩契,使句意高遠,縱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體卑陋,雖一字莫移,何補其拙?如老杜”風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詩第一首。……“風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勁難明,深沉莫測,而力量萬鈞。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后無來學。微說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