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蕙蓮是《金瓶梅》中篇幅不多、但極其出彩的人物。
她是西門慶家仆人的媳婦,仗著西門慶的寵愛、恃寵而驕,逾越了分寸和規矩,招致潘金蓮和孟玉樓的嫉恨,最終被連環毒計害的家破人亡。
說她出彩,是因為這種認不清身份而不懂分寸的形象,塑造的非常鮮活;也因為她身上同時混合著背叛和忠貞、勢利和剛烈,她能和無數人偷情,也能一條白綾帶為丈夫殉情。
一、宋蕙蓮其人
1、宋蕙蓮的來路
宋蕙蓮本名宋金蓮,因為裹得一雙好小腳得名。
她最先在蔡通判家做奴婢,因為幫助蔡通判的正房太太偷情,被趕了出來,出來之后嫁給一個廚子。
廚子和西門慶的仆人——來旺有往來,宋金蓮就和來旺勾搭上了。
后來廚子醉酒打架、被人打死,宋金蓮就求來旺去托西門慶,給廚子報了仇。
來旺又求西門慶的正房太太吳月娘,把宋金蓮買進來給他當媳婦,于是吳月娘花五兩銀子把她買了進來。
也就是說,宋金蓮最初是吳月娘的人。
宋金蓮和潘金蓮重名,不好稱呼,吳月娘就給她改名為宋蕙蓮。
2、宋蕙蓮的不甘貧賤
宋蕙蓮出身是貧賤的,底層,沒有地位,貧窮。
文中描寫她連一件像樣的裙子都沒有,給吳月娘房里端菜,還要和吳月娘的丫鬟玉簫借一件裙子。
拼湊起來的衣服很奇怪,紅上衣搭紫裙子,連西門慶看到都說怪模怪樣的。
然而宋蕙蓮天生好資質,“今年二十四歲,生的白凈,身子不肥不瘦,模樣兒不長不短,比金蓮腳還小些。性明敏,善機變,會妝飾?!?/p>
她好看,伶俐,會打扮,并且有一手好廚藝,她的拿手好菜“一禾燉豬頭”,堪稱《金瓶梅》里第一美食。
宋蕙蓮進入西門家后,看見孟玉樓、潘金蓮那樣的打扮,就也把狄髻墊的高高的,把頭發梳的虛虛的,水鬢描的長長的。
相貌出眾,被西門慶一眼看在眼里。
于是,在吳月娘的丫鬟——玉簫和小玉的幫助下,西門慶和宋蕙蓮入港了。
二、宋蕙蓮的錯失分寸
1、言行逾矩,忘記仆人身份
宋蕙蓮得寵后,忍不住顯臉,用俗話說,就是“給點顏料就開染坊”。
比如吳月娘等妻妾一起玩牌,宋蕙蓮就斜靠在桌子上支嘴,一會兒大聲給吳月娘支招,一會兒大聲給李瓶兒支招,被丫鬟一頓搶白罵了出去。
又如元宵節出門賞燈,宋蕙蓮打扮的花枝招展,和西門慶的女婿陳敬濟嘲戲。
一會兒說姑父(指陳敬濟)你給我放個桶子花,一會兒說姑父你放個炮仗我瞧,一會兒落了花翠拾花翠,一會兒掉了鞋扶著人兜鞋,總之百般戲多、出風頭。
西門慶搭上宋蕙蓮后,讓她不用在大灶做飯,只管吳月娘的小灶和燉茶水。
后來宋蕙蓮連這點小活兒都不愿意做。
書里寫“這宋蕙蓮越發猖狂起來,仗西門慶背地和她勾搭,把家中大小都看不到眼里,逐日與玉樓、金蓮、李瓶兒、西門大姐、春梅在一處玩耍。”
宋蕙蓮覺得自己和西門慶發生關系,就不再是仆人了,她不干活兒,也不與仆人們為伍,整天和主子們一起玩樂。
并且覺得自己是最受寵的,在西門家一人之下、諸人之上,連西門慶的正經妻妾們都不放在眼里,包括正房吳月娘。
2、得罪潘金蓮、孟玉樓
宋蕙蓮抓尖兒出風頭,最先得罪的是潘金蓮。
二人其實是同型,有些撞型,并且引以為傲的都是一雙好小腳。
宋蕙蓮和西門慶在藏春塢偷情,西門慶夸她腳比潘金蓮還小,宋蕙蓮非常凡爾賽地說:“我拿什么比她!昨天試了試她的鞋,還套著我的鞋穿?!?/p>
并且在元宵節賞燈那一節,宋蕙蓮真的在自己的鞋之外套著潘金蓮的鞋出門了,當眾掉鞋,弄得大家都知道潘金蓮比她腳大許多。
這不是當眾打潘金蓮的臉么?
