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原創)
深藍—海的遐想
文/飛雪 整理/墨吟
從小就很向往大海,上小學時就在課本的述說中期盼——有一天能面向大海的深藍和遼遠。也或許是自己所處的環境離大海很遠,天性使然對遠方充滿了幻想和向往的緣故,也或許……干嗎非要有個理由呢,向往就是向往了,呵呵!
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豐富,工作的緣由,終于有了零距離接觸海的機會。那年的秋天,出差到北方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住處距離海是那么的近,信步走到海邊,第一次面對期盼已久的大海,心情甚是激動呢!
雖已是秋天,但在自己工作的那個城市還正是秋老虎橫行的時刻,夏天的炎熱還在連綿不斷地延續,穿著一身簡潔夏裝的我,在這北方的海邊,原來只知道她是一個避暑的圣地,沒有想到大海吹來的涼意還是超出了這份第一次到來的意外,只能用心情激動的暖意來抵御涼意了!
第一次來到大海的面前,隨即握住了這有些魂繞夢牽的遼遠,想象了這么多年的大海,竟忽然間就近在眼前,觸手可及,海水撞擊巖石的濤聲就響徹在耳邊,期盼中一切突然出現在眼前,仿佛一回頭就會被撞一個滿懷,猝不及防加驚喜,忘記身外的一切嘈雜,只剩下海的深藍卷起的浪花,一波又一波地推向佇立岸邊的我!
沒有順著沙灘信馬由韁,找一塊被海水沖刷了千萬年有些泛白的石頭面向大海席地而坐,在海浪擊打巖石的樂聲中把自己融進深藍和遼遠……
海中停泊著很多的木質漁船,比較小的那種,一根細細的纜繩一頭系著船頭,另一頭就沉入了海水的深藍之中,或許是系住了一個木樁吧,是為人們系住生活的富足,是為人們系住理想中的幸福,是為海岸系住一份可以視見的玩伴,就這樣的一根細細的繩索,竟然能站立在這浪花飛濺的大海之中,固定了很多的游走,拴住了很多的期盼!
達達的馬達聲響起,一艘出海的漁船歸來,上面站立兩三人,一種簡易的機械改裝,用機械動力代替了人力劃槳的辛苦,但船沒有因為這種動力的改變而改變了自身木制的結構,或許是這種改變不足以改變吧。隨著細細的纜繩牽定,笑聲跟著蕩漾開來,三個人拖著滿載的漁網下船上岸,隨即收購的車輛開過來,展開漁網卸下活蹦亂跳的海產,很熟練的動作伴著笑聲裝進了一個個的麻袋,過秤、裝車、數錢、收網、回家。把歡笑的背影留給大海,把開心的笑聲留給海中的漁船,漁船在隨著海浪一蕩一蕩的,晃動了牽著自己的纜繩!
忽然,一只海鷗鳴叫著俯沖過來,自然而然地漂浮在水面上,隨著水的波動徜徉在海的深藍中,甚是有些扎眼呢。這時,另外一只海鷗從遠處飛來,落向水面上的那一只,兩只海鷗隨即在貼近水面的上空戲耍,為什么是戲耍,因為那舞動中的鳴叫充滿了清脆也充滿了人類童趣的歡悅。兩只海鷗一會沖向藍天,一會又俯沖向海,一會又一起的漂浮在水面之上,一動不動的定然。記住了這鳴叫的清脆,記住了充滿人類童趣歡悅的戲耍,記住了這一雙銀白在天和海的藍中飛翔!
一艘船拉著滿滿的一船海帶歸來,從小就見過海帶的,也常常吃海帶,都是紫黑色很厚實的那種。第一次見這么綠的海帶,或許是因為剛出海的緣故吧,薄薄的海帶葉子尖垂向了水面,滴淌著晶瑩剔透的水珠,竟然看不到鹽的影子,只是腥味撲鼻,可這些腥味裹著漁村里人們的希望在這里已經很多年了,就這樣的承載著富裕的期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從大海深處來到了充滿陽光的岸邊,然后走向了人們的美食!
海浪一波又一波的把浪花推向了潔凈的沙灘,由淺綠到深藍再到目不能及的遼遠,千萬年來海就這樣包容著、承載著、繼續著,和天成為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