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針灸學》_十二經脈 二、手陽明大腸經(共20穴)_中醫世家

十二經脈 二、手陽明大腸經(共20穴)

1.經脈循行:起于食指末端(商陽),沿食指內(橈)側向上,通過一、二掌骨之間(合谷)向上進入兩筋(拇長伸肌健與拇短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沿前臂前方,并肘部外側,再沿上臂外側前緣,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緣向上出于頸椎(大椎),再向下入缺盆(鎖骨上窩)部,聯絡肺臟,通過橫膈,屬于大腸。

缺盆部支脈:上走頸部,通過面頰,進入下齒齦,回繞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脈向右,右脈向左,分布在鼻孔兩側(迎香),與足陽明胃經相接。

2.主要病候:腹痛、腸鳴、泄瀉、便秘、咽喉腫痛、齒痛。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熱腫或寒冷麻木等。

3.主治概要:主治頭面、五官、咽喉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1) 商陽 shāngyáng

[定位]在手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圖12-2)。

[解剖] 有指及掌背動、靜脈網;布有來自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橈神經的指背側神經。

[主治]耳聾,齒痛,咽喉腫痛,頜腫,青盲,手指麻木,熱病,昏迷。

[配伍] 配少商點刺出血治熱病,昏迷。

[刺灸法] 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

[附注] 手陽明經所出為“井”。

 

(2) 二間 èrjiān

[定位] 微握拳,當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中。

[解剖] 有指屈淺、深肌腱;有來自橈動脈的指背及掌側動、靜脈,布有橈神經的指背側固有神經,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 目昏,鼻衄,齒痛,口歪,咽喉腫痛,熱病。

[配伍] 配合谷治齒痛。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手陽明經所溜為“滎”。

 

(3) 三間 Sānjiān

[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后,橈側凹陷處。

[解剖] 有第一骨間背側肌,深層為拇內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頭靜脈其示部),指掌側有固有動脈;布有橈神經淺支。

[主治]咽喉腫痛,牙痛,腹脹,眼痛,腸瀉,洞泄。

[配伍] 目中漠漠,即尋攢竹、三間。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陽明經所注為“輸”

 

(4) 合谷 Hégǔ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簡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一骨間背側肌中,深層有拇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為頭靜脈的起部,腧穴近側正當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布有橈神經淺支的掌背側神經,深部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 頭痛,目赤腫痛,鼻衄,齒痛,牙關緊閉,口眼歪斜,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

[配伍] 配太陽治頭痛;配太沖治目赤腫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腫痛; 配三陰交治經閉,滯產; 配地倉頰車治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1)手陽明經所過為“原”。(2)《神應經》:孕婦不宜針。別名:虎口。

 

(5) 陽溪 Yángxī

[定位] 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解剖] 當拇短、長伸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橈動脈的腕背支;布有橈神經淺支。

[主治] 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鳴,齒痛, 咽喉腫痛,手腕痛。

[配伍] 配合谷治頭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陽明經所行為“經”。

 

(7) 偏歷 Piānlì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腕橫紋上3寸處。

[解剖] 在橈骨遠端,橈側腕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掌側為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背側為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主治] 目赤,耳鳴,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腫。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手陽明經絡穴。

 

(7) 溫溜 Wēnliū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處。

[解剖] 在橈側腕伸肌肌腹與拇長展肌之間;有橈動脈分支及頭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與橈神經深支。

[主治] 頭痛 ,面腫 ,咽喉腫痛 ,疔瘡,肩背酸痛,腸鳴腹痛。

[配伍] 配合谷治頭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手陽明經郄穴。

 

(8) 下廉 Xià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處。

[解剖] 在橈骨的橈側 ,橈側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長 肌,深層有旋后肌;有橈動脈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深支。

[主治] 頭痛,眩暈,目痛,肘臂痛,腹脹,腹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脹,腹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9) 上廉 Shàng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3寸處。

[解剖] 在橈側腕伸肌肌腹與拇長展肌之間;有橈動脈分支及頭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與橈神經深支。

[主治] 頭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 腸鳴腹痛。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麻木。

[刺灸法] 直刺0.5~1寸。

 

(10) 手三里 Shǒusānlǐ

[定位]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

[解剖] 肌肉、神經同下廉穴,血管為橈返動脈的分支。

[主治] 齒痛頰腫,上肢不遂,腹痛,腹瀉。

[配伍] 配曲池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11) 曲池 Qūchí

[定位] 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解剖] 橈側腕長伸肌起始部,肱橈肌的撓側;有橈返動脈的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內側深層為橈神經本干。

