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
受姓鼻祖曹叔振鐸 子二: 太伯脾、仲叔卞。
振鐸文王第六子,武王同母弟也,文王配姒氏,太姒生十男。長伯邑考,次武王發, 三管叔鮮,四周公旦,五蔡叔度,六曹叔振鐸,七成叔武,八霍叔處,九康叔封,十冉季載。武王十三年春封弟于曹為伯爵,稱曹伯,國在濟水之陰,古夏雷澤之野,都曰陶邱,今之定陶是也,故邑曰仿山,居陶邑西北十里。仿山東西有二,東為宮室,西為宮墓,二十五君并葬焉。
第二世
太伯脾 振鐸長子, 子二: 天 、仲君平。
仲叔卞 振鐸次子。
仲叔卞公食邑居于魯,世稱卞莊子,后世裔孫以卞為氏。
第三世
仲君平 太伯脾子, 子: 侯。
第四世
宮伯侯 仲君平子, 子: 雲。
第五世
考伯雲 宮伯侯子, 子: 喜、疆、蘇。
第六世
夷伯喜 考伯雲長子, 子:飌。
幽伯疆 考伯雲次子, 在位九年。
戴伯蘇 考伯雲三子, 在位三十年 子:咒。
第七世
公子飌 夷伯喜子 子:窿。
公子飌夷伯喜世子也,夷伯喜三十年薨,夷伯喜弟幽伯立九年,幽伯疆弟戴伯蘇弒幽伯疆,請立世子飌,飌避君位,出居于魯,魯人請于曹,世子風居東邱,愛子爵,世稱公子飌。東邱固曹國之東都也,位曹魯之分野,初武王崩,成王立幼,周公輔成王。攝政管叔蔡叔疑周公起兵,反周公,奉成王命東征曹魯,盟東邱三年,周公誅管叔,放蔡叔,曹伯營東邱。
惠伯咒 戴伯蘇子, 在位三十六年。 子:石甫、武。
第八世
公孫窿 公子飌子, 子: 簡。
石甫 惠伯咒長子, 在位一年。
繆公武 惠伯咒次子, 在位三年。 子:終湦。
第九世
公孫簡 公孫窿子, 子: 尊我。
桓公終湦 繆公武子, 在位五十年。 子:姑夕。
第十世
尊我 公孫簡子, 子:劌、仲宜。
莊公姑夕 桓公終湦子, 在位三十一年。 子:夷。
第十一世
劌公字沫 尊我公長子, 子: 單。
公通武力,有權謀,仕魯為魯莊公將曹。莊公十八年,魯齊戰長勺。齊強而魯弱,魯人懼之。公固請齊人三鼓擊之,敗齊師。二十一年,魯齊盟于柯,公登坦劫桓公盡返魯侵地。曹嫠公元年,公諫魯莊公赴齊觀社,其詞曰:禮以正民,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朝以正班,爵之義師,長幼之序,征伐以討,其返諸侯,有王王有,巡狩以大,習之非是,君無所舉,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后嗣何效,止莊公。
仲宜公 尊我公次子, 子:費。
嫠公夷 莊公姑夕子, 在位九年。 子:班。
第十二世
單公望 劌公長子, 子: 鰤。
費公 劌公次子, 子: 季。
召公班 嫠公夷子, 在位九年。 子:襄。
第十三世
鰤公 字子魚, 單公望子, 子:䞕。
季公雅 費公子。
共公襄 召公子, 在位三十五年。 子:壽。
第十四世
䞕公 字子求, 鰤公子, 子:博。
公仕曹共公,官為中大夫,共公二十一年,晉文公伐曹,掠共公,公出使晉,諫文公曰:齊桓合諸侯,而國異姓,今君為會而滅同宗,曹叔振鐸之后,晉唐叔,虞之后,合諸侯而兄弟,非禮君所不取也,晉釋曹共公。
文公壽 共公子,在位三十三年。子四:盧、子藏、負鄒、欣時。
第十五世
博公 識公子, 子:騋。
宣公盧 文公長子,在位十七年。
公子子藏 文公次子, 子:萊。
