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帝整理于網絡,感謝原作者
在一個農歷月中,月相盈虧分別為:朔、眉月、上弦月、盈凸月、下弦月、殘月、晦。
峨眉月 (一般為農歷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 )
上弦月 (農歷初八左右)
漸盈凸月 (農歷初九——農歷十四左右滿月)
滿月 (望 滿月日,農歷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
漸虧凸月 (農歷十六——農歷二十三左右)
下弦月 (農歷二十三左右)
殘月 (農歷二十四左右——月末)
農歷月最后一天稱為晦日,即不見月亮
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月 (農歷初一日,即朔日)
峨眉月 (一般為農歷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 )
上弦月 (農歷初八左右)
漸盈凸月 (農歷初九——農歷十四左右滿月)
滿月 (望 滿月日,農歷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
漸虧凸月 (農歷十六——農歷二十三左右)
下弦月 (農歷二十三左右)
殘月 (農歷二十四左右——月末)
農歷月最后一天稱為晦日,即不見月亮
月相變化需要的時間卻是29.53天,這個時間被稱為朔望月,朔望月是歷法中歷月和星期的來源。而月球繞地球的公轉周期是27.32天,這個時間被稱為恒星月。
月相的周期性變化不僅和月球的公轉有關,還與地球的公轉有關。一個恒星月月球只轉動了360度,而朔望月月球需要轉動389.11度。
月相方位與出現時間(長)表
月相歌
初一新月不可見,只緣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面朝西。
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東下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