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明明是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可是相較于漢唐、宋元、明清等存在感實在太低,究其原因,應該是這屆皇帝太差勁。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昭的兒子。司馬昭死后,司馬炎逼曹魏皇帝曹奐退位,自立為皇帝,建立晉朝。三年后,晉朝消滅東吳,再次實現了中原王朝的大一統。
繼位初期,司馬炎是按照圣君的軌跡成長的,晉朝一片繁榮,史稱太康之治,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登記人口從不到二百萬恢復到八百萬。
執政后期,沉迷于自我的功績無法自拔,逐漸荒廢政事,熱衷于培養下一代,在位二十五年,成年的兒子有十八個,女兒有十三個,堪稱壯舉。
實在想不明白,十多個兒子,為啥要立白癡當皇帝
司馬炎兒子,白癡皇帝,史書記載癡呆不能任事,但是他老婆賈南風厲害,大權在握。
八王之亂:皇后賈南風專權,囂張跋扈,殺死太子、皇太后,一堆司馬王爺就不干了,先是司馬倫殺死賈南風,接著司馬允不滿意司馬倫專權,起兵討伐,兵敗被殺。然后司馬倫尊晉惠帝為太上皇,自立為皇帝。司馬冏看不下去了,起兵殺了司馬倫,等等諸如此類,共有八位司馬王爺參與政權爭奪,最后司馬越勝出。一年后晉惠帝司馬衷突然駕崩,相傳為司馬越毒殺。
一堆司馬,傻傻分不清
在晉朝內亂時,四川出現了成漢政權,意味著大一統的王朝經歷短短三十七年后便又開始走向割據。
司馬衷的弟弟,在位期間晉朝內斗嚴重,同時北方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開始建立獨立政權。公元311年,匈奴攻入晉朝國都洛陽,晉懷帝逃亡長安被俘,隨后被毒殺。自此,導致漢族差點滅族的五胡亂華拉開帷幕。
晉懷帝死后,司馬鄴在長安繼位,隨后匈奴政權漢趙圍攻長安,晉懷帝投降,兩年后被殺,西晉滅亡。
以長江中下游、淮河及珠江流域為基礎建立東晉,北方的領土拱手讓給一堆豺狼,從此北方的漢族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有條件的家族紛紛南遷,歷史上第一次政治、經濟中心轉移到南方,南方地區開始快速發展。在位期間,大權掌握在王謝兩家手中,自身是個傀儡,最后憂郁而死。
漢族王朝南遷,北方開啟五胡亂華模式
在位兩年,替父親報仇平定“王敦之亂”,準備大干一場時,自己先掛了。
四歲繼位,頗有賢明之風,生性節儉,可惜二十二歲英年早逝,真是好人不長久,壞人臭萬年。
二十一歲繼位,二十三歲去世,還沒熟悉透業務就退休了,看來皇帝真是高危職業。
一歲繼位,十九歲英年早逝,難有作為。著名權臣桓溫開始閃閃發光,先是大敗前秦,然后消滅了在四川立國的成漢,甚至是北伐奪回了洛陽,赫赫戰功,開始全面接掌東晉政權。
二十歲繼位,為追求長生,不吃飯,只吃丹藥,二十五歲丹藥毒發去世。就算他不作死,估計也不得好死。權臣桓溫當國,多次北伐,民生凋敝,東晉走向滅亡。
桓溫權威日盛,想自立為皇帝,可是司馬奕德才兼備,本身無過失,桓溫找不到借口,最后竟然以司馬奕是陽痿將其廢黜。
桓溫廢黜了司馬奕后,覺得自立為皇帝風險太大,于是立司馬昱為皇帝。當時司馬昱已經五十多歲,作為傀儡被桓溫指手畫腳,很沒有面子,繼位八個月后便憂憤而死。
東晉皇帝命苦,在外防著權臣,在后宮還要防著自己的女人。有天司馬曜與寵妾張貴人對酒當高,喝高了,不小心說錯了話讓張貴人很不開心,于是被張貴人用被子捂死!憋屈的皇帝。
此時東晉已經奄奄一息,桓溫的兒子桓玄又狠狠地補了一刀。桓玄終于滿足老爹桓溫的愿望,廢黜晉安帝,自己稱帝。可是沒得瑟多長時間,就被另一個梟雄劉裕給滅了,晉安帝復辟,此時東晉王朝真正的掘墓人劉裕走到前臺。
當皇帝不到一年,劉裕逼其禪位,這次沒人能復辟,晉朝正式滅亡。
晉朝就這么亡了?
晉朝,也許命中注定沒有帝王之氣,前后十五位皇帝,除司馬炎外,哪一個有皇帝的威嚴?看看別人家的皇帝吧!
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關注“榮耀歷史”,也可以私信留言,投稿一起交流。