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面,燃料電池一直在技術研發和摸索的階段,無論是北美還是歐洲還是日韓,一直都沒有放棄過燃料電池的研發。
在2015年的時候,豐田推出了第一款商業化的燃料電池汽車,給行業打了一個強心劑,從2015年開始,燃料電池這個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這兩年,全球資本市場關于燃料電池行業的投資并購的金額巨大,同時,在資本市場這一塊,燃料電池行業得到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下面能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從2017年年初到2018年年初的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投資情況。
2017年
東莞的東沛新能源投資了一個新能源裝備產業化項目,主要研發生產新能源裝備及應用產品。
項目占地面積77914.128平方米(約117畝),總總投資約7億元人民幣。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整體規劃方案設計及調整,在2017年第三季度動工,預計201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2017年2月
大連氫能源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與德國EMTGmbH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雙方將在氫能源電極板及表面涂層領域開展合作,一期項目擬投資20億元,選址大連市科技創新園。
2017年3月
由三碩科技(贛州)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正式落戶定南縣。
定南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生產、研發和銷售,生產經營規模為年生產3萬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預計2017年10月投產,年產值可達90億元以上。
2017年5月
尤夫股份以自有資金人民幣1.125億元向武漢眾宇進行增資,該次增資目的是實現尤夫股份在氫能產業鏈的中長期戰略布局。
武漢眾宇是一家致力于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的科技研發,累計申報并取得了專利16項的公司。
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武漢眾宇與東風揚子江汽車(武漢)責任有限公司、東風特汽(十堰)專用車有限公司等汽車廠商都有合作關系。另外,武漢眾宇已在湖北省荊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氫燃料電池動力客車研究項目,為未來規模化生產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決策與設計依據。
2017年6月
凱恩股份宣布將以自有資金出資1000萬元與中洋新能(天津)科技合伙企業 (有限合伙)、霍爾果斯萬木隆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湖商智本投資有限公司和洲際新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第一氫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 “第一氫電”),占第一氫電注冊資本的10%。
2017年6月
東旭光電以 78.00元/ 股的價格認購億華通非公開定向發行新增股份1,282,052 股,占億華通發行完成后總股本的比例為5.51%,總出資額為1億元。
東旭光電稱,公司此次認購,是為了加速將億華通先進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導入公司正在布局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加快公司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出速度,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2017年6月
由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組建的武漢大洋電機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在孝昌投資13.4億元,建設年產1.7萬套商用車氫燃料電池系統項目。項目達產后,年產值預計將超過80億元。
此次投資的商用車氫燃料電池系統項目建設期2年,該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源自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有限公司。
2017年6月
富瑞特裝投建“氫能源汽車供氫系統產業化項目”。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0,000.09萬元,使用已有土地58畝(折合投資額2,233.00萬元),實際投資額27,767.09萬元。
擬新建生產車間、辦公用房等設施,合計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購置生產、試驗等設備130臺(套),項目設計建設周期預計為24個月,達產后形成年產5萬只儲氫氣瓶的生產能力,具備氫能源汽車供氫系統2萬套/年的配套能力,在產能完全釋放的情況下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凈利潤1.34億元。
2017年7月
雪人股份通過合吉利對外投資認購加拿大氫燃料電池生產商 Hydrogenics Corp(TSX:HYG NASDAQ:HYGS)不超過 17.6%的股權,對價支付2100萬美元。
本次投資目標在于與Hydrogenics公司達成一個互惠的氫燃料電池電堆技術、水電解制氫和加氫站相關技術的合作關系,完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鏈。
2017年7月
大洋電機與中通客車、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指定的投資公司將合資設立子公司,公司計劃投資44,00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88%的股權。
該合資公司將開展“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氫燃料動力總成系統的生產及研發”和“新能源汽車運營平臺”等項目,項目總投資26億元,建成后總產值100億元。項目分兩期投資,其中首期投資10億元。
2017年8月
由中國重汽集團投資建設的氫動能汽車產業園項目和世能氫電公司投資建設的氫燃料電池項目簽約落戶濟南高新區。
中國重汽集團投資建設的氫動能汽車產業園項目,總投資500億元,主要建設氫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整車制造和動力總成。
世能氫電公司投資建設的氫燃料電池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主要生產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部件、氫燃料電池電堆引擎、氫燃料電池。
2017年8月25日
億華通首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在張家口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正式下線。
該生產基地坐落于張家口空港技術開發區,由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10億元,占地45畝。全部完工后,該基地燃料電池發動機年產能將可達到1萬臺。
2017年9月
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億人民幣到金沙江資本的投資平臺,全面開展投資包括但不限于下一代燃料電池,公司享有該投資項目庫的優先跟投權。
2017年9月