曹成公十五年,晉萬公掠負鄒,國人立公子子藏為君。子藏曰:“吾聞圣人,達節賢人,守節愚人,失節為君,非吾節也?!彼斐霰妓螄苏堄跁x萬公曰:“子藏返吾歸爾君?!弊硬胤禃x歸負鄒。
成公負鄒 文公三子,在位二十三年, 子滕。
公子欣時 文公四子。
第十六世
騋公 字仲馬, 博公子, 子:骃。
公為曹成公出使蔡,遂居蔡。
公子萊 子藏公子。
公因其父避君位出居宋。
武公滕 成公負鄒子, 在位二十七年。子:須、通。
第十七世
骃公 字子足,騋公子, 子:琪。
平公須 武公滕長子。在位四年。子:舞、野、露。
隱公通 武公滕次子,在位四年。
第十八世
琪公 字伯負,骃公子, 子:石公、珉。
悼公舞 平公長子,在位九年。囚死于宋。
聲公野 平公次子,在位五年。
靖公露 平公三子,在位四年, 子:伯陽。
第十九世
石公璞 字玉黴,琪公長子, 子:子棲。
公通經述,善雄辯,任俠,好游歷,跡遍天下,晚年復居東邱,號石公。
珉公 字叔黴,琪公次子, 子:卹。
伯陽 靖公露子。
伯陽立好田弋,不修政,背晉,干宋,宋景公伐之,晉人不救,十五年,宋景公執伯陽及侫臣公孫疆而殺之,國絕祀,掠國人徒于宋,故曹氏后裔居于宋。
曹氏先賢世系表
第二十世(先賢世系第一世)
子棲公 石公子
公居東邱,后世裔孫多散居魯。
卹公 字子循 珉公子, 子:鵬。
公居蔡上賢里,宋滅曹伯陽公,事年十五歲,孔子游陳蔡,得從學孔門,少孔子五十歲,孔子賢之名列七十二賢,世稱先賢曹子,從祀圣廟庭,宋封上蔡侯,宋滅,曹公悲之,因述曹世家,魯哀公十九年,由魯滯東邱祭曹伯吊石公,東邱始筑曹伯祠,我曹氏傳世系定宗支承曹氏祀,當以卹祖為始祖。
第二十一世(先賢世系第二世)
鵬公 字鴻舉 卹公子, 子:珩。
第二十二世(先賢世系第三世)
珩公 鵬公子 子:靜。
第二十三 世(先賢世系第四世)
靜公 珩公子 子:赤。
第二十四 世(先賢世系第五世)
赤公 靜公子 子:邕。
第二十五 世(先賢世系第六世)
邕公 赤公子 子:猷。
第二十六 世(先賢世系第七世)
猷公 邕公子 子:瓘。
公官沛令居于沛。
第二十七 世(先賢世系第八世)
瓘公 字子琛,猷公子, 子:悝、恪。
第二十八 世(先賢世系第九世)
悝公 字子詼,瓘公長子, 子:碻。
恪公 瓘公欠子, 子:沐。
第二十九世(先賢世系第十世)
碻公 字不疑,悝公子, 子:參。
沐公 恪公子, 子:軫。
第三十世(先賢世系第十一世)
平陽祖參公 字敬伯,配陶氏,碻公子, 子:窋。
祖微時為沛吏,后從漢高帝,定天下,功封平陽侯。孝惠時,自齊相入拜相國,祖嗜酒,日飲無所事,人有過,輒匿之。擇郡國吏木詘于文辭,重厚長者為相史,史之言文刻深,虛務聲名者斥去之,惠帝嘗責相國不治事乃私謂其公子窋曰:“卿歸試問相國,高帝新棄群臣,朕富于春秋,君為相國,日飲無所請,乃何以憂天下。”窋既從容諫其父。公怒,笞之曰:“趣入侍天下事,是汝所當言之邪。”至朝帝,讓相國,祖免冠謝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于高帝?”明曰:“朕安敢望高帝?!薄氨菹虏斐寄苁胗谑捄钨t?”曰:“君似不及也?!薄氨菹卵灾且病G腋叩叟c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陛下捶拱臣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以可乎?”曰:“善!君休矣?!弊鏋橄嗳辏⒒莸畚迥臧嗽?,被疾薨,年五十六歲,謚懿侯,敕葬咸陽從祀高帝廟庭。諺曰:“蕭何為法,勾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不失,載其清凈,民得寧一。”后二十年,太祖妣陶氏薨,葬譙東二十里麻衣街。時孝文帝十一年也。
