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越來越僵化,不靈活。雖然這是自然規律,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科學有效的活動,定期保養關節,給關節上點潤滑油,減少關節間的摩擦,以減緩關節衰老干澀的節奏。
瑜伽體式中有很多溫柔靈活關節的運動。這些動作非常簡單而有效,但是卻被大多數人忽略了,包括我自己。在我剛做瑜伽老師剛代課的時候,還經常帶大家練習這些動作。而現在感覺自己在排課過程中已經好久沒有練到下面的動作了。自我反省一下,也許在心底最深處也覺得這些體式太簡單,而忽略了它的功效吧。
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瑜伽中那些簡單有效靈活保養人體關節的瑜伽動作,也算是提醒自己以后穿插著帶大家多練習這些基礎體式。
1、瑜伽頭部運動。(頸椎)
選擇任意姿勢,保證脊柱立直,頭頸端正,肩膀自然下垂。
配合呼吸做:低頭、仰頭;右耳找右肩、左耳找左肩;眼睛向右后方看,眼睛向左后方看。
每次吸氣時頭回正,每次呼氣時轉動頭頸。
不要靠慣性機械的甩頭,動作緩慢。用心感受脖子和肩膀的拉伸感,感覺特別強烈時,可以停留幾組呼吸。
2、繞肩運動(肩關節)
選擇任意舒服的姿勢,依舊保持脊柱立直肩膀后肩下沉,頭頸端正。
彎曲手肘,雙手搭在雙肩上。
保持雙手的位置不動,以肩膀為點,以大手臂為軸,順時針逆時針方向畫圓。
最大幅度的去畫圓,
在整個過程中保持肩膀放松,不要聳肩,當做玩游戲的心態去練習。不要緊張,不要收縮肌肉,我們不是為了鍛煉肌肉力量,而是增加關節的靈活度,讓關節活動。
3、轉手腕(腕關節)
選擇任意舒服的姿勢
伸出雙手,大拇指在內、四指在外握空心拳。
保持小手臂不動,360度轉動手腕。
順時針逆時針兩個方向。
剛開始練習如果你不能控制住小手臂不動,可以彎曲手肘,把手肘撐在椅背或者桌子上,以固定小手臂,真正活動到腕關節。
4、牛面式、(整條脊柱+骨盆)
四角板凳跪立在墊子上
吸氣,翹臀塌腰、擴展胸腔抬頭
呼氣,卷尾骨拱背、含胸低頭
配合呼吸5~10組
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慢一點,想象著你的整條脊柱從尾骨到頭頸,一節一節的蠕動,閉上眼睛,用心去感覺脊柱。如果發現在脊柱蠕動的過程中,有的地方似乎卡了一下,就像汽車遇到障礙物顛了一下再滑過去的感覺,請注意這個地方,表示這個地方不是太靈活。每次蠕動到這個地方的時候,讓動作更慢一點。
5、膝部運動。
坐在墊子上或者坐在板凳上也可以。
雙手抱住大腿后側
反復做膝關節伸直、彎曲的運動。
這個動作我介紹過很多次,我超級喜歡,對我也特別有效。
以前剛練瑜伽的時候,只要覺得膝蓋擰巴,我就會停下來做這個運動,有時會聽到關節里面有小彈響,剛開始會感覺膝蓋像上了銹的螺絲一樣、不靈活比較澀,做三五次以后,你就會感覺關節之間變得潤滑,關節活動的軌道變得很順暢。就像是給關節上了潤滑油,并且把關節活動軌道清理了一遍的感覺。
6、轉腳踝
坐著或者站著甚至躺著,保持身體穩定。
控制住小腿不動,360度轉動腳踝,順時針逆時針畫圈。
和轉動手腕一樣,不管腳掌轉到哪個方向都努力到最大范圍
7、腳指抓地
站著坐著都可以。
反復的做腳趾抓地、松開;抓地、松開的動作。
腳趾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可以說是末梢中的末梢,這個動作可以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記得我們老師說過這個動作還可以建立足弓,對足弓塌陷的人有很好的理療和康復效果。就做這個動作,每天3次,每次抓握200下,堅持半個月左右能夠見到效果。
同時這7個動作也可以檢測自己的關節是否靈活,活動范圍有沒有受限。如果你在做這7個動作的過程中,都很順暢,所有的關節都能在關節本身的最大活動范圍內,無阻礙靈活的運動沒有任何疼痛不適感,沒有卡頓,沒有干澀感,那恭喜你,你的關節很靈活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