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鄰小舒(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關注并轉發分享)
生活中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雖然農村人骨子里面都是淳樸善良的,但是在人情交往過程中,農村人也是非常善于“斗爭”的。
比如一些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往吃不得虧,甚至還會“得理不饒人”;其中在農村老人的口耳相傳之間,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后半句更加現實,老祖宗的講究錯不了!具體指的是什么呢?一起去看看吧!
?
完整的一句俗語應該是這樣:“得饒人處且饒人,得放手時須放手”,也有人說后半句應該是“得罷手時且罷手”;漢字雖然略有不同,但是意思一樣。這句俗語從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他的意思:“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饒恕別人的地方就要饒恕;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放手。”所以這句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得放手時須放手”,后半句才是重點!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
首先,“得饒人處且饒人”,主動權在“你”
從這句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中,我們很明顯就可以看出,主動權在“你”手里。當你場面占據優勢的時候,內心自然不會過于焦躁,做起事情來也就會更加游刃有余。甚至可以說你能夠更加“寬容”你的對手,更何況“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占據主動權,老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你將對方逼到墻角,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僅能夠讓自己贏得人心,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自己的風險。
?
其次,“得放手時須放手”,“你”屬于被動一方
在順境中做出選擇,即“得饒人處且饒人”,相對而言非常容易;但是如果你處于被動一方,做出選擇就不那么容易了。但是人生畢竟還是要往前走,因此“得放手時須放手”。
如果你一直沉浸在失敗、失意的痛苦回憶中,一直不能走出泥潭;長此以往,真的很難有所作為!因此,這句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得放手時須放手”,后半句才是重點!
?
最后,打鐵還需自身硬
生活本來就沒有所謂的一帆風順,想要實現夢想,就應該經歷風雨;當順境的時候,多結交好友、少樹立仇敵,做到“得饒人處且饒人”;當你處于逆境的時候,咬緊牙關迎難而上,做到“得放手時須放手”!歸根結底,“打鐵還需自身硬”。
只要你做好了所有的事情,人生自然不會太差!所以,大家還是得“擼起袖子加油”,畢竟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
(注:圖片源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