軫公 字仲興,配袁氏,沐公子。
第三十一世(先賢世系第十二世)
窋公 字子房,配項氏,參公子, 子:奇。
公守親至孝,惠帝中官,中大夫,六年,嗣平陽侯,高后拜御史大夫,孝文立就國在位二十九年薨,謚靖侯。
第三十二世(先賢世系第十三世)
奇公 字子吉,配樊氏,窋公子, 子:時、壽、遷。
公嗣平陽侯,景帝初,授右參軍,后就國在位七年薨,謚簡侯。
第三十三世(先賢世系第十四世)
時公 字子暉,配劉氏,奇公長子, 子:襄、憬。
公孝景四年,嗣侯尚平南公主,后病厲,歸國在位二十三年薨,謚夷侯。
壽公 字仲陽,配劉氏,奇公次子, 子:固。
公尚陽信長公主平陽侯時病厲,公繼侯居,國陽信公主,孝武帝之娣也。
遷公 字季長,奇公三子, 子:延年。
公孝武時,官授扶風太守,后世居安陵。、
第三十四世(先賢世系第十五世)
襄公 字子爽,配劉氏,時公長子, 子:宗、尚。
公孝武元光五年,嗣侯尚大長公主,元朔時,為后將軍,從衛青擊匈奴,后歸國,在位十六年,謚共侯。
憬公 配呂氏,時公次子。
公后世居裔孫安定。
固公 字子安,配董氏,壽公子, 子:寅。
延公 字子引,配董氏,遷公子, 子:宣。
第三十五世(先賢世系第十六世)
宗公 字子紹,配張氏,襄公長子, 子:歙。
宗公孝武元鼎三年,侍侯官至太子傳太后,太子公主坐盅死,公坐傳師失狀罪失侯。征和二年,國除在位二十四年,遂出守,住譙郡。太祖妣墓居譙東麻衣街,此為平陽曹氏居譙之始也。
尚公 字子高,襄公次子。
公后世裔孫居武都。
寅公 字子引,固公子, 子:乘僖、乘佶。
公祖平陽侯,壽征和三年詔賜爵為杜陵公,續平陽侯祀。
宣公 延公子, 子:章。
第三十六世(先賢世系第十七世)
歙公 字子舒,配王氏,宗公子, 子:政。
乘僖公 寅公長子。
公孝宣元康四年,嗣爵杜陵公。
乘佶公 字子引,寅公次子, 子:仕。
章公 字叔君,配劉氏,宣公子, 子:敬、敞。
第三十七世(先賢世系第十八世)
政公 字君儒,配趙氏,歙公子, 子:哲。
公陽朔中官至御大夫。
仕公 字元理,乘佶公子, 子:本。
敬公 字仲儒,章公長子, 子:陸。
敞公 字季儒,配吳氏,章公次子, 子:曾。
公授教于吳章,章為王莽所害,弟子數百人皆避匿,公獨仗義,葬其尸,懼罹禍,避濟陰。
第三十八世(先賢世系第十九世)
哲公 字伯詢,配陳氏,政公子, 子:延、充、豐、班。
本公 字本始,仕公子, 子:正玄、宏。
先帝追思先世功臣,元鳳二年五月甲子詔以杜陵公,仕子詔封千戶,元始元年,益滿兩千戶。
陸公 字子通,敬公子。
曾公 字伯山,敞公子, 子:祉。
公從歐陽歙受尚書積石為倉以藏書,門徒弟子三千人,建武中元,官至建中大夫。
第三十九世(先賢世系第二十世)
延公 配陳氏,哲公長子, 子:虞。
充公 字子宏,哲公次子, 子:褒。
公博識有文,治慶氏禮,建武中為博士,從狩岱宗定封禪,禮官授侍中,作章辯難,遂有慶氏之學。
豐公 字子常,哲公三子, 子:世叔。
