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為何使人長壽?古人多有論述。黃匡《瓦甌北醫(yī)話》說:“學書用于養(yǎng)心愈疾,君子樂之。” 何喬《心術(shù)篇》則進一步指出:“書者,抒也,散也,抒腦中氣,散心中郁也。” 習書凝神聚氣,精神狀態(tài)完全進入“靜”的境界,一靜而制百動。久之使書者身心得到鍛煉,自然延年益壽。
齊白石(1864—1957)94歲
齊白石作品
據(jù)統(tǒng)計,從古至今的書法家大多都是高壽。從漢代至清代,這個階段人類平均壽命25歲~40歲,著名書法家們的平均壽命約80歲,例如,唐代的柳公權(quán)87歲,歐陽詢84歲,虞世南80歲;其后的楊維禎74歲,文征明89歲,翁同和85歲,何紹基74歲。
于右任(1879—1964)86歲
于右任作品
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當時人類平均年齡為40歲~62歲,著名書法家們平均壽命88歲;進入現(xiàn)代、當代,著名書法家們平均壽命已經(jīng)超過90歲,齊白石、黃賓虹、何香凝、章士釗均享壽90歲以上,朱屺瞻、蘇局仙、孫墨佛等更上了百歲高壽。今年104歲高壽的馬識途老先生仍然健在!
沈尹默(1883—1971)89歲
沈尹默作品
書法有養(yǎng)生的作用,學書法的人認同習書養(yǎng)生的四個階段——
林散之(1898—1989)92歲
林散之作品
第一階段:洗筆調(diào)墨四體松。在這一階段,通過洗筆、調(diào)墨等預備動作,達到四體放松,疏通全身氣血經(jīng)絡(luò)。
沙孟海(1900—1992)93歲
沙孟海作品
第二階段:預想字形神思凝。王羲之說:“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先,然后作字”。即要思想集中,把注意力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進入形象思維,頓覺心曠神怡,氣力強健。
啟功(1912—2005)94歲
啟功作品
第三階段:神氣貫注全息動。把神、氣貫注于書法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關(guān)鍵要做到神領(lǐng)筆毫、氣運于手,以此帶動全身心的運動。
馬識途(1915—)今年104歲,健在!
馬識途作品
第四階段:賞心悅目樂無窮。好的作品可以賞心悅目,令人樂在其中。學習書法,可以從自己的創(chuàng)造中得到滿足感,心境也隨之得到一種超然與凈化,達到情緒舒暢,身心愉悅。
福壽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