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關如是
霸王別姬,四個字,代表著戲劇。無論是京劇,豫劇,還是黃梅戲,都有霸王別姬的折子戲。
霸王別姬,四個字,代表著愛情,悲劇。引申出了多少曠古的故事,婉轉卻又激昂。
霸王別姬,代表著堅貞不屈,至死不渝,生死相隨。這一切的美好,都是因為他們死在了不美好之前。
(一)有美人名虞
歷史上沒有關于虞姬的準確描寫,寥寥幾筆,都是和項羽有關的一生。
沒有關于虞姬的名字、種族、出生時間、死亡時間、于項羽之間的故事,以及真的結局,都沒有史料記載。
因為史學家司馬遷對于項羽本人的偏愛,所以在《史記》中只記載了一句話,“有美人名虞。”自此,有關項羽的愛情,就和這位虞姓女子有關。沒有真實名字,所以被后人成為虞姬。
楚漢相爭的后期,項羽因為狂妄自大,不殺劉邦鑄成大錯。敗局顯露之下,項羽軍隊被漢軍圍困在垓下。此時的項羽軍隊兵卒少而傷,在大帳中陪著項羽的,只有舉杯消愁愁更愁的美酒,和陪他征戰沙場的美人虞姬。
面對著困境,霸王項羽愁苦之下說出了四句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想我一生英雄,亡秦必楚。可惜時過境遷,大好局面毀于我手,若戰敗,陪在我身邊的虞姬又將會如何?
這四句話,更像是項羽對虞姬的訣別。
面對末路窮途的項羽,虞姬能做的,不過就是為他舞劍助興: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想虞姬舞藝超群,一生為霸王賀,這最后一舞,竟然是為自己送別。
天終于還是亮了,項羽看著四面八方包圍著自己的漢兵,在看自己身邊寥寥無幾的楚將。對方兵強馬壯,自己兵困馬乏。
遙想當初,跟隨叔父項梁反抗秦朝,叔父陣亡后,破釜沉舟擊破秦軍主力,巨鹿之戰的勝利,讓項羽兩個字,響徹內外。
也許錯在鴻門宴,我放了劉邦。也許錯在火燒秦王宮,不該殺子嬰。
想我分封滅秦的功臣將領,定都彭城,自稱西楚霸王。于劉邦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
明明兩個人已經議和,劉邦卻背信棄義撕毀盟約,向東追擊。劉邦聯合韓信東西夾擊,聯合五路大軍,兵將人數高達六十萬合圍楚軍,此時我只能帶著我的十萬大軍向垓下撤退。
我看著如今的形勢,卻再也沒有了破釜沉舟,孤注一擲的勇氣。
(二)二十八兵騎和虞姬
我的身邊只有二十八兵騎,還有虞姬。
我看著眼前的烏江,原來我已經經歷了70余次戰爭,時間也已經走了八年。烏江亭長守著一艘小船,涕淚具下的說:“大王,想我江東子弟千萬,未必不可卷土重來。只要您重回江東,振臂一呼,未來天下誰主沉浮哪得知?”
可是我如何面對江東父老?當年我帶著江東子弟征戰,而如今,活著的也只有我,是我辜負了他們。
我如今能做的,就是將我身下的戰馬贈與還在相信我的烏江亭長,然后托付對方帶著虞姬回到江東。我已經負了太多的人,何苦在連累虞姬?
我看著虞姬上船,小舟慢慢駛向遠方,我看著烏江亭長聲淚俱下,我看著前方虎視眈眈的漢兵。
我長槍在手,身前是源源不斷的漢兵,身后是死在我手下的漢兵。如今,我沒有了退路,可是我希望虞姬有。
我終究還是一個人,終究力竭,我站在尸身血海之上,有別人的血,也有自己的血,我雖敗,可我仍是西楚霸王。我能死,可是卻沒有能殺我。
我看著遠去的小舟,揮刀自盡。
遠方,我看著虞姬沖我笑,一如當年美好,一身紅衣,拔劍自刎。
那把劍,是我送給她的,送她防身。可是她用那把劍,陪我自刎。
其實,我是開心的。一生得一心人,生死不負。
其實,虞姬是慶幸的,若非如此,一個美女,在亂世茍活,又有什么好下場?
(三)有花名虞美人
虞姬還有很多選擇,可是自刎未必是最壞的抉擇。虞姬也被稱作虞美人,虞美人是一種植物,是一種開得很好看的花。
花朵是美麗而脆弱的,虞姬最美好的時光,就是遇見項羽,為他綻放。
如今,惜花之人已逝,花朵自然枯萎。
項羽死后,被人分尸五塊,然后去向劉邦掙功。劉邦為了一統,號啕大哭為項羽風光大葬。
項羽最終也沒有和虞姬合葬,可是千百年后的今天,拿項羽和虞姬,來形容愛情。
(虞美人花)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