班公 字子緒,哲公四子, 子:敏。
正玄公 本公長子。
更始元年十月武鎮河北,公舉兵佐軍,紹封平陽侯。
宏公 字子源,本公次子。
公繼兄產,建武二年,詔續平陽侯。
祉公 字子敏,曾公子。
公官至河南尹,傳父業授徒數千人。
第四十世(先賢世系第二十一世)
虞公 字子舜,延公子, 子:曠。
褒公 字叔通,充公子,子:逵、融、嚴、玥、費。
公少有奇志,傳父業,精通禮儀,博雅疏通,尤好禮士。章和中,受詔定漢禮,公依舊典,雜五經,採識記撰次天子庶人冠婚吉兇終始制度,凡百五十篇,官授京城校尉,出知河內太守,時逢大旱,公到任,省官并吏,辭退奸殘,謝雨數降,其秋大熟,百姓給足,流民皆還,起拜司中。公博物識古,為儒者宗。永元十四年,卒于官。公作通議十七篇,演經百二十篇,傳記四十九篇,授諸生千余人。
世叔公 豐公子,配班氏,子:成壽。
公早卒,妻班氏,名昭,字惠彪之女,固之妹也,才藻異人,精通經史,受詔續漢書,為和帝皇后貴人師。作女戒七篇,有助內訓,卒年七十九歲,太后素服舉哀,監護喪事。著銘誅凡十六篇,子婦丁氏為撰其集,世稱《曹大家》云。
敏公 字叔通,班公子, 子:述。
公明帝時,舉孝廉,元和中官,授居延令。
第四十一世(先賢世系第二十二世)
曠公 配劉氏, 虞公子, 子:展。
逵公 字文遷,褒公長子, 子:蔭。
公隨父任居京師,受京城都尉,出知濟南相。
融公 字子教,褒公次子, 子:建。
嚴公 字望之,褒公三子, 子:節、嘉。
玥公 字子教,褒公四子, 子:圩。
費公 字子裕,褒公五子, 子:吉。
公官為薛城令,后世移居薛。
成壽公 字子轂,配丁氏,世叔子。
公和帝時,官為齊州相,蔭封關內侯,妻丁氏為閨中逸才,撰注班氏集作《曹大家傳》,后世多居齊州。
述公 字子教,敏公子, 子:鳳。
第四十二世(先賢世系第二十三世)
展公 曠公子。
公世襲平陽侯,移國于容,后世居容城。
蔭公 字元化,逵公子, 子:賜。
建公 融公子, 子:勛、普。
節公 字元偉,嚴公長子, 子:騰。
嘉公 字仲范,嚴公次子, 子:卓。
圩公 字子尚,玥公子。
公無嗣,生女娥。漢安二年夏五月初五,沿縣江迎婆娑神公為祝,誤失于水,娥年十四,訟江號哭七日,投江而死,元嘉元年,邑令度尚葬娥于江南道旁,為立碑志之,觀者莫不流涕,傳為墜淚碑云。
吉公 字子開,賈公子。
公后世居于薛,有譜見于世。
鳳公 字元翔,述公子, 子:臻。
第四十三世(先賢世系第二十四世)
賜公 字子貢,蔭公子。子:度、琦。
勛公 建公長子, 子:岱、常、嵩(嗣騰公)。
普公 建公次子, 子:鼎、珂。
騰公 字季興,節公子,嗣子:嵩。
公少謹厚,入宮奉太子,功封費亭侯,兄三人伯促叔,興鄉里,均以長者稱之。
卓公 字子道,嘉公子, 子:熾。
臻公 鳳公子, 子:全。
第四十四世(先賢世系第二十五世)
度公 字公亮,配孔氏,賜公長子。子:宸
公中平時,官至吳郡太守,卒于官。
瑜公 字公謹,賜公次子。
公修慎篤敬,官至尉將軍,封列侯。
岱公 字伯岳,勛公長子。
常公 勛公次子。
嵩公 字巨高,配郭氏,騰公子, 子:操、德。
公性敦敏,事親孝幼,時費亭侯騰公收育為子嗣,官至侍中太尉。天下亂起,避難瑯岈,為陶謙所害,少子德及族人二百余眾遇害。長子操武帝也,另有譜可考。
鼎公 普公長子。
公官至尚書令。
珂公 字子封,普公次子, 子:洪。
公因子貴,封列侯,有譜見于世。