南海區與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長江汽車將在南海丹灶鎮落地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首期投資規模達120億元。
研發中心計劃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長江汽車旗下全球唯一的氫動力汽車研發機構。
整車項目定位為長江汽車全球唯一的氫能汽車生產基地,將分兩期建設,首期投資120億元,將生產包括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客車、專用車、物流車、乘用車等車型,年產量16萬輛,建成達產后總產值達400億元。
2017年9月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騰華氫能、博石資產簽訂協議,共同投資10億用于氫能產業投資基金。
此次氫能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10億元,主要投資方向為氫能產業鏈創新企業,電能轉換、轉化及應用技術,清潔能源領域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2017年9月
美錦能源以自有資金出資1億元人民幣對外投資設立美錦氫源。
設立完成后,美錦氫源將作為美錦能源在山西綜改區的項目主體之一,負責氫氣制取、加氫站、儲運設備、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汽車、分布式能源等氫能源產業鏈中的國內外相關技術的引進、開發和已成熟項目的商業化實施等工作。
2017年11月
雄韜股份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就公司在武漢經開區投建雄韜氫燃料電池產業園等事項達成合作共識。
雄韜氫燃料電池產業園項目總投資不少于50億元,將在3-5年之內,建成年產能不少于10萬套的氫燃料發動機系統生產基地,全省范圍內推廣不少于5000輛氫燃料整車。
該氫燃料電池產業園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的催化劑、質子交換膜、電堆、電池控制系統、氫燃料發電機系統、儲氫系統和制氫系統以及加氫站等領域產品的開發、生產、運營和銷售。
2017年11月
湖北氫陽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與宜都市人民政府正式簽訂年產100萬噸儲氫材料項目投資協議。該項目建成后可年產100萬噸液體有機氫燃料儲油和1萬噸催化劑。總投資規模30億元。
2017年12月
美錦能源投入2.35億成功競得飛馳汽車36.2%股權。美錦能源認為,公司此次成功競得飛馳汽車股權,將使公司在氫能源應用方面取得市場先機,并形成上下游協同效應。
2017年12月
安徽明天氫能產業園奠基儀式在六安示范園區舉行。
明天氫能產業園占地700畝、總投資25億元,主要建設氫燃料電池研發生產中心、加氫站研發及運營中心、燃料電池廠、電堆工廠、熱電聯供廠、雙極板工廠、MEA工廠等。該產業園會建成萬臺級燃料電池系統組裝生產車間。
2017年12月
中氫動力項目簽約入園儀式在茂名高新區圓夢園舉行,中氫動力項目正式落戶高新區。
該項目占地約60畝,投資金額約6億元,投資內容包括氫能源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研制氫燃料電池應用技術及配套城市公共交通的智慧氫氣配套系統),建設氫燃料電池及系統集成示范生產廠,建設氫燃料電池氫氣配套系統包括加氫站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2017年12月
荷蘭燃料電池生產商Nedstack、系統集成商Hymove與蘇州華民投資有限公司、張家港同創富瑞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企業、張家港悅豐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車用燃料電池項目在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簽約。
荷蘭氫電車用燃料電池項目總投資1.25億元人民幣,注冊資金5000萬元人民幣,該項目引進國外成熟的車用燃料電池系統技術,開發應用于物流車及大巴車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投產后年產3000套動力系統,年銷售為12億元人民幣。
2018年2月
淄博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申佃軍代表高新區管委會與浙江楓桐特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氫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項目協議。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產品分為新能源汽車、氫能UPS電源、氫能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高純制氫設備、固體電池、超級電容、氧化鋁納米新材料等七大板塊。達產后年生產乘用車10萬輛、物流車5萬輛、大巴車1萬輛。投產后年實現銷售額500億元。
2018年2月
黃埔區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鴻基創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燃料電池膜電極產業化項目,建設膜電極生產線和氫能創新研究院。
本次簽約項目總投資約8億元,力爭2018年底試生產,2019年實現年產10萬平方米膜電極的規模,2020年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在此基礎上,還將計劃提供高性能膜電極及電堆,與省內汽車生產企業聯合,力爭在2019年下線自主核心技術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2018年2月
三環集團與湖北氫陽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協議,共同開發基于液體有機儲氫技術燃料電池的新能源汽車、火車機車氫燃料電池動力裝置。
上述兩家企業將聯合基金公司共同發起100億元氫能汽車產業基金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共同推進氫能大規模商用。
2018年3月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霸州市政府簽署協議,在該市建設以生產氫燃料電池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占地2600畝,先期啟動新能源汽車主機廠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2019年年底前建成,年產客車10000輛,二期建成后客車總產量達20000輛,年產值350億元。
2018年3月
三峽資本公司與美國普頓公司(PROTON ENERGY SYSTEMS, INC.)在山東濰坊高新區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氫能產業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合作雙方將在濰坊市高新區成立合資公司,設立生產工廠和研發中心,生產第四代H系列、C系列、M系列質子交換膜電解(簡稱PEM)水制氫設備,同時研發第五代產品。
生產工廠計劃于2018年底建成投產,項目一期年產能將不少于300MW。除電堆從美國進口外,其余部件陸續實現國產化,屆時產品成本較當前將下降40%。到2020年,包含電堆在內所有部件都將全部實現國產化。
2018年5月
愛德曼廣東氫燃料電池生產項目投資協議簽訂儀式舉行,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和愛德曼氫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德曼公司”)正式簽訂項目投資協議。
該氫燃料電池生產項目選址于南海區丹灶鎮,將建成氫燃料電池及動力總成生產基地,計劃投資30億元,年產能8萬臺氫燃料電池,分三期推進,其中首期項目將于今年投產,全部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200億元以上。
來源:能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