很多女人喜歡當眾拉踩別人,突顯自己的優勢,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其實這是非常愚蠢的。真正的聰明人應該學會襯托別人,這才是高情商。
宋蕙蓮對西門慶的小老婆們也十分不尊重。
孟玉樓知道宋蕙蓮和西門慶有私后,對潘金蓮抱怨:“嗔道賊臭肉在那里坐著,見了俺們意意似似,待起不起的,誰知原來背地有這本賬!”
書中不只一次寫到孟玉樓對宋蕙蓮看不上、看不下去。
后來孟玉樓在宋蕙蓮之死中充當了重要推手。
3、站錯隊,離開吳月娘
宋蕙蓮干的非常蠢的一件事,是離開吳月娘,倒戈到潘金蓮那邊。
吳月娘默許二人私通,還主動給他們創造偷情的機會。她一方面是為了打壓潘金蓮,另一方面給自己增加討好西門慶的砝碼。
可是宋蕙蓮蠢就蠢在只看到表面,她看大房吳月娘與世無爭,就真的覺得她不行。
潘金蓮要調服宋蕙蓮,對宋蕙蓮說西門慶最聽她的,還說連吳月娘都比不上我,你比吳月娘還差些,拿什么跟我比?
宋蕙蓮被她一番話訓導的畢恭畢敬,每天只在潘金蓮這里干活兒巴結,在吳月娘那邊就是走過場罷了。
蠢人,看不清形勢,真正要抬舉她、能保她的是吳月娘,而潘金蓮只是口蜜腹劍,嘴上拉攏她,其實暗地里設下毒計。
仆婦蕙祥也是吳月娘的人,誤茶那節,吳月娘就保了蕙祥。如果宋蕙蓮能一直忠誠地站隊在吳月娘這邊,可能最后吳月娘也會奮力保她全家一下吧。
三、宋蕙蓮之死和她的醒悟
1、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毒計
來旺知道自己被綠了之后,酒后撒瘋,揚言要殺西門慶,孟玉樓和潘金蓮把話傳到西門慶耳朵里,西門慶大怒。
宋蕙蓮連忙求情,求西門慶把來旺放出去做買賣,西門慶答應給他一千兩銀子,讓他跟著主管去杭州做買賣。
潘金蓮又悄悄進言,說宋蕙蓮總是護著她親老公,打發來旺去做買賣,萬一他卷了銀子跑路怎么辦?不如斬草除根。
于是西門慶改了主意,在某天把來旺叫到廳上,給他六包銀子,讓他在門首開個酒店。
來旺拿著銀子回家,睡到半夜,忽聽有人在窗下說“你老婆又跟西門慶去花園偷情了”,來旺驚醒,怒氣沖沖跑進花園。
剛進花園就被絆倒,“當啷”一把刀扔在他面前,之后被家丁們五花大綁,屋里的六包銀子搜出來也變成了錫鉛。
于是解送官府,西門慶暗中打點,重刑折磨。
宋蕙蓮哭天搶地,苦苦哀求西門慶放他出來,西門慶心軟了,就要寫信給官府放人。
這時孟玉樓和潘金蓮又通氣挑唆,潘金蓮對西門慶說了一大篇話,“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結果了,你就摟著他老婆也放心?!?/p>
西門慶轉了念,寫信讓問成死罪,最后定罪盜財弒主,遞解流放。
2、宋蕙蓮自縊和家破人亡
來旺在牢里的遭遇和流放,西門慶通通瞞著宋蕙蓮,只說過些天就放回來,然而風言風語還是傳進她耳朵里。
宋蕙蓮得知真相后,大哭:“我的人叻!你在他家干壞了什么事來?被人紙棺材算計了你!你做奴才一場,好衣服沒曾掙下一件在屋里。今日只當把你遠離他鄉,弄的去了,坑得奴好苦也!”,取了一條長手巾懸梁自縊。
這是第一次上吊,被路過的媳婦發現,救了下來。
潘金蓮又挑唆孫雪娥和宋蕙蓮,令二人懷下仇恨。一日矛盾爆發,孫雪娥打了宋蕙蓮一巴掌,吳月娘趕過來訓斥二人,儼然宋蕙蓮又成了被呼來喝去的奴才。
宋蕙蓮一言不發,回到屋里哭到掌燈時分,自縊身死。
西門慶寫了狀子,說宋蕙蓮是監守自盜、畏罪自殺,買了口棺材要去燒化。
宋蕙蓮的父親是賣棺材的宋仁,聽說此事,覺得女兒死的蹊蹺,攔著不讓燒。西門慶遞條子讓官府把宋仁抓走,重刑拷打,宋仁歸家連病帶氣身亡了。
至此,宋蕙蓮一家家破人亡。
3、宋蕙蓮究竟死于什么?