熾公 字子明,卓公子, 子:仁、純。
公因子貴,謚為陳穆侯,有譜見于世。
全公 字景完,臻公子。
公少舉孝廉,官至令史,所任皆有政績,中平二年,郃陽令尹為公樹碑以頌其德,后世居效谷,有譜可考。
第四十五世(先賢世系第二十六世)
宸公 字子諶,配徐氏,度公子。子:休
公隱居于譙,年末三十而卒。
第四十六世(先賢世系第二十七世)
休公 字文烈,配華氏,宸公子。子:肇、纂
公少有異謀,守親至考。年十喪父,時值天下大亂,宗親散亡。公獨與一客擔喪假葬畢,攜母渡江至吳會。祖父曹度卒于官,至官舍,懸祖像百拜痛哭,左右為為之慟。太祖起義兵,公變易姓名轉至荊州,間行北上,從太祖。太祖謂之曰:“此吾家之千里駒也"。使其于文帝同居止,待之如子,常從征伐。初領虎豹騎都尉,爭下辯,戰固山,敗吳蘭,走張飛,進拔漢中,官進中領軍。文帝立封東陽侯,領鎮南將軍,破孫權于瀝陽,遷征東將軍,領楊州牧,進封安陽侯。明帝進封長平侯,遷大司馬。太和二年,戰溽陽不利,退軍石亭,夜驚士卒,亂棄甲輜甚,公上表謝罪。薨年五十一歲,謚壯侯。
第四十七世(先賢世系第二十八世)
肇公 字長思,配司氏,休公長子。子:典
公懷經世之才,官至散騎常侍,薨追封衛將軍、濟陰侯。
纂公 字明思,休公次子。
第四十八世(先賢世系第二十九世)
典公 字德祖,配夏氏,肇公子。子:攄
公蔭封衛將軍,襲濟陰侯。
第四十九世(先賢世系第三十世)
攄公 字顏遠,典公子。子:熹、彥、識。
公少有志操,博學多識,官授臨淄令,時邑有寡婦養姑甚勤,姑憐婦少,勸其改適,婦守節不移,姑夜自縊,親黨訟婦,婦自服其罪獄,當決,值公到任,詳加辯究,終理其情,釋其冤獄。有死囚眾歲夕,公行獄悉開囚出之令歸省,曰:“卿等不幸至此,新歲人情所重,誰不欲見家人?!北娗艚蕴槠?,曰:“若得歸省,死無恨也。”至期相率而還,無一逆者,一縣嘆服,頌為圣君子,入為尚書郎,轉洛陽令,公仁惠明斷,百姓懷服,齊王避為記室,公上言曰:“道無隆而不剎,物無盛而不衰非,惟人事抑亦天理,居高處遠在盈思,沖精選百官,存公屏欲舉賢進善,務得其理,然后詣車秣馬,高揖歸蕃,則上下同慶矣?!焙蟪鲋宄翘?,時寇盜襄,公綏懷振理,旬月克服,永嘉二年,為流賊所害,年五十一歲,吏及百姓並赴奔喪臨葬,號哭即路如臨父母。
第五十世(先賢世系第三十一世)
熹公 字孟辰,配謝氏,攄公長子。子:恭。
公性謹舒,勤于學,有父風,舉孝廉,所任皆有政績,諸王亂起,避隱于譙。
彥公 字子翁,攄公次子。子:沛。
公事親至孝,大興中避亂攜族渡江居京口,自此平陽曹氏遂有南北之分。
識公 攄公三子。子:毗。
公咸康中,官至右參軍,避亂居于襄。
第五十一世(先賢世系第三十二世)
恭公 字子溫,熹公子。子:昱。
公守親事孝,廬墓有降甘露事。
沛公 彥公子。子:銅。
公泰和中,官至廣陽令。
毗公 字輔佐,配陸氏,識公子。
公少好文籍,善述詞賦,官至太學博士,光祿勛大夫,著有黃帝經傳、贊作、曹氏家傳并文集行見于世。
第五十二世(先賢世系第三十三世)
昱公 字子輔,恭公子。子:謨。
銅公 字伯煉,沛公子。子:轂。
第五十三世(先賢世系第三十四世)
謨公 字宏道,昱公子。子:慶竝。
轂公 字仲遠,銅公子。子:滔、欣之。
公官至開封敕史。
第五十四世(先賢世系第三十五世)
慶竝公 字均衡,謨公子。子:世表。
滔公 轂公長子。
欣之公 轂公次子。 子:景宗
公官至徐州長史。
