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是家人與上學的孩子彌補親情的好時機,也是和孩子在節日里共同成長的好時間。家人間要多談談家長里短,一年的收獲,明年的打算,讓他們在交流中形成健康的家庭觀念,積極的家庭團隊意識;要讓孩子走進廚房做飯涮碗,在勞動中體會父母的艱辛;走進市場置辦年貨,在買賣中體會“一分錢逼倒英雄”的含義;走進大街小巷,在觀察假惡丑真善美的人和事之中洞見社會的真實;參與接待親朋的活動,在迎來送往中學會溫良恭儉讓;回到老家去拜年祭祖,在傳統文化中感恩父母緬懷先人的功德;參加親朋學友聚會,在交流溝通中傳遞親情友情,理解人生不能沒有人脈的道理;還要走進書本,閱讀經典,在與圣賢對話中汲取精神營養……力所能及地參與一個個社會活動,做好一個個生活小事,參加一個個家庭事務的處理,勝過父母說教的一個個大道理。
“百善孝為先”,講孝道,守孝道,行孝道,是中華民族薪火相繼的傳統美德。春節正是對孩子進行孝文化教育的大好時機,父母可借守歲或走親訪友之機適時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有計劃地引導孩子誦讀《弟子規》《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國學經典,通過學習經典讓孩子明白做人要從行孝道做起,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是從小就應懂得的道理。光講道理還不夠,父母要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孝道教育,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尊老愛幼的家庭環境,這樣,孩子耳濡目染,就會把尊老愛幼當成是一種美德,而不是責任和義務。父母帶領孩子給長輩拜年時,口頭上的祝福和問候自然必不可少,還應該讓孩子通過行動來表達感情。比如給老人削蘋果,剝桔子,陪坐,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舉動,既培養了孩子的勞動意識,又能讓孩子享受到自己的行動營造出來的親情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