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秋夢清酣,一覺而恍然已到仲秋,秋意漸濃芳草漸衰,卻正是菊花盛放、桂花馥郁的時候。在城市的喧囂中,雖然難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心境,也難得“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的安然清靜,但是面對眼前的菊山桂海,更讓人癡癡彷如入夢。
這一夢,不期然的,竟是誤入《紅樓》。
彼時,夢未竟,人未醒,大觀園里一樣的秋光瀲滟、秋景融融,一樣的菊影憧憧、桂香幽幽,一樣的詩酒韶華、歲月靜好。趁著秋光正好,一大家子“內(nèi)眷”歡聚一堂【賈寶玉雖是其中唯一的男士,然則他與大觀園一眾女兒慣常玩在一起,我們便也覺得毫無違和感】,眾人持螯品蟹,潑醋擂姜,賞桂詠菊,口齒噙香,好不熱鬧、好不清雅。
這一段故事,曹雪芹安排在《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合情合理合景合心,假使能換個位置,似乎放在哪都不如這里合適。此時賈家榮寵盛極,大觀園景致美極,園中兒女心情好極,三個極致趕在一起,便形成了書中又有趣、又精彩、又痛快的一幕。讓我們也可略略窺得那時的秋情秋趣。
有趣第一
1、一個有趣的東道主
這次家庭聚會從東道主的安排就很有意思,耐人尋味。
誘因是三十七回探春邀請大觀園內(nèi)眾位兄弟姐妹提議組建一個文學社團,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正巧賈蕓孝敬了寶玉兩盆白海棠,這第一次集會大家便以白海棠花為題材,詠物寄情各展才華,最終蘅蕪君-薛寶釵以含蓄渾厚詩風被社長李紈裁定為冠軍,這第一回合的才藝展示結束,文學社團也因此命名為:海棠社。詩友會散后,賈寶玉想起竟然唯獨落下了史湘云,便央賈母把人接了來,湘云來后錦心繡口一吐,便成兩首《詠白海棠》,而且心思獨巧、與眾各別。意猶未盡之下,便要做回東也邀一社才肯罷休,眾人都道“這更妙了”。于是便有了第三十八回的聚會。
眾人覺得妙的原因,應該不是再開一社,畢竟隨時隨地都可開、能開,關鍵是這開社的東道主比較特別。所以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史湘云是賈母的侄孫女,畢竟是來賈府做客,卻反客為主,做東請大家賞花吃飯。賞的桂花是大觀園中現(xiàn)成的景兒,吃的東西主要是薛寶釵貢獻的螃蟹,她自己則主要負責公關工作,發(fā)出邀請、陪逛園子和招呼大家吃好喝好,上能哄好賈母,下能顧及趙姨娘、周姨娘,最終是賓客盡興,皆大歡喜。這事兒怎么看怎么有趣,史湘云的性格也怎么品怎么可愛,換做其他人一定做不來、也做不好。
2、一個有趣的伏筆
第二個有趣的地方是,這次聚會表面上是請賈母、王夫人等賞桂花吃螃蟹,實則是為了邀請海棠社的各位詩友來詠菊花。然而螃蟹是吃了一籠又一籠,可桂花和菊花卻不見蹤影,只在前頭邀請賈母到藕香榭來的時候,鳳姐口中帶了一句“那山坡下兩棵桂花開的又好”,此后再就揭過不提了。至于菊花,便只出現(xiàn)在眾人作的詩中,景致里卻也是只字不提。后者可以理解為曹雪芹為避免辭藻繁復啰嗦,因此有所取舍,可前者為何不敘?
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風格如此嚴謹,在《紅樓夢》中所鋪設的文字和情節(jié)無一處虛筆,所以他既惜字如金也不吝惜筆墨,該寫便寫,該寫多少便寫多少,該怎么樣寫便怎么樣寫,同樣不該寫便堅決不寫,詳略、取舍都有章法,所以這處的一筆帶過應該又是意有所指。那么桂花到底指的什么?他為什么又省去了其中筆墨?
