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政區劃看,目前武漢市的面積為8494.24平方公里,其中有166個面積超過0.1平方公里的湖泊,占城市總面積的25%。僅東湖風景區就有41平方公里,還有比東湖更大的湯遜湖。為此,武漢市的政府機構設置有湖泊管理局。有人說重慶比武漢大,但重慶下轄9個縣,從行政角度看,9個縣依然是縣,不能歸于重慶市版圖。所以,武漢市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由于漢江在城市中心匯入長江,將城區分劃為三塊一一漢陽、漢口、武昌。此即武漢三鎮的由來。漢陽、漢口的名稱,皆源于漢江。漢陽開埠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時代,漢江原本由鸚鵡洲匯入長江,漢陽原本在漢水之北,故名漢陽。水之北山之南為陽。但漢江改道于龜山北邊匯入長江,漢陽卻沿用舊名,沒有改名漢陰。漢陽區定位為旅游城區,境內有歸元禪寺、禹稷行宮晴川閣、古琴臺、武漢市動物園、漢陽樹、漢陽兵工廠遺址、龜山電視塔。
漢口開埠最晚,漢口的意思是漢江匯入長江的口子。在《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中,英國人稱漢口為Han Muoth。但是,近年考古隊在漢口片區的黃陂盤龍城發掘商代城鎮遺址。漢口沿長江一線,從江漢路東端江漢關,經一元路、二曜路、三陽路、四維路、五福路,到六合路,以前是英、法、德、日、俄租界,大部原租界洋行、公館等建筑皆保留完好,可供游覽憑吊。
武昌開埠時間可上溯到漢代,有黃鶴樓、寶通寺、辛亥革命首義門和湖北軍政府紅樓、農民運動講習所等歷史陳跡?
在1990年以前,武漢市有7個行政區劃:漢陽區塊最小,僅有一個縣團級行政區,名為漢陽區。漢口區塊較大,分為硚口區、江漢區、江岸區。武昌片區面積最大,湯遜湖與東湖皆在其中。又分為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以上總共7個老城區。武漢目前的三環線未能將此7城區囊括其中,即將全線通車的四環線大致將老城區范圍其中,另有專供過路車通行的繞城公路。
新城區以地處漢陽區塊的武漢經濟開發區最早。改革開放之初,德國人來武漢考查建汽車廠的地點,選中了漢陽沌口沿江的一片土地,其地土壤密度大,地勢高,緊鄰長江。但因某種政治上的原因,德國人沒來,來的是法國人的雪鐵龍汽車。日本豐田汽車接踵而至。東風汽車公司總部即安家于沌口。
地處漢陽區西南面的漢陽縣原本歸湖北省下轄,原本得其緊鄰武漢城區的地利,有規模很大的縣城和很象樣子的區鎮,早已半城市化了,只是尚有60%土地面積為可耕地。劃歸武漢行政區劃之后,因原縣城名稱蔡甸,更名為蔡甸區。
緊鄰武漢經濟開發區即汽車城的南邊,過螞蟻河(長江的一條小支流西流河,黃陵閘以下下河段名為螞蟻河),是漢南農場,原本屬武漢市政府所轄國營農場,文革期間,在漢南農場水洪口區建有各區的“五七”干校,各區干部都在其中學習勞動過。現在漢南農場成為武漢的準行政區,名稱漢南區。其境內臨江紗帽、京山、大軍山、小軍山等鎮,建有許多別墅住宅區。
在漢口片區的西北邊,原來是市政府所轄東西湖農場,城市化程度很高,現在成為準城區,名為東西湖區。農場建制依舊,如今已成為華中地區食品加工業龍頭老大,年產值225億人民幣。