宋蕙蓮死于對丈夫的忠貞和悔恨,這是一方面。
更深層的原因,是她對無法改變的人生和無法突破的階層絕望了。
宋蕙蓮初進西門家,其實心思很單純,她看見潘、孟那樣打扮好看,就也那樣打扮。和西門慶在一起,無非是為了要點銀子,買花買衣服。
她自身條件是很好的,不比潘、孟等人差,這就容易讓她產生這樣的想法:同樣是伶俐俊俏的人,為什么她們是主子我是奴才?為什么我不能像她們一樣呢?
同樣是和西門慶發生男女關系,為什么她不能上位呢?
就我個人看來,宋蕙蓮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她只不過想過更好的生活,想在人群中活的更有尊嚴。只不過時代所限,女人要改變命運,只能通過靠男人、婚嫁這一條路。
西門慶對來旺的設計殘害,像醍醐灌頂,讓她猛然清醒了。他們永遠都是奴才,表面上的寵愛都是虛的,只要主子一翻臉,隨便遞個條子一句話,就能讓他們下十八層地獄。
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沒有自主權,沒有作為“人”活著的資格和尊嚴,可怕的是這種身份是永久性的,是代代相傳的,永世不能翻身。
宋蕙蓮清醒地看到了兩個階層之間的落差和傾軋,他們為主子鞠躬盡瘁,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掙不到,卻能因為主子一時興起的心思受盡苦楚。
西門慶是冷血的,宋蕙蓮活著的時候,他對她百般體貼,甚至宋蕙蓮當面痛罵他,他也笑著寬慰。
宋蕙蓮第一次尋死救過來,坐在地上哭,西門慶趕來說:“好強孩子,冷地下冰著你,你有話對我說,如何這等拙智?”
而宋蕙蓮第二次尋死成功后,西門慶沒有絲毫難過,反而說:“她原來沒?!保ⅠR給她扣上一個監守自盜、畏罪自殺的污名。
還有宋蕙蓮的父親,西門慶沒有一點愛屋及烏的體恤,反而置他于死地。宋蕙蓮一節,西門慶的冷血一面讓人感到森森惡寒。
宋蕙蓮和孫雪娥打完架,被吳月娘呵斥,這是壓彎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丈夫被遞解流放去了,而吳月娘卻怒她容貌不整不像樣子。
作為奴才,她連傷心和表露情緒的資格都沒有。
于是她一言不發,回到屋里結束了自己絕望的生命。
結語:
宋蕙蓮和潘金蓮,是一人二影,同一種人的兩種路徑。
潘金蓮是上位成功的宋蕙蓮,她從奴婢出來嫁人,又和西門慶勾搭上成為大宅門的妾,是宋蕙蓮這類人想象中的最佳路徑。
潘金蓮是她們中的佼佼者,她靠著狠辣和手段在大宅門中立住腳,可謂是宋蕙蓮們中的成功者。
然而,潘金蓮的處境和下場如何呢?丈夫在時,她的尊嚴和地位全憑丈夫心情,丈夫死后,她立馬被賣出來,連再嫁給誰都不能自己做主。最后潘金蓮被武松買回去剖心挖腹。
作者為什么要設置一個和潘金蓮撞型的宋蕙蓮?她們謀不謀殺親夫、成不成功上位,命運都是一樣的,注定要以悲劇收場。
宋蕙蓮打秋千,是個美人兒的名場面,好比寶釵撲蝶、湘云臥芍。連潘金蓮都打不好,她卻敢站在秋千上,上下飛舞,“飛仙一般,甚可人愛”。
資質出眾卻出身貧賤,要強要臉卻爭不過階層命運,令人嗟嘆。
精讀《金瓶梅》系列往期精選:
(圖片來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