以曹雪芹慣用筆法來看,桂花,桂,諧音“貴”,應該象征著賈府此時的潑天富貴。而且,從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維度來看,無論是基于我國風水學還是文學淵源,桂花始終都是富貴、榮譽、高潔的象征,如古人就有將桂樹植于家中的傳統(tǒng),既起到美化居室環(huán)境的作用,又取其“兩桂當庭”“雙桂留芳”的吉祥寓意;又如古稱考取功名為“蟾宮折桂”,其中寓意再鮮明不過了。而文人作品中的桂花,多贊其高潔、寄寓美好,如謝懋的《霜天曉角·桂花》“綠云剪葉,低護黃金屑。占斷花中聲譽,香與韻、兩清潔?!保畎住对伖稹贰鞍仓仙焦?,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span>
由此可見,曹雪芹只借賞桂之名開此宴會,而不寫園中桂花如何,是暗示著賈府當下的潑天富貴、高不可攀,不過是虛有其表、徒有其名而已,即所謂“有名無實”。
精彩第二
本回聚會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眾人賦菊,也是《紅樓夢》中的名場面之一,湘云和寶釵所擬十二字,分別是:憶、訪、種、對、供、詠、畫、問、簪、夢、影、殘,題目雖然不是標新立異,但是以一條故事線貫穿人與菊的互動 ,一氣呵成,也可謂新鮮了。
然而比題目更精彩的是各人所做的詩。單看時,未見得多么勝人一籌,但是每首詩的遣詞用句、意境構思與每個人的性格命運暗暗相合,就不得不承認其精彩絕倫了。木心也曾說:“《紅樓夢》里的詩詞是水中草,放在水里很好看,所以不要撈出來?!?/span>
1、寶釵
蘅蕪君-薛寶釵本次詩會上作詩兩首,《憶菊》和《畫菊》,為“金玉良緣”成真后,玉棄釵走,寶釵活在回憶中、靠臨摹故人舊景聊以慰藉的命運設下伏筆。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栈h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遲。誰憐我為黃花瘦,慰語重陽會有期。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不同于第一次的含蓄渾厚,寶釵這一次詩風更沉穩(wěn)了,收放自如地斂了自己的鋒芒,前者寂寥,后者輕松,沒有特別奇巧的地方,大概是耽于前次的風頭太過。兩首詩中都出現(xiàn)同一時節(jié)“重陽”,必定也是后文的一個重要時間點,而在現(xiàn)有的版本中,卻少了這一段公案,或是被移花接木,沒了著落,也是遺憾。
2、寶玉
怡紅公子-賈寶玉也作詩兩首,《訪菊》《種菊》,兩詩是公子哥兒的性格做派,詩酒不離口,全憑意興,從明天起珍惜當下,關心尋花、種花、護花,無愧“富貴閑人”之稱。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 酒杯藥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 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 冷吟不盡興悠悠。黃花若解憐詩客, 休負今朝掛枝頭。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jīng)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迷賈政悲讖語》中,寶玉在湘云和黛玉之間兩頭不討好后,想到了《南華經(jīng)》和《寄生草》曲文中的話,湊在一處,便覺得自己悟得禪機,后卻被黛玉問得啞口無言,這時寶釵講了六祖惠能的故事,并提到那則最有名的偈語:“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此處“好知井徑絕塵?!庇忠淮吸c此線索,只是還是老樣子,不能徹悟,卻是后文寶玉出家的預兆了。
3、湘云
枕霞舊友——史湘云作詩三首,《對菊》、《供菊》、《菊影》,任情傲世,方是湘云,這份傲氣是清傲也是冷傲更是孤傲,但是奈何際遇坎坷,知音難求,山重水復之后不是柳暗花明,而是水復山重。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叢淺淡一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shù)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卑凳玖嘶楹蠖虝旱男腋r光,因為短暫,所以珍惜。三首詩中都有孤獨清寂卻樂觀自娛的情愫,想來是湘云余生寫照。
4、黛玉
瀟湘妃子——林黛玉作詩三首,詠、問、夢,對“木石前盟”的心之所向、彼此試探、悲劇認知,黛玉對寶黛愛情的感知過程大抵如此,驕傲的性子和自卑的心理讓她不能毫無顧忌地去追逐愛情,所以無論夢里夢外都注定孤獨。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攜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三首詩中黛玉看似是孤標傲世,可是那一句句“自沉音”、“滿紙自憐”、“攜誰隱”、“登仙”、“憶舊”、“睡去依依”,實則是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逃避狀態(tài),第二首雖然氣勢上咄咄逼人,但是每一句問菊的同時又何嘗不是一種自問呢!
5、探春
蕉下客——賈探春作詩兩首,簪、殘,簪纓對鏡,高貴之姿;驀然回首,殘敗之象。探春為國遠嫁,賈府大廈傾頹,大局隱現(xiàn)。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云雁陣遲。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詩中可見探春性格,她是“恨生閨中、恨為庶女”的,骨子里自有一番不憤世俗的脾性,是好看卻扎手的“玫瑰花”,既有浪漫詩情,又有經(jīng)世才情,遠嫁雖然經(jīng)受骨肉分離之苦,但也給了她海闊天空。
痛快第三
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在清朝非常繁榮,可以說代表了清代的主要文學成就,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統(tǒng)治者的壓迫和麻痹政策與大興文字獄的作為,讓文人更傾向于選擇用小說來隱寓、諷刺世事。曹雪芹的《紅樓夢》在一些看似瑣事閑言中,往往帶出批判和反抗的鋒芒,但是都比較隱晦。相對而言,本回中的螃蟹詠算是最痛快的一處了。共三首螃蟹詩,寶玉、黛玉、寶釵各做一首。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臍間積冷讒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賈寶玉 作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對茲佳品酬佳節(jié),桂拂清風菊帶霜。
——林黛玉 作
前兩首雖然書中說是第三首的陪襯,不過寶玉之作自嘲“一生忙”,引用的是坡仙蘇軾對孟郊詩的評價,和他“無事忙”的外號暗合一處,而曹雪芹大概還有借此抒懷的一層用意,因為他畢生也經(jīng)常感慨自己的窮困潦倒、一無所成。而“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贝蟾乓彩菍ψ陨斫?jīng)歷的一種影射,因為他的好友敦誠曾贈詩給他,道:“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笨梢?/span>曹雪芹的境遇的確非常窘迫,求職之路也比較坎坷。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jīng)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薛寶釵 作
而寶釵的這一首作為壓軸,用書中的話說是“食螃蟹絕唱”、“小題目寓大意”、“諷刺世人太毒”?!把矍暗缆窡o經(jīng)緯,皮里春秋空黑黃?!薄坝诮衤涓珊我? 月浦空余禾黍香?!辈粌H諷刺世人,恐怕也是抨擊了時政,對雍乾年間的苛酷制度和統(tǒng)治者的愚民政策充滿諷刺。更妙的是,此詩是由公認的“正統(tǒng)式”人物薛寶釵寫出,入木三分又深一層。
一夢一秋,一秋一夢,彼時,紅樓夢中人未醒,此刻,紅樓夢外秋未竟。
部分參考資料:
1.《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 蔡義江
2.《文學回憶錄》. 木心
3.《明清小說史》. 譚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