漢口片區的北邊,原本是省轄黃陂縣,黃陂縣城亦名黃陂。黃陂是天下名縣,無湘不成軍,無宜不成學,無陂不成鎮,是說黃陂的生意人遍天下。武漢俗話說:奸黃陂,狡孝感(縣),又奸又狡是漢川(縣)。黃陂有兩大,大婊子和大總統,黎元洪即黃陂人。以前人重籍貫,稱人的名字前要加籍貫。吾乃常山趙子龍也。黎元洪人稱黎黃陂,漢口有街道名稱黎黃陂路。現在劃歸武漢市,改名黃陂區。緊鄰老城區的盤龍城區域,已全然城市化。比鄰老城區硚口區邊緣有極地海洋動物園、園博園。盤龍城以盤龍大道為中軸,有奧特萊斯大型商場,還有正在發掘清理中的“盤龍城商代城鎮遺址公園“,還有寶甲山3千萬一套的“中國院子“別墅住宅區,現已大部售出,僅有幾座尾房,正待折價銷售。黃陂區北邊有多處風景旅游景點:木蘭山、木蘭湖、木蘭天池、木蘭草原、錦里溝,其名皆因木蘭山脈。自駕游從盤龍城市區出發,大約半小時可到。黃陂區內天河鎮有大型天河機場,有高速公路直通武漢二環高架公路,從機場開車到市中心武漢長江大橋,僅需30多分鐘。
在武漢東北75公里處,長江北岸,原有新洲縣城,其縣亦劃歸武漢版圖,名為新洲區。因筆者對新洲不甚了了,不敢多言。
武昌片區繼武漢以汽車產業為龍頭的沌口經濟開發區后,新開辟了以光電產業為龍頭的高新科技產業園區,在行政區劃上,設區管委會而非區政府,但依然下設教育局、工商局、稅務局、民政局、人事局等處級行政機構。管委會比老城區政府高半級,與沌口開發區同級。如今武漢中心城區房價尚保持在2萬上下,惟有光谷片區房價飆升到4萬,蓋此區域內多白領,月薪2萬以上的,汗牛充棟。想買房的先交2百萬預售款,然后登記搖號。該區又比鄰大學城,雖名為大學城,卻無城垣標界,只是武漢的大學大多位于此地,有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民族學院、湖北工業大學、稍遠市區方向,有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武漢工業大學等等。諸多科研院所,也在左近。
原省轄武昌縣,縣政府地名紙坊,劃歸武漢之后,更名為江夏區。其地公司工廠甚多,尤以五里界鎮為最,因有伊托邦等眾多別墅住宅區。在伊托邦購房,可受贈2分田地,自耕托管任選。
如此算來,武漢除原有7個老城區之外,新增加了沌口經濟開發區、蔡甸區、漢南區、東西湖區、黃陂區、新洲區、東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江夏區,共8個區,合計15個行政區。
2015年,武漢GDP突破1萬億。2017年,為1.34萬億,年增長超過15%,全國城市GDP排名第九,人均GDP排名第七。武漢在藉居民227萬戶,人口801萬人,加流動人口約1200萬。據市車管所報告,武漢私家小型乘用車280萬輛。2017年新上牌車40萬輛,日均1100多輛。據房地局數據,2017年售出新房40萬套,成交金額4100多億元。不包括二手房交易。
武漢既然大,就必須有足夠的公共交通設施。長江上有12座橋,萬里長江第一橋是1952年政務院責成鐵道部設計建造的,以使京廣線鐵路無縫對接,不再用輪渡運火車過江。用三年時間完成地質勘探及設計方案。有7個選址方案備選,上報政務院和蘇聯專家組審批,選了第5方案,當時工程造價預算1億人民幣。大橋本橋為多橋墩鋼桁架結構,長1156米。引橋為鋼混雙曲拱結構,引橋武昌段長303米,漢陽段長211米,8個橋墩,下層為鐵道,雙向二車道。上層為公路,寬18米,雙向4車道,兩側另有2.25米寬人行道。大橋是一攬子工程,包括漢江上的公路橋、鐵路橋以及區內上十個鐵路跨線橋。現在長江上另外還有11座公路橋,都是鋼纜懸索橋、斜拉橋等。還有一條江底過江隧道。漢江上有9座橋。在市內較小河流、湖泊上還有許多橋,如府河大橋;后官湖特大橋,橋長5092米。現在武漢已完成四條環線路橋建設,二環48公里,三環91公里,四環148公里。火車站有漢口站、武昌南站、武漢站。另有貨場車站若干不計。港口有武漢客運港,漢陽楊泗貨運港,陽邏港等等。飛機場原有武昌南湖機場、航空路機場、西南空軍司令部所屬漢南飛行訓練機場。現在空運主要使用天河機場。武漢地鐵已經四通八達,連接到每個區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