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既沒有過多的植被覆蓋率,也沒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好在中國人在西部地底下發現了數以億噸的礦產資源。正是有了這些礦產資源的開采,才有了今天中國城市工業的不斷發展。說起西部地區,由中國人自主設計打造的西氣東輸、西油東送工程,當地人正是通過完善的石油、天然氣管道將這些礦產資源運往需要它的地方。
環顧整個西部地區,塔里木盆地是最大的產油區,在以前人們總以為塔里木只是一座有著豐富石油資源的沙漠盆地。事實上,“塔里木”在當地方言中就是寓意水草豐美的水源地。而如今,科學家在這片沙漠腹地發現的360億立方米水資源更是印證了這個說法,雖然塔里木東部的水汽始終無法翻越貧地外圍連綿的高山,但是這份抵得上美國五大湖區水源總和10倍數額的塔里木地下水源仍然存在著。
“坎兒井”是以往牧民在盆地外圍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雖然當地人對沙漠底水存在水源是深信不疑的。但是當地人卻沒想到,僅在塔里木盆地就蘊含著360億立方米水資源。介于當地的氣候非常干燥,就連取自地下的水源也有著澀澀發苦的味道,加上地下水源流動性不強,還有諸多有害人體健康的元素產生,因此沙漠地下水多需要高溫煮開才可飲用。
如今,地下水源的發現為當地人帶來新的難題,以前是沙漠水源太少要省著點用,現在是如何將含有有害元素的地下水轉化成可以直接飲用的純凈水了。至于這茫茫360億立方米地下水,是如何形成的,當地人也是無解的,直到找來專家才有了結論。專家通過比對沙漠腹地地下水的碳含量發現,發現這些水源絕大多數是引自周邊冰川的地下水片區,因為塔里木盆地地處低洼區域,那些由較高地勢的地下水就源源不斷流入了盆地。
試想,如果我國的淡化技術可以得到突破,那這些水源勢必能為當地牧民徹底解決牧區的飲水難問題。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