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暫,有時候真的沒必要想那么多
周國平曾說:“人生的許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較勁。”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感到難過、煩躁和憂愁,是因為我們總是想的太多,總跟自己盲目較勁,于是在自己的心中畫地為牢,讓自己活得又苦又累。
記得小時候,我們總是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想做什么就做,就算闖禍了挨打了也無所謂;長大后我們懂得了保護自己,懂得了權衡利弊,卻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活得自在而快樂。
其實啊,人生短暫,有時候真的沒必要想那么多,跟再見盲目較勁。
對事,別想太多
楊絳先生曾說: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個臺階,階下都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年少時,我們每天都拼了命地奔跑,為讓自己與眾不同,我們總是竭盡全力,去追逐散落在生活各個角落的種種欲望,還時不時埋怨自己的無能和懶惰,痛苦著,掙扎著,還是求而不得。
更多時候,我們總是容易對過去的事情耿耿于懷,對未來的事情憂心忡忡,既過不去,又不敢向前。
可人這一生怎么說也有幾十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知要經歷多少事,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好了,想來想去也是于事無補,徒增煩惱而已,何必呢?
蔡瀾說:
“人生就是苦多樂少,與其處處跟自己較勁,不如瀟瀟灑灑,任性過生活。”
人這一生,最怕拿得起,放不下。
這是個激烈謀求進步的世界,錢、權、名、利總能讓人趨之若鶩,若是求到了,皆大歡喜;若是失之交臂,那也沒什么。
我們終歸要承認,即便自己會七十二變,也未必能趟過八十一難;努力一搏是過程,奮力一躍是本能,之后的結果,則全不在掌控之內。
對事,別想太多,想太多會讓你失了前行的勇氣。人活一輩子,不一定非要搏出多么廣闊的一片天,但是至少不能前怕狼后怕虎、戰戰兢兢,活得窩窩囊囊。
放過自己,別盲目較勁
很喜歡賈平凹寫的一句話:
“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沒有月輝。”
人這一生的煩惱不過三個字:“想不開”。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幸福,并不是因為生活有多累,也不是我們擁有的太少,而是,因為執念在作祟,得不到的,偏要強求;留不住的,不舍放手;已成過往的,偏喜歡回首。
其實幸福與痛苦,不過一念之間,如果我們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追求一個十全十美,反而容易被心魔桎梏,被無法滿足的欲望裹挾。
在這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和實現。
生活也不是每件事,努力了就有結果,爭取了就有回報,念念不忘也未必會有回響。有些事,盡管我們費盡心力,終究還是無法達到圓滿,有些人,盡管我們掏心掏肺,終究還是愛而不得。
做人但求問心無愧,不求盡善盡美;謀事只管全力以赴,不求事事如愿。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學會放過自己,不自我鄙薄,不自我苛求,而是相信一切自有安排,精彩終究會到來。
正如有句話所說:“用煩惱的心看世界,就會發現生活黑暗得無路可逃;用輕松的心看世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處處都是豁然開朗。”
人生萬千事,得意時是少數,失意時為多數,求而不得,更是人生常態。
我們時常因為想不開、舍不得、放不下一些事情,而不斷地與自己較勁,陷入自責、憤慨、念念不忘等情緒里,如果一直陷入這種執念當中,只會讓自己的心煩躁不已、越活越累。
生活,活的是狀態;日子,過的是心態。
當事情跌落到一團糟的境地時,無需抱怨,更不要想太多,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要調整好心態,努力提升自己,然后靜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