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音737MAX8可謂是吸引了全球所有人的眼光,不過這并不是夸贊與羨慕的眼神,而是痛恨、仇視、極度失信的目光,畢竟僅僅間隔了5個月的時間波音公司就發生了兩起墜機事故,這樣的事故頻率要想人們對之無動于衷確實非常困難,不過飛機墜機的根源其實中國早就有過警示,只不過是波音沒有虛心求教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十月份左右印尼試航的一架波音737MAX8型客機,原計劃在雅加達飛往邦加檳港的途中,在起飛后的12分鐘就發生了墜機事故,機上的189人全部遇難,而這架客機才剛交付了2個月的時間;事后根據黑匣子的數據顯示,飛機在起飛后11分鐘內,客機的機頭就自動下垂超過了20次,雖然機師嘗試極力拉高,但是面對飛機的“飛控系統”,機師的操作顯得非常的弱小,最終客機還是墜落了下來。
而另一起事故就是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的墜機事故了,雖然現在埃航的黑匣子正在法國破譯,但是就當時機師與地面空管的對話來看,其實飛機在起飛后的一分鐘就出現了異常,不過飛機仍能夠繼續爬升所以就沒有防備,但是在3分鐘的時候飛機就出現了上下搖擺的情況,在這個時候地面工作人員就已經發現不對勁,所以緊急安排清理跑到引導客機迫降,但是在機師的極力挽救下飛機仍無法返回,進而沖向了陸地發生了難以磨滅的災難。
在事故發生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其實去過波音公司,只不過并沒有直接對其進行相應的管制措施,反而是在自己的軟件平臺上發布了一條消息,其大概的內容是:“飛機變得太復雜而不能飛行;現在已不再需要飛行員,取而代之的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計算機科學家;我在很多產品中都能看到這一點,總是在尋求一些不必要的步驟,但往往越古老和越簡單的會越好;(當出現故障時)有些決定是分秒必爭的,太復雜則會帶來危險;所有這一切都會付出昂貴代價,但收效卻微乎其微。“特朗普還稱: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我可不想讓愛因斯坦成為我的飛行員,我想要偉大的飛行專業人員,可以輕松快速地控制飛機!
其實特朗普的這番言論一方面確實是在為波音公司強行帥鍋,強行將事故原因歸咎于科技發展的問題,不過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到的是,這兩起墜機事故確實是因為“飛控軟件“所造成;美國波音公司采用的這套MCAS系統是一款較為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如果發揮正常的話在飛機平穩運行后完全可以代替飛行員進行操作,也就是達到”無人駕駛“操作,不過在某些特殊情況或者出現失誤的時候,這套系統也會出現誤判,從而會強行將飛機向下推進,而當系統運行時機師是完全無法插手的,畢竟人力面對系統、機械的力量確實顯得非常的渺小,所以特朗普把責任拉到科技技術上,也是有部分道理的,但是這不是波音公司逃脫責任的理由!
不過,其實波音公司因為科學技術而“翻車“的問題中國早就有了警示,就在中國一部電影大作《流浪地球》中有一片段,在人類想要“點燃木星利用沖擊波推開地球“的時候,聯合政府卻表示根據眾多科學家的推測,這項計劃的成功率幾乎為零,所以禁止這樣做;不過最后人類還是憑借著自己的信念與執著,借鑒了那個剛畢業沒多久學生的意見最終引爆了月球,成功解救了地球以及全人類。
其實強行將這兩件事合為一體,只是想說我們可以相信科學、利用科學,但是不要過于沉迷于科學,當面臨危險境地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能夠有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坐以待斃等待死亡;所以說,如果客機在面臨墜機危險的時候,能夠為機師提供擺脫科學技術的選擇,從而選擇最為原始的技術來駕駛,相信也不會有這樣的悲慘結局。
最后,不得不說波音還是發展的過于強壯,而讓自己過于驕傲自大以至于忘了最初的初衷,不過現在波音憑借著美國在世界上霸道的手段,現在把質量問題搞上去,想要再次戰勝法國空客重回市場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另一方面不得不佩服中國早已看穿的一切犀利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