第五十五世(先賢世系第三十六世)
世表公 字景升,配宋氏,慶竝公子。子九:剴、敦、皎、處、 雅、尊、安、東陽。
公性雅正,工尺牘。涉獵群書,官為司徒記室,延昌中,知青河太守,公臨官省約,百姓懷服。孝昌中,受尚書右承,出知東予州敕史,遷東南道行臺,卒贈齊州敕史,作《文列家傳》及文集行見于世。
景宗公 字子震,欣之公子。 子:皎
公幼善騎射,愛書史,尤好穰苴之法,封湘西侯和竟陵侯,開府儀同三司公第九弟義宗。天監中,官至秦梁二州敕史。
第五十六世(先賢世系第三十七世)
剴公 字伯實,世表公長子。子:義、文。
公武定中,官至常山守。
敦公 字仲敏,世表公次子。子:祁。
公宦徒居揚州。
皎公 世表公三子。
公宦徒居洛陽。
處公 字子交,世表公四子。
公宦徒居淄州。
雅公 字子俊,世表公五子。
公宦徒居清河。其下不知所析。
第五十七世(先賢世系第三十八世)
義公 字文宗,號師古,剴公長子。子:業。
公官授靈壽丞,后避亂棄官,隱于縣西竹樂山與其弟師道筑館授諸生遂家焉。
文公 字從簡,號師道,剴公次子。
祁公 字彥師,敦公子。子:憲。
第五十八世(先賢世系第三十九世)
業公 字敬復,配李氏,義公子。子:粹、晶。
公度敬慎微,仕于隋,后入唐,貞觀中,愛詔修刑克律令,官至吏部尚書,卒年八十余,贈荊公,有文集見于世。
憲公 字連端,配楊氏,祁公子。子:景倩。
公博識有才,初仕周,入隋,官授密書學士,貞觀中,薦為弘文館學士,不至即家,拜朝散大夫,當世榮之,太宗當師事之。卒年百余歲,有文集三十卷見于世。
第五十九世(先賢世系第四十世)
粹公 業公長子。
貞觀中,官至益州敕史。
晶公 字三良,業公次子。子:繼叔。
景倩公 字三良,憲公子。
公傳父業,授諸生,官至度支員外郎。
第六十世(先賢世系第四十一世)
繼叔公 字子康 晶公子。子:懷、俊虎。
公少年入仕,官至敕史。
第六十一世(先賢世系第四十二世)
懷公 字藏真 繼叔公長子。 子:綬。
俊虎公 字寅生 繼叔公次子。子:逢吉。
第六十二世(先賢世系第四十三世)
綬公 字子肅 ,懷公子。 子:德嗣。
逢吉公 俊虎公子。子:悅。
第六十三世(先賢世系第四十四世)
德嗣公 字子舜,綬公子。 子:志遂。
悅公 字元節 ,逢吉公子。 子:霽中。
公天寶未,避亂復居于譙。
第六十四世(先賢世系第四十五世)
志遂公 字介中,德嗣公子。 子:牧、正已。
霽中公 字子虛,悅公子。 子:暭。
第六十五世(先賢世系第四十六世)
牧公 字仕高,志遂公長子。子:琰。
正已公 字仕范,志遂公次子。 子:瑭、珙、圻。
暭公 字日升,霽中公子。 子:華。
公官至觀察使。
第六十六世(先賢世系第四十七世)
琰公 字成瑜,牧公子。 子:松、榧、知度。
瑭公 字堯寶,正已公長子。子(失考)。
公元和中舉進士,后世居貴州。
珙公 字名遠,正已公次子。子(失考)。
公后世居涇陽,四世生正南公。
圻公 正已公三子 子(失考)。
公官為益都令,后世居青州。
華公 字竟南,暭公子。子:銓。
公仕德順憲穆敬文武七朝,雖歷典軍所任皆有政績,以軍功封為陳留王,李正已盜齊魯,俗日下,公立學官教諸生,春秋祀孔子,官至尚書右仆射,公雖出身行武,而動必以禮,愛重士大夫,不以貴倨,人至廝養,必待以誠,卒贈左仆射,另有譜可考。
第六十七世(先賢世系第四十八世)
松公 字永年,琰公長子。 子:羽、翔、翺。
榧公 琰公次子。子:新。
