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史話北朝鑄幣史:北齊“常平五銖”與北周“三品”,皆篆書臻品也

北齊鑄幣

547年,東魏權臣高歡病死。550年,其子高洋廢魏自立,國號"齊",史稱北齊。由于長期的內部權力斗爭,削弱了國力,北齊于577年被北周所滅。北齊初建國,沿用北魏的永安五銖錢。

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因為民間使用的永安五銖錢輕重不ー,且多濫鑄,于是開始鑄造新錢,名為"常平五銖",流通至北齊滅亡。常平五銖錢,錢徑一般2.4~2.5厘米,重3.4~3.6克,面文篆書,對讀。"

常平一詞有人說是借用當時囤積糧食的倉庫"常平倉之名。常平源于戰國時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糴,即政府于豐年購進糧食儲存,以免谷賤傷農,歉收年賣出所儲糧食以穩定糧價。漢宣帝時,大司農中丞耿壽昌在全國各地設立的糧倉,名為"常平倉"

漢以后,常平倉置廢不用。晉武帝泰始四年(268年),復立常平倉,豐年則糴,歲儉則糶。文宣帝為自己鑄造的錢幣取名"常平",錢文不用年號,大概是希望錢幣和常平倉一樣有調節市場之意,流通不匱。雖然朝廷鑄造的常平五銖錢成色甚佳,"重如其文。其錢甚貴,且制造甚精",可是仍未能夠改變自東魏以來流通領域中幣制混亂的局面。

因常平五銖錢流通不暢,私鑄盛行。北齊后期人們甚至用生鐵鑄錢并雜有鉛錫薄錢,以致貨幣流通狀況愈加混亂。

如《隋書》記載:"至乾明、皇建之間(560年),往往私鑄,鄴中用錢有赤熟、青熟、細眉赤生之異,河南所用,有青薄鉛錫之別。青、齊、徐、袞、梁、豫州,輩類各殊。武平(570~576年)已后,私鑄轉甚,或以生鐵和銅。至于齊亡,卒不能禁。"

這是北齊各經濟區域整合尚缺乏一體性的顯著表現。北齊末年,私鑄越來越重,各個州縣私鑄泛溢。常平五銖錢鑄造非常精良,文字流暢優美、版式劃一,玉箸體錢文構架勻稱筆畫圓潤。"平"字上橫與面穿下廓合一,設計講究,鑄造精良,是中國貨幣史上制作精美的方孔圓錢之一。

1971年9月,在河南安陽許家溝公社清峪村發現高洋妃顏氏墓,出土常平五銖錢2枚;1979年4月,在山東博興陳戶公社崇德大隊發現北齊窖藏,出土常平五銖12.5斤;1984年10月,在山東濟南馬家莊發掘一座北齊墓葬,出土常平五銖錢1枚。

北周鑄幣

557年,宇文覺代替西魏建立北周。北周實行均田制,吏治比較清明,北周武帝時,"民役稍希,租調年增,兵師日盛"、遂滅北齊,統一了北方,北周國力達到了立國以來的鼎盛時期。這在歷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它結結束了北方政權自東西魏分裂以來近半個世紀的割據局面,使人民免受戰爭苦難,得以重建家園,恢復生產,從而促進了整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廣泛交流和發展,為隋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周初期中原地區仍使用北魏銅錢,而"梁、益之境,又雜用古錢交易。河西諸郡,或用西域金銀之錢,而官不禁"。為了保障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武帝宇文邕迅速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

武帝保定元年(561年),"七月戊申,更鑄錢,文曰?布泉',以一當五,與五銖并行"。錢徑般2.6~2.7厘米,最小者2.3厘米;大者3~4.3克,最小者2.1克。面文"布泉"二字玉箸篆書體書寫,橫讀。制作精整,內外廓齊整,古樸端莊。"泉"字中豎不斷線貫底,是與新莽布泉錢除錢文書體之外的又一顯著區別。

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六月,鑄五行大布錢,錢文可能取五行相生、連綿不斷之義,以示錢貨無盡,廣泛流通。以一當十,與布泉錢并用。面文"五行大布"四字篆書,對讀錢幣大小輕重不ー。大型者,錢徑一般2.7厘米重3~4克;小型者,直徑一般是2.3厘米,重2.1克。制作亦十分精細。為推行五行大布錢的使用,北周政府采取了多種措施。建德四年(575年)七月,朝廷"以邊境之上,人多盜鑄,乃禁五行大布,不得出入四關,布泉之錢,聽入而不聽出"。

建德五年(576年)以"布泉漸賤而人不用"為名"遂廢之"。齊國故域內曾出土一方五行大布錢范,現藏淄博市臨淄區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錢范長23.8厘米,寬12厘米,厚1.8厘米,滑石質。錢模兩行,每行6枚,錢模徑25厘米,穿徑0.7厘米,有內外廓。1983年12月,在河南洛陽澗水東岸發掘1座北周墓,出土五行大布錢2枚,錢徑2.5厘米,重3克。

《隋書》中說五行大布錢的鑄造是"大收商估之利"。其實五行大布錢的鑄造,與當時的文化、經済、政治等諸多方面有著直接的關系。北周初期,佛教僧尼多達百萬,占全境人ロ十分之一,寺院占有大量土地。佛教勢力控制了大量的佛圖戶、僧祇戶等勞動力,這使得國家的土地和戶口受到威脅,賦稅得不到保證。寺院的和尚們不當兵,不納稅,實際上已成為當時社會不勞而獲的寄生蟲。而且他們還趁天災時吞并人口和土地,使衣民生活更加困苦。加上當時的戰事、蝗災旱災等因素,加速武帝下令滅佛的決心。

