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腎病患者比較適合喝的一類飲品。
有研究表明,咖啡因對腎臟可能有保護作用。通過喝茶、喝咖啡等方式攝入咖啡因,有助于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死亡率。
可是,咖啡種類那么多,哪種適合腎友喝呢?今天,就讓我,一個重度咖啡愛好者給伙伴們介紹一下吧!
01
咖啡的種類
我最早接觸的是一塊錢一袋的速溶咖啡,高三沖刺那年數不清喝了多少袋,又甜又苦澀,夾雜著甜膩植脂末的味道。
普通速溶咖啡
后來去讀研,醫院里的同事每天早上都會外賣叫一杯瑞幸,帶著自己也開始喝,這才接觸到了第二種,咖啡廳賣的咖啡。像瑞幸、星巴克、COSTA,用新鮮咖啡豆制作出來的咖啡。就是價格太貴不能常喝,怕錢包受不了。
咖啡廳的咖啡
直到今年加入腎上線,公司購買了一臺膠囊咖啡機,這才又一次打開了我的咖啡世界。現在每天會用膠囊自己做3到5杯的咖啡,被同事笑稱“咖啡狂魔”。
膠囊咖啡
咖啡豆經過烘焙后,保存期非常短,與空氣接觸后最多存放2周。而膠囊咖啡是經過烘焙的咖啡豆磨成粉,裝進鋁制膠囊里,避免了空氣的氧化,可以讓咖啡的新鮮度保持1年以上。我個人甚至覺得比起星巴克的美式口感還要好,價格也很親民。
各種口味
最后來說一下第四種咖啡,作為咖啡愛好玩家的終極選擇——手沖咖啡,顧名思義,就是手動用新鮮的咖啡粉沖泡出來的咖啡。過程比較繁瑣,至少需要新鮮的咖啡豆、磨豆機、手沖壺、濾紙、濾杯等等,所以適合非常追求咖啡品質而且不怕麻煩的人,因此與我無緣了。
嫌煩瑣的話也可以試試掛耳,一樣的原理,只不過直接購買預裝好的咖啡粉包,掛在自己的杯子上就可以沖出來一杯。
02
最不適合腎友的咖啡是它!
好了,認識了市面上常見的咖啡種類,哪種不適合腎友喝呢?
從健康的角度出發,不推薦腎友喝普通速溶咖啡,因為有效的咖啡因含量很少,卻添加了植脂末(即脂肪),甚至有的還有反式脂肪酸,長期喝對心血管健康無益,以及奶精、糖等等,這些添加成分反而掩蓋了咖啡的好處。
最近很火的凍干速溶,用了低溫真空的技術制作出來的速溶粉,也是速溶咖啡的一種,好處是不含添加劑,還可以用冷水沖泡,但成本高了很多,雖然宣傳上都說無損風味,可還是比不上現做的咖啡,給1顆星。
從性價比的角度出發,掛耳是手沖咖啡的簡易版,真實的還原了咖啡的新鮮度和口感,購買現成的咖啡粉包,既新鮮又制作簡單,給2顆星,比較推薦給想開始嘗試喝新鮮咖啡的腎友們。
而膠囊咖啡機和手沖咖啡,則是重度咖啡愛好者的選擇:膠囊咖啡機比較適合像我這種懶人,膠囊選擇豐富,而且制作咖啡非常快,出品穩定;手沖需要耐心且時間多的人,對于萃取過程經得起各種折騰調試,享受手沖的過程,和親手制備咖啡豆的體驗,給3顆星。
除了這些,近幾年還有用冷水萃取的咖啡液,冷萃、冰滴咖啡也在市場上流行起來,通過冷水長達8小時以上的制備,也很真實的保留了咖啡的味道,可以選擇獨立售賣的小包裝,不錯的夏日酷飲!
總之,選咖啡,避免添加成分較多的普通速溶咖啡,上面其他的按照你的喜好任你挑選。
03
如何克服咖啡的苦味
喝咖啡,不可避免的修煉過程,就是與咖啡的苦味作伴。
我剛開始也是無法忍耐這種苦,一度因為苦戒掉了咖啡,尤其是星巴克的美式大杯,只想說這什么玩意還有人愛喝。
后來讓我重新回到咖啡的擁抱,是鮮奶和奶泡機。當我受不了苦的時候,我就嘗試加一些牛奶,奶泡中和掉咖啡的苦味,我們常說的卡布奇諾,就是一杯基礎的意式濃縮,加一半的牛奶和奶泡在上面,親測有效。腎病患者也是可以喝。
但摩卡、焦糖瑪奇朵,它們加了奶油,奶油主要成分是飽和脂肪,所以高脂血癥和腎病綜合征患者最好不要選。自己在家做的咖啡其實加牛奶或奶泡就足夠了,奶油、糖漿的熱量高,只是偶爾喝一杯還可以。
喝久了,倒也開始適應了這種苦,漸漸的開始體驗第一口不加奶的純咖啡感覺,至于加的水或者牛奶的量,視自己的心情決定就好。
04
能喝多少?
目前證據表明,成年人每天不超過400mg的咖啡因攝入,是比較安全的。
一杯235mL的美式含咖啡因102-200mg,一杯30mL的意式濃縮(即膠囊咖啡的小杯)含30-90mg的咖啡因,也就相當于一天不超過2杯的美式,4杯的意式濃縮。
注意:兒童及孕婦,以及多囊腎(咖啡因可能加重囊腫增大)、高鉀高磷的腎病患者,不建議喝咖啡
咖啡因能提高警覺、增加興奮性,但有一定的成癮性,咖啡過量可導致失眠、頭痛、焦慮、震顫、心率不齊,反而影響到病情康復。且每個人對咖啡因敏感程度不一樣,喝多少還是需要根據自己耐受情況調整。
好了,這就是今天的內容了,不知道大家都有自己中意的咖啡了嗎,可以在留言里告訴我哦!
本文經腎上線營養師周天甍審核
參考文獻:
Benefits and risks of caffeine and caffeinated beverages.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