[主治] 咽喉腫痛,齒痛,目赤痛,瘰疬,癮疹,熱病上肢不遂,手臂腫痛,腹痛吐瀉,高血壓,癲狂。

[配伍] 配血海,足三里治癮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沖、大椎治高血壓。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附注] (1)手陽明經所入為“合”。(2)參考資料:據報道,在犬闌尾壁內直接注射B-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實驗性闌尾炎,用強刺激手法針刺“曲池”和“闌尾”穴,證明對實驗性闌尾炎有肯定的治療作用。

 

(12) 肘髎 Zhǒuliáo

[定位] 在臂外側,屈肘,曲池上方 1寸,當肱骨邊緣處。

[解剖] 在橈骨外上髁上緣肱肌起始部,肱三頭肌外緣;有橈側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

[主治] 肘臂部瘓痛,麻木,攣急。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疾病。

[刺灸法] 直刺0.5~1寸。

 

(13) 手五里 Shǒuwǔlǐ

[定位] 在臂外側,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3寸處。

[解剖] 在肱骨橈側,為肱橈肌起點,外側為肱三頭肌前緣;稍深為橈側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內側為橈神經。

[主治] 肘臂攣痛,瘰疬。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攣痛。

[刺灸法] 避開動脈,直刺0.5~1寸。

 

(14) 臂臑 Bìnào

[定位] 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七寸處。

[解剖] 在肱骨橈側,三角肌下端,肱三頭肌外側頭的前緣;有旋肱后動脈的分支及肱深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本干。

[主治] 肩臂痛,頸項拘攣,瘰疬,目疾。

[配伍] 配光明治目疾。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15) 肩髃 Jiānyú

[定位] 在臂外側,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向凹陷處。

[解剖] 有旋肱后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腋神經。

[主治] 肩臂攣痛不遂,癮疹,瘰病。

[配伍] 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 手陽明經與陽蹺脈交會穴。

 

(16) 巨骨

[定位] 在肩上部,當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處。

[解剖] 在斜方肌與岡上肌中;深層有肩胛上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分支,副神經分支,深層有肩胛上神經。

[主治] 肩臂攣痛不遂,瘰疬,癭氣。

[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直刺,微斜向外下方,進針 0.5~1寸。

[附注] 手陽明經與陽蹺脈交會穴。

 

(17) 天鼎 Tiāndǐng

[定位] 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后緣,當結喉旁,扶突與缺盆連線中點。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下部后緣,淺層為頸闊肌,深層為中斜角肌起點;有頸外淺靜脈;為副神經、頸皮神經在胸鎖乳突肌后緣穿出處,深層為膈神經的起點。

[主治] 暴喑氣梗,咽喉腫痛,瘰疬,癭氣。

[配伍] 配少商治咽喉腫痛。配合谷治癭氣。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18) 扶突 Fútū

[定位] 在頸外側部,結喉旁,當胸鎖乳突肌前、后緣之間。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胸骨頭間頸闊肌中,深層為肩胛提肌起始點;深層內側有頸升動脈;布有耳大神經,頸皮神經,枕小神經及副神經。

[主治] 咳嗽 ,氣喘 ,咽喉腫痛,暴喑,瘰疬,癭氣。

[配伍] 配合谷治癭氣。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19) 口禾髎 KǒuHéLiáo

[定位] 在上唇部,鼻孔外緣直下,平水溝穴。

[解剖] 在上頜骨犬齒窩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動、靜脈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經、三叉神經第二支下支與眶下神經的吻合叢。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20) 迎香 Yíngxiāng

[定位]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為梨狀孔的邊緣; 有面動 、靜脈及眶下動 、靜脈分支 ;布有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叢。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面癢,膽道蛔蟲 癥。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1)手、足陽明經交會穴。(2)《外臺》:不宜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體經絡及其穴位功能(整理)
手陽明大腸經 人體經絡示意圖
2.手陽明大腸經20穴
人體經絡穴位
井滎輸原經合歌
大腸經的準確位置圖,正確敲打大腸經作用解決不通癥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奉化市| 开阳县| 扎鲁特旗| 福州市| 南和县| 博野县| 乌鲁木齐市| 博湖县| 化州市| 青河县| 民丰县| 汾西县| 丹棱县| 长丰县| 乌兰县| 邻水| 阿荣旗| 同心县| 互助| 景德镇市| 汾阳市| 安仁县| 长岛县| 杂多县| 乐陵市| 石阡县| 鹿泉市| 犍为县| 青海省| 万荣县| 雅安市| 洛浦县| 康定县| 囊谦县| 红河县| 杂多县| 芦山县| 德州市| 南京市|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