知度公 字從密,琰公三子。子:圭。
銓公 華公子。
公官至中武軍節度使。
第六十八世(先賢世系第四十九世)
羽公 字鵬起,松公長子。 子:全晸、全昂。
翔公 字仲翼,松公次子。子:全昊。
公官至昭儀節度使。
翺公 字季沖,松公三子。
新公 字翊宸, 榧公子,子:全晑。
圭公 字重弼,知度公子,子:全本、全文、全武。
公乾寧中,官至蘇州制置使。
第六十九世(先賢世系第五十世)
全晸公 字文宣,羽公長子。 子:存實。
公知書善言,兵咸通,時官授揚州敕史,乾符中,黃巢起冤句,公以天平節度使,授江西招討使,南面都統制,剿賊有功,卒贈兵部尚書。
全昂公 字文淵,羽公次子。子:存勛。
公官為淄州敕史,黃巢反,加天平軍節度使,東路副都統制,廣明中,于巢戰于鄆,迫泗上巢兵十五萬,公六千居險而制之,頗有剎創,而主帥高駢不救,終為賊所害,年四十一歲,贈檢校兵部尚書。
全昊公 翔公子。子:蓉
全晑公 字夢微,新公子。
公天佑中,登進士第。同榜五人,皆逾七十,稱曰:五老榜。
全本公 字思功,圭公長子,子:雲、蕤。
全文公 圭公次子,子:藼。
全武公 圭公三子,子:英。
第七十世(先賢世系第五十一世)
存實公 全晸公子。
公繼全昂公,授天平軍節度使,中和二年,于巢將韓簡戰于鄆,歿時,年三十歲。
存勛公 全昂子。
雲公 字德勤,配郭氏,全本公長子,子:彬、彩。
公仁明有大度,恭下禮士,仕漢為承德軍節度,都知兵馬使,由周歸宋,至禮部尚書,因子貴,封梁王,贈魏王,存實公歿戰于軍,公奉全晸祀。
蓉公 字廷隱 全昊公子,子:翰。
公仕莊宗,官至齊州防御使。
蕤公 字德榮,全本公次子。
藼公 字德升,全文公子。 子:諫。
英公 字德秀,全武公子。 子:彤。
公自后唐起仕,歷晉漢周,官至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待中,公三世節度昭儀軍,史稱昭儀軍為曹家軍。
第七十一世(先賢世系第五十二世)(武惠一世)
太祖武惠王彬公 字國華,配高氏, 雲公子。子八:璨、琮、瑋、珝、玹、琦、珣、玘。
王生而神靈,長而敦敏,氣質淳厚,智識遠大,生末周歲,父母以百玩羅其前,乃左手執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須復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稱異之。乾佑初,王年十七,為承德軍牙將,周祖受禪,詔歸京師。隸世宗殿下從征澶州,補供奉官,擢河中都監。顯德三年,改潼關監軍,遷西上閣門使,五年出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賣之禮,一無所受。出為晉州兵馬使,遷引進使,歸宋初,太祖典禁軍,王中立不倚,非公事不當造門,群居宴會亦所罕預。建隆二年,自平陽歸,詔謂曰:“我疇昔常欲親汝,汝何敢疏我。”王謝曰:“臣為周室近親,復忝內職,靖恭守位尤恐獲過,安敢妄有交結,遷內客省使。乾德初,改左神將軍兼樞密。承旨二年,伐蜀為監軍,蜀平節帥王全斌不恤士,部下漁奪無已,全師雄勾亂,王復平之及還師,諸將多收玉帛子女,王橐中惟圖書而己,歸授南院宣徵使,義成軍節度使。六年征太原,為前軍都監。開寶六年,進檢校太傅。