建德三年(574年),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毆,罷沙門、道土,并令還民。"'武帝最終強制滅佛,罷佛、道兩教勢力。在這次運動中,佛像全都被毀鑄錢,寺廟被收為國有,寺僧均被勒令還俗。武帝這次滅佛較為徹底,北方佛教勢力為此幾乎禁絕。通過這次滅佛運動,社會經濟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復有利于當時政權的鞏固。北周滅北齊后,雖有北周新幣發行,但原屬北齊的"山東之人,猶雜用齊氏舊錢"。有鑒于此,北周靜帝宇文衍大象元年(579年)十ー月,鑄永通萬國錢,以一當十,與五行大布錢并行,直至周亡。錢徑一般3~32厘米,重6~6.1克之間。面文書,對讀。"永通"寓意為永遠通行,"萬國"表示天下萬國皆可通用。字廓深峻,形體厚重,錢文和鑄工均妙臻境。

北周鑄造的這三種錢幣,都是虛價大錢,如一枚布泉當五枚五銖錢并行流通已經是貨幣減重;后又以一枚五行大布當十枚布泉錢并行使用,而實際上這兩種錢的重量差不多,這等于又減重成十分之ー。

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引起民間私鑄的盛行。當時政府曾頒布禁止私鑄的命令,朝廷對私鑄錢者和協從者都處以嚴刑,如《周書》記載武帝下令"鑄錢者絞其從者遠配為民"。但還是無法制止私鑄盜鑄的現象。上述這三種錢銘文均為玉箸篆,豐滿,剛勁,篆法絕工,美冠六朝,俗稱"北周三品"。

玉箸篆又稱玉筋篆,就是秦統一六國后,丞相李斯所創制的篆書,亦稱小篆。元代劉有定注釋《衍極》一書曾曰:"玉筋篆,秦小篆也,李斯等作。"北周三品錢鑄造精美,錢文端莊,圓潤平和,柔中有剛,筆線如玉骨似流水,其精整亦臻于觀止,是當時書法水平及造型藝術的典范作品。其制作之精湛,是南北朝鑄幣工藝水平及造型水平顯著提高的反映。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連年,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銅業同樣未能幸免。這一時期的采銅量總體上是比較少的,甚至連政府和皇宮中用銅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北周錢幣在此情況下卻能鑄造得如此精整,更可見當時工藝技術水平的發展和朝廷的重視。

邱思達先生在《古錢百詠》中云:"世稱王莽、宋徴宗、金章宗三個朝代的錢為"鑄錢三絕"。我為北周三泉無論是錢文和鑄造,都可與三絕相比美,故合稱為"鑄錢四絕"。

這一點充分說明北周鑄幣工藝和書法水平已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統觀北朝時期全部的金屬鑄幣,從根本上繼承了漢魏五銖錢的形制特征,并以此作為天下錢制的標準。從北魏太和五銖、永平五銖、永安五銖,再到北齊常平五銖等錢幣,都是五銖錢。

就如顧炎武所說,"自漢五銖以來,為歷代通行之貨","南北朝皆鑄五銖錢"。但只有北周一朝鑄幣的錢文沒有標明重量,有學者指出這說明此時正處于金屬貨幣由標明重量到不標明重量的過渡時期;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因國家財政問題而聚斂財富的手段。

南北朝時期政權林立,大都存在時間不長,產生了多種多樣的錢幣,昭示了朝代的頻繁更迭和經濟的極其不穩定。這些形式多樣的錢幣對唐朝以后貨幣類型產生了深遠影響。因為地域間題,南北朝貨幣經濟存在一定差距,北朝的貨幣經濟明顯不如南朝發達,實物貨幣色彩濃厚,絹帛使用比較廣泛。如北魏建國后的百多年間,實物貨幣在流通領域一直占有支配地位;北齊時,"冀州之北,錢皆不行,交貿者皆以絹布"。實物貨幣的使用,直接原因是政權交替頻繁、社會經濟動蕩,因為這些問題導致了幣制混亂,致使實物貨幣,特別是絹帛這種量輕價高的必需品,可以充當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從半兩錢向五銖錢的轉化
世界錢幣博覽
朝鮮王朝時代的方孔古錢
常平五銖有什么鑒別方法 及收藏價值
西漢初期,官府民間都可以采銅礦鑄錢幣,錢多了也會惹麻煩?
錢幣賞析:戰國輔幣--戰國一化--篆書“共”字圜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吉安市| 屯留县| 潞西市| 广平县| 广西| 温宿县| 女性| 黄龙县| 治多县| 钟山县| 当阳市| 如东县| 澳门| 册亨县| 余干县| 沽源县| 彭山县| 华安县| 宜川县| 布尔津县| 延川县| 余姚市| 西乡县| 彰化市| 栾川县| 乌兰察布市| 金坛市| 兴义市| 萨迦县| 舒城县| 湛江市| 焉耆| 岚皋县| 抚远县| 昭觉县| 松桃| 文水县| 全南县| 芦溪县|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