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河對岸
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四部分構成,即: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歷史上曾包括整個愛爾蘭)及威爾士。從族源上說,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威爾士人都屬凱爾特人,而英格蘭人則屬日耳曼人(盎格魯-薩克遜)。
我們習慣上所稱的“英國”,實則上是源于對英格蘭的稱呼,由于英格蘭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主體,故常以英格蘭泛指英國(聯合王國,UK)。正因為英國是多個獨立主體的聯合,故在國名及國旗等國家象征上,都要涵蓋各獨立主體的元素。
我們熟知的英國“米”字旗,實則就是英國的各獨立主體旗幟的組合體,分別由英格蘭旗、蘇格蘭旗、愛爾蘭旗組成。英格蘭旗,為白底正十字,正式稱呼為圣喬治十字旗,圣喬治據傳為12世紀的屠龍英雄,在13世紀,成為英格蘭的守護圣徒。而圣喬治十字旗,也曾用作為十字軍的標志。
蘇格蘭旗,為藍底斜十字,正式稱呼為圣安德魯十字旗。圣安德魯為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公元10世紀中期,據傳有數件圣安德魯的圣物被帶到蘇格蘭,而被安放在圣安德魯斯(名稱來源于圣安德烈,為中世紀蘇格蘭王國的宗教首都)。自此,圣安德魯便成為了蘇格蘭的守護圣人。
愛爾蘭旗,為白底斜十字,正式稱呼為圣帕特里克十字旗。圣帕特里克為公元4-5世紀的人物,出生于不列顛島,少年時被販賣到愛爾蘭為奴,為奴六年之后才得以逃脫。其后,圣帕特里克成為了一位基督徒,在經過12年學習之后,產生了返回愛爾蘭傳教的想法。圣帕特里克在愛爾蘭的傳教非常成功,而使愛爾蘭人皈依了基督教。于是,圣帕特里克也就成為了愛爾蘭的圣人。
那么,既然英國是有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及威爾士等四個獨立主體組成。為何英國的國旗上,唯獨少了威爾士元素呢?
而威爾士也有自己的旗幟,上部份為白色,下部份為綠色,中間為一條紅色的龍。故而,也叫紅龍旗。該紅龍旗雖是到19世紀中期才開始正式使用,但威爾士對紅龍的信仰與傳說,最晚也可追溯到亞瑟王時期。而英國國旗,之所以沒有威爾士元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其一,威爾士雖是一個獨立主體,但是卻為英格蘭的附庸,其地位在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之下。1284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征服了威爾士全境,并頒行了“威爾士法”。據說,愛德華一世接受了威爾士人歸順的條件,同意由一位在威爾士出生、不會講英語、生下來第一句話說威爾士語的親王作為他們的領袖。
于是,愛德華一世把行將分娩的王后接到威爾士,而生下的王子便是第一位“威爾士親王”愛德華二世。此后,英格蘭國王便按慣例將“威爾士親王”的名號,授予自己的長子。而國王的長子,又是王位第一繼承人。故而,威爾士親王的頭銜,也就成為了英國王儲的同義詞。
而在英格蘭先后與蘇格蘭及愛爾蘭,組成共主聯邦之時。威爾士已為英格蘭附庸,并無事實上的獨立君主(其名義上的君主,為英格蘭國王的長子),故不能作為平等地位的獨立主體。因而,在此后的英國國旗上也就不能有威爾士元素。
其二,威爾士的國旗,與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的國旗也顯得格格不入。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的國旗,都為“十”字旗,便于組合。而威爾士國旗,卻為紅龍旗,給人的感覺就有些格格不入。其英格蘭的圣喬治十字旗,為“屠龍”英雄(圣喬治為屠龍英雄)旗,而與威爾士的紅龍旗,本身也有一種水火難容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