七年伐南唐,十月詔拜為升州西南道行營馬步軍戰翟,都部置督師十萬,順江東進,連克峽口、池州、當途、蕪湖,駐軍采石磯,作浮梁跨大江以濟師。八年八月,進圍金陵,王每緩師昱歸服,十一月,王遣使諭之曰:“世事如此,所昔一城,生聚若能歸命乃為上策?!背谴箍?,忽稱疾不視,諸將問疾,王曰:“我病非藥石所能治,諸公誠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我病自愈。”諸將共焚香以盟,明日城陷,李昱與諸百官詣軍門請罪,王具以禮待之。自出師至凱旋,士眾畏服及入見敕稱臣。奉命江南翰事,回其謙恭,不伐如此。進拜樞密使檢校太尉,忠武節度使,太宗即位,加同中書平章事。太平興國三年,進檢校太師,從征太原,加待中。八年進封魯國公。雍熙三年,詔將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置,與米信、崔延進、潘美具師北伐,分路進討,戰于歧溝,不利再攻涿州,時方炎暑,軍士困乏,糧且盡,退軍無復,行伍遂為契丹所敗,至詔具服違詔失律之罪責,受右驍衛上將軍。四年起,為侍中武寧軍節度使,從平廬軍節度使,真宗立復,檢校太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未幾,詔拜樞密使。咸平二年,被疾,上親駕臨問手為和藥,上問及后事,對曰:“臣無可言,臣二子材器可取,臣若內舉,皆堪為將?!鄙蠁柶鋬?,下對曰:“璨不如瑋?!笔芳以u曰:“薦能不避內,慊不謂彬之懷私矣?!绷乱押マ?,年六十有九,上臨靈哭之,慟對輔臣語及彬必流涕,贈中書令,追封濟陽郡王,謚武惠,配享太祖廟庭,贈妻高氏韓國夫人,咸平庚子三月已酉,詔葬于真定府靈壽縣上孝里竹樂山,建立祠宇,伐石樹碑,春秋祀之,后世子孫,俱被恩澤,封地永邑,以守廟食。王天仁和,在朝三十余年,未嘗忤旨,從未言人過失,功伐二國,秋毫無所取,位兼將相,不以等威自異,迂士大夫于途,必引車避之,不名下吏,白事必冠而后見。居官奉入給宗族,家無余資。北征之失律矣,趙昌言表請行軍法及趙被刻,自延安還,不得入見,王在右府數為之,乃許朝謁。王前知滁州時,有新婚吏犯科,逾年方杖之,不忍其舅姑罪其新婦也。王冬不修茸房屋,恐有蜇蟲傷其生也,其心仁愛若此,真宗之世,契丹屢侵,宋初功臣為子孫計,于上多求封邑食地,惟王薦子于朝庭以充邊將,連年征戰,少無寧日,實王遺忠于國也。敕曰:“開國公曹彬歷事朕朝,協力輔尊,忠義葉德,一心克集,茂勛炳然,貞心堅若金石,奉主忘身,棄家從國,全德元老之臣也。”
彩公 字國輔,雲公次子。
公官右補闕,后世居貴池理和另有譜可考。
翰公 字林光,蓉公子。子十:(名字失考)
公初仁周歸宋,開寶七年,從征南唐,為行營先鋒使,太平興國從幸太原,出威塞軍軍節度使,復命幽州道行營都部置。淳化三年薨。贈太尉。公善飲酒,數斗而不亂,曾作退將。歌曰:“曾因國難披金甲,恥為家貧賣寶刀?!毕唐蕉?,追謚武懿,公十子,俱顯仕,另有譜可考。
諫公 藼公子 子:利用。
公以明經入仕,官至右補闕,其子利用官至尚書右仆射兼待中,優詔如曹彬,另有譜可考。
彤公 字國仰,英公子。
公官至通州防御史,后世居通州,另有譜可考。
注:原文為文言文,本人水平有限,可能存在斷句位置不準,如有意思不通的地方,請讀者重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