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一詞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為挖掘。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對于研究物種起源意義重大!
ALH84001火星化石——30多年前在南極洲發現的一塊遠古隕石——ALH84001,被認為迄今發現最古老的火星隕石,它形成于40億年前火星火山噴發,這塊隕石大約在1.3萬年前墜落在南極洲。負責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美國宇航局和史密森學會,他們對ALH84001隕石的礦物質成分進行深入分析。這塊隕石有助于分析火星貧瘠表面是否曾經存在生命,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這塊隕石證實火星表面曾存在面積較小的海洋,適宜生命存活。
智人naledi——南非科學家正式向世人公布了他們的最新重大考古發現——在南非西北省的“人類的搖籃”的一個偏遠的山洞的一個墓穴中發現了類人生物的遺骨。
從發掘現場看,這個頭骨的主人很可能已掌握了用火的技術。他們由此推斷,他(她)已具備了古人類的一些特征。科學家認為,這個新人種已經會搖樹,這之前只在人類和尼安德特人中見過。在生物分類方面,科學家已經將其列入現代人類自身所處的人屬當中。科學家無法確認納萊迪人生前的壽命。不過,李伯格教授表示,他們可能是最早期的人類,活躍于大約300萬年之前。
“其身材比較高大,大約1.45到1.5米高。肌腱有力,大腦有拳頭大小。”從外表看,他長相介于靈長類動物與人類之間。并推測,該物種在死時可能有意識地躲到山洞深處。雖然種種跡象表明納萊迪人具有現代人類的特征,但是還無法完全確定他們身為現代人祖先的身份。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智人naledi的大腦只有不足一個橙子的大小,盡管他們很可能已經學會使用工具。這一發現使得人類起源再度成謎!
克萊克斯多普球——最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金屬球上的神秘凹槽看上去就像人工制造出的。每個球的外殼部分厚度都是1厘米,中心則是粘稠物,當暴露在氧氣中時會變成灰塵。每個球體的重心都保持平衡——當你拿一個放在手里,會感覺到它穩定平衡,似乎它有一個加重的外觀,但是實際上內核卻沒有這么重。同樣的,從球體核心到球面上任何點所連接成的半徑都是等長的。更意外的是,根據碳元素測定,地球年齡大約是45或48億年。克萊克斯多普球的碳元素鑒定可追溯到38億年。
這意味著這些小球在地球只有10億歲的時候就存在了。我個人不是很清楚,地球在10億年的時候是否是固體的存在形式。那時候年輕的地球上尚未出現足以制造這些金屬球的智能生物。也難怪這些物體不僅能引發科學界的注意和猜測,還能引來神創論者和遠古外星人理論倡導者等各類邊緣群體的注意。這些物體很明顯是某些智慧生命制造的。但是他們是誰呢?誰在那個時候就懂得冶金,又是為什么要制造這數以百計的東西呢?
康拉德的頭骨化石——雖然目前主流科學家對于這個頭骨化石存在諸多疑惑,但康拉德教授將這塊發現的“石頭”切成30多個細段,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無一例外,他們都發現這是一塊化石,而且是“顱蓋化石”。
康拉德教授列舉自己的佐證:
(1)通過斷層掃描計算顯示與顱蓋非常相似。
(2)它包含骨細胞,哈弗氏管,帶有血紅細胞的分支血管化石。
( 3)它仍殘留神經元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細胞。
(4)沒有其他動物的器官和軀干同時匹配其內部外部的形狀和大小。
(5)其內腔容量在1,025至1,665毫升之間。
(6)這是在近賓夕法尼亞州的馬哈諾伊煤炭礦脈中發現的,那里一直被推斷有3.05億年的歷史。
(七)樣品部分地方已變成了煤,這意味著它曾經處于煤礦區。
(8)除主體化石,至少有兩件人類生存在石炭紀時代的化石證據。
而之前主流都認為人類的歷史只有250-300萬年歷史,這次發現說明了在遠古3億年前石炭紀時代還存在另一種類人生物。
弗羅勒斯人——2003年,考古學家在印尼弗羅勒斯島(FLores)發現了一種古人類化石 。盡管這些“霍比特人”辭世已經超過了1.2萬年,但依然沒個“耳根清凈”。自從他們的遺骨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就他們的身份認定問題爭論不休。這些爭論的焦點問題是:他們究竟是一個新的物種,還是“智人”(也就是現代人類)的一個矮化亞種。
最近美國科學家終于給出了令人信服的結論:它們確實是一個人屬新物種。這一化石很像人類,但是比人類要矮小很多,身高不足1米。隨后,他被暫時命名為“弗羅勒斯人”(HomoFloresiensis)。婚姻難順、運勢不好,事業不如意,看盆友圈:SLX和數字389 免費解惑改運,助你時來運轉消災化難,招財進寶為您帶來好運!同時,科學家們還給它起了一個外號:“霍比特人”。“霍比特人”是小說《指環王》中描寫的一個種族,特點就是個子很矮小。我們永遠不知道地下隱藏著什么秘密,或許人類有一